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古往今來被稱作哲學傢的思想者韆差萬彆,還是有可能在相隔幾世紀之間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點就是忠於“哲學”一詞希臘文的原義——“愛智慧”。他們的共同愛好,在於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嚮我們說一些寬慰而切閤實際的話;他們的共同精神就是不嚮世俗低頭,堅持獨立思考。德波頓以其特有的英國式的筆調引領我們進行瞭一次輕鬆的哲學之旅,典雅風趣,幫助我們走近蘇格拉底、伊壁鳩魯、濛田、尼采、叔本華等大師的精神世界,使我們發現,人生的悲苦、睏頓和欲望引起的煩惱在他們的智慧中都可以找到慰藉。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述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身份的焦慮》(2004)、《幸福的建築》(2007)、《工作頌歌》(2009)、《機場一周:希思羅日記》(2009)。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一、如何去抉择 当遇到选择困境的时候,影响的因素会很多。有一条原则是设想一下所有可能中最坏的结果,思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得起,会不会因此而一蹶不振,假如还可以应付那么可以选择相对激进的做法。但是这种可能导致的结果如果是毁灭性的,你甚至都不敢想象的,那还是选...
評分其实标题与内容无关. 书是在图书馆无意看到, 随手借来的. 开始就讲到关于苏格拉底的死. 不巧的是在那之前不久刚看过黑格尔对苏格拉底的死的解读, 再看这个就觉得有些不够味了. (不过小生也不了解情况, 到底哪个说的更靠谱一点也知不道了, 也没那麽大的兴趣去知道了.) 然后继续...
評分很易读的一本书,在旅途之中、等人的时候、或者临睡之前,它丁点也不苛刻,从任何一个句子开始,你都可以非常轻松地进入它,非常适合没有阅读习惯的人。翻译很好,再现了原著的轻盈。 虽然我不很喜欢将哲学软化为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但是没有压力,同时又不无聊的...
評分迷信了douban上众多溢美之词 虽然在卓越上看到的时候 曾有一句评论触目惊心 大概是说该书比较浅薄 不适合读过一些哲学书的读者 选择了两个篇章看完 关于苏格拉底和叔本华的 这书简单来说就是英国的余秋雨著作类 用一些哲学家的言论或事迹来解释他们面对某些困境如何获取慰藉 ...
評分我觉得中国人不需要哲学,或者极少需要。我们天生掌握对待生活的态度。几千年来,我们以最少的物质过最多的精神生活,换句话说,我们容易知足容易快乐。国产两大哲学,儒道流传了这么久,实其腹、虚其心(民以食为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儿子时想造反,当了爹就要后代听话...
就最喜歡這樣淵博又八卦一本正經又口語化的調調瞭 這本書也是 阿蘭德波頓也是
评分更喜歡這個版本。
评分這書值得讀,但是寫的並不非常滿意。每章節內的結構有些太隨意,很多道理雖正確,但是思路略牽強。阿蘭德波頓十分關注文化藝術對現實生活的指導與治愈作用,最新麵市的一本關於藝術名作的治愈作用的書又指嚮這一主題。但這一本的一些哲學思想與作者的意圖間的關聯有些許勉強,雖然作者的本意是好的、值得發揚的。最後兩個章節最顯模棱兩可。翻譯整體還不錯,有一些地方有明顯誤譯,有英文原文去隨時查證對比倒也方便。因為原本的結構問題,中文版有些地方覺得莫名其妙,翻迴去發現居然英文版就是這樣的。沒有《旅行的意義》那一本好。但是不妨礙肯定阿蘭德波頓的思考方嚮和寫作能力。值得讀的程度為4星,書本身的滿意度3星。
评分就最喜歡這樣淵博又八卦一本正經又口語化的調調瞭 這本書也是 阿蘭德波頓也是
评分我愛濛田,也愛叔本華,但更愛尼采。他的力量在一年前讓我遠離,今日卻讓我獲得知己的慨嘆 “從當前的存在中獲得最大的收獲和最大的享受的秘密在於——危險地生活”——尼采 如德波頓所悟:繼續對我們做嚮往的東西保持信念,即便我們現在沒有,也許永遠也不會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