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社

四七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德] 赫尔穆特·伯蒂格
出品人:
页数:456
译者:
出版时间:2017-5
价格:5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3111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德国
  • 文学史
  • 德国文学
  • 赫尔穆特·伯蒂格
  • 文学
  • 文化史
  • 外国文学
  • 文化
  • 社会运动
  • 青年组织
  • 历史研究
  • 独立出版
  • 草根运动
  • 文化抵抗
  • 地方自治
  • 民间社团
  • 思想传播
  • 批判意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47年,汉斯•维尔纳•里希特集结了一群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创办了四七社。很快,在四七社的旗帜下汇聚了当时德国乃至欧洲最有实力的一批作家和评论家,君特•格拉斯、海因里希•伯尔、马丁•瓦尔泽、英格博格•巴赫曼、保罗•策兰、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等举世瞩目的文学家在这里相继崛起,佳作如云,交相辉映。君特•格拉斯、海因里希•伯尔两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十多人获得毕希纳奖,四七社成为战后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学摇篮和思想重镇,一道最为绚丽的文学风景。德国著名评论家赫尔穆特•伯蒂格在这部饱受好评的著作里,通过深入研究几乎全部的相关作品和大量全新发现的档案文献,并访问在世的亲历者,第一次深度、全面地追寻了四七社的历史风貌及其对德国乃至欧洲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影响,重现了四七社创设的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准确地描绘了那些卓越人物的人生和心路历程,探索了战后德国乃至欧洲社会重建与精神重建的艰难与努力。

作者简介

赫尔穆特•伯蒂格,生于1956年,德国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他在完成大学学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后曾作为文学编辑任职于《法兰克福评论》等著名刊物。现在是自由职业作家和评论家,生活在柏林。近期作品包括《乌托邦之后——德语当代文学的历史》(2004年)和《海边的策兰》(2006年)。伯蒂格曾于1996年获得恩斯特-罗伯特-库齐乌斯促进奖(散文类),2012年获得阿尔弗雷德-克尔文学评论奖。2013年凭《四七社》获莱比锡国际书展非虚构类图书奖。

目录信息

引 言 位于市场、权力和媒体之间的文学
序 幕 巴恩瓦尔德湖的魔女
第一章 “我们期待,耶稣基督,在黑暗的岁月里。”
战后德国文学政治概况
第二章 “被世界历史唾弃。”
团体初期的混乱状况
第三章 军人阶层和香槟酒的紫铜味道
1947年11月海尔林根的第二次聚会
第四章 “你们醒来吧,你们的梦想很糟糕!”
作为四七社的标志性人物的君特•艾希
第五章 锲而不舍的新手
里希特、安德施和媒体中的网络式联系
第六章 卡夫卡小姐
艾兴格、巴赫曼、策兰:一次无法预测的新的入门经历
第七章 直来直去
《文学》的小插曲和流亡者的角色
第八章 “民众必须欣喜地投身于艺术!”
杂志《音调》和《文本与符号》以及重要的局外人沃尔夫冈•克彭和阿尔诺•施密特
第九章 节日必须到来
奇尔切奥海角的聚会和一次始料未及的新流亡运动
第十章 “你的腰间缠绕着青藤。”
从原始森林中走来:四七社庆祝成立十周年,进入新大陆
第十一章 伴随着牛铃铛和鹿角,战后时代走到了尽头
君特•格拉斯令四七社成为联邦德国文学界的核心机构
第十二章 巨大的棺材,巨大的矮人
吉泽拉•埃斯纳和克劳斯•罗勒的故事
第十三章 “他谈到你的时候就像在说一种新的疾病。”
文学评论的胜利
第十四章 从真实的袖子里钻出来
西柏林作为德国文学之都
第十五章 “秘密的帝国作家协会”
《明镜周刊》事件作为四七社的转折点
第十六章 兔子•刺猬•恩岑斯贝格
四七社“主导理论家”的道路
第十七章 “这闻起来像是名牌货。”
德国文学国家队做客瑞典的西格蒂纳
第十八章 人生历程
1965年:在社会民主与饥饿的年轻作家之间
第十九章 失能的描述
通俗文学从四七社的精神中诞生:普林斯顿,1966
第二十章 历史的警棍
炮仗和普尔沃米勒:最后的日子
第二十一章 不合时宜的庞然大物
春天过后是寒冬:四七社也许会永存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四七社聚会列表
人名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页8行19:“英格博格—拉赫曼”应为“英格博格·拉赫曼”。 2.页11行17:“拉斯齐洛·凌耶尔”应为“拉斯洛·凌耶尔”。 3.页12行7:“法兰克福工作室”应为“法兰克福演播室”。 4.页13行16:“水神”应为“涡提孩”。 5.页15行3:“爱神”应为“维纳斯”。 6.页36行5:“施...  

评分

本书曾获得莱比锡国际书展非虚构类图书奖。作者赫尔穆特•伯蒂格本身就是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散文家,在德语文学界享有盛名。在他的书写中,本书并未像其他大部分关于四七社的作品一样,仅呈现四七社的一个或几个片段,而是按照时间顺序,以四七社的聚会为线索,以人物为中心...

评分

本书曾获得莱比锡国际书展非虚构类图书奖。作者赫尔穆特•伯蒂格本身就是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散文家,在德语文学界享有盛名。在他的书写中,本书并未像其他大部分关于四七社的作品一样,仅呈现四七社的一个或几个片段,而是按照时间顺序,以四七社的聚会为线索,以人物为中心...

评分

1.页8行19:“英格博格—拉赫曼”应为“英格博格·拉赫曼”。 2.页11行17:“拉斯齐洛·凌耶尔”应为“拉斯洛·凌耶尔”。 3.页12行7:“法兰克福工作室”应为“法兰克福演播室”。 4.页13行16:“水神”应为“涡提孩”。 5.页15行3:“爱神”应为“维纳斯”。 6.页36行5:“施...  

评分

本书曾获得莱比锡国际书展非虚构类图书奖。作者赫尔穆特•伯蒂格本身就是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散文家,在德语文学界享有盛名。在他的书写中,本书并未像其他大部分关于四七社的作品一样,仅呈现四七社的一个或几个片段,而是按照时间顺序,以四七社的聚会为线索,以人物为中心...

用户评价

评分

策兰和巴赫曼 才华横溢又精神失常的少年 以及 异域的少女

评分

这本书做到了两点:1、客观介绍了四七社的历史——一个正常的文学社团和朋友圈;2、给人“社团里这些作家是不是精神都有点问题”的美好错觉(也许是真的)。【后续我会争取把论文需要的文本资料发在读书笔记里】

评分

策兰和巴赫曼 才华横溢又精神失常的少年 以及 异域的少女

评分

从战后到六八运动前期,这二十年也应该是德国文学动荡而辉煌的时代,这大概就是47社的生命力所在。其实这本书应该有个副标题,叫做德国文坛旧闻(八卦),我想销路会好点吧!里面的八卦实在太多,策兰和巴赫曼,艾希和艾辛格尔,格拉斯的权利欲和伯尔的穷且志坚,包括谁谁是同性恋,谁谁是双性恋,谁谁又同居了,我简直不知道德国人八卦起来和我们这些无聊的看客之辈也没什么差别。那么,它的看点在哪里呢?战后文人对刚过去战争的内化和理解,对政治的参与和拒绝,对新媒体的反应,都是很好的主题。二战已过70年了,很多问题依旧悬而未决,看看文人最初的直接反应也是蛮有启发的。另外,四七社对民主德国文人的怜悯态度,觉得邀请你来说明我是zivilisiert的绅士,对女人的态度是两大槽点。彩蛋是对胡春春博论的赞美,希望更多中国人发声

评分

国内出版的第一本全景介绍四七社的书,填补了这一迟到而本该早有的认知。作者并未神话四七社,不仅描述了四七社的历史进程,还探寻了四七社缘何成为传奇的各种元素,甚至还包含着四七社内部的男女八卦,全景式地展现了四七社的内部进程与外部观察,也呈现了战后德国的文学界如何通过文学语言介入时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