记载这个“圣人”谈话的书也就成了“圣书。”学术界更是将《歌德谈话录》看做研究歌德的秘读书目;有些专家甚至把这《歌德谈话录》当做歌德自己的作品。另外,许多学者对书中记述的还必须景和谈话一点也不怀疑会有失真的地方,绝对相信它们的可靠性。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绝大多数学者都把爱史曼的《歌德谈话录》看做是客地、忠实地记载了歌德的谈话,是一份绝对可靠的第一手文献。
我的建议是:不要看注释中译者的评价。 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补丁
评分这本书读得非常畅快,以至某个周五的晚上,原本打算轻轻松松看个电影,翻开读了几页就再也停不下来,一口气读到了十二点。对于那些企图写点什么的人来说,这些经验之谈太实在太可贵,以至我写下这些阅读心得之后,翻开黄灿然的《必要的角度》,看到一篇《歌德的智慧及其他》,...
评分德国杰出的近代诗人歌德在西方文学界一直享有极高的盛誉和威望,他在有限的一生里孜孜不倦创作了众多不但优秀而且令人高山仰止的作品,从二十二岁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轰动全欧开始,直到晚年才最终完成的《浮士德》第二部,歌德达到了西方文学史上与但丁、莎士比亚相齐名...
评分 评分这书是作者爱克曼(J.P.Eckermann)在1823-1832这十年里每次与歌德谈完话之后的对话辑录。爱克曼(1792-1854)初次拜访歌德时只有31岁,而此时的歌德已经是74岁的耄耋老人。爱克曼对歌德的短诗特别感兴趣,自己也从事写诗,并且创作了《论诗,专以歌德为例证》的诗论,呈给歌德...
想说的话太多,只要抄就好
评分1.“大多数德国青年作家唯一的缺点,就在于他们的主观世界里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又不能到客观世界里去找材料。”这句话放在中国青年作家身上大概也是恰当的。书里还有不少其他类似的对青年作家的有益的忠告;2.全书有四十万字左右,朱光潜只选译了不到一半的内容。而他选择的标准是“内容比较健康,易为我国一般读者所理解的”,“原书有许多关于应酬、游览和个人恋爱之类家常琐事……凡此种种,都只略选少数样品”。可我就想看那些不健康的,个人恋爱的琐事啊!杨武能的译本也是选译,好像只有洪天富的译本是全译,回头再买本全译本读读。
评分: I516.14
评分我上大学时读的。
评分译者相当之主观,译注有时候让我想骂人。如果不是朱光潜译的,我大概没耐心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