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场景

哲学的场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理查德·罗蒂
出品人:
页数:266
译者:王俊
出版时间:2009-06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7696
丛书系列:罗蒂自选集
图书标签:
  • 哲学
  • 罗蒂
  • 理查德·罗蒂
  • 新实用主义
  • 西方哲学
  • 哲学史
  • 美国
  • 实用主义
  • 哲学
  • 思辨
  • 人类思想
  • 存在与意义
  • 理性与信仰
  • 东西方哲学
  • 批判思维
  • 自我认知
  • 世界观
  • 智慧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由美国著名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不同时期发表的作品结集而成,书中各篇论文均由罗蒂生前亲自选定。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罗蒂考察了活跃在当代哲学舞台上的分析哲学、欧陆哲学、历史主义、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等不同的哲学流派,考察和澄清了若干元哲学论题,继而提出对话哲学的崭新理念;罗蒂梳理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包括对真理的阐明和对哲学、宗教、文学以及民主政治的理解——提出了文化发展走向文学文化的可能性,并对这种可能性进行了历史主义的分析;罗蒂还以独特的实用主义视角审视了哲学史上的普遍主义、浪漫主义和人文主义传统,并通过对当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和德里达的回应,阐明了哲学的功能以及当下时代哲学应该承担的崇高使命。与过分注重“精雕细琢”的分析风格迥异,罗蒂大胆地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背景中考察和定位哲学,将哲学与文学、与民主政治联系起来,提出了未来人类文化融合的理想。在一个普遍叫嚣哲学终结的时代,罗蒂的著作无疑会带给我们新鲜的养料,读罗蒂的著作必定会让我们重拾哲学昔日的自信和辉煌。

作者简介

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1931-2007),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思想家,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罗蒂在耶鲁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罗蒂的主要著作在国内出版的有:《哲学和自然之镜》及《后哲学文化》等。

理查德·罗蒂生前亲自选取在其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经过分类整理而成本套自选集,其中大多数论文是第一次在国内出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信息

1 关于当代分析哲学的实用主义视角
1.1 实在论与非实在论的当代论争
1.2 若干元哲学论题
2 分析哲学与对话哲学
2.1 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的当代论争
2.2 分析-欧陆区分与对话哲学
2.3 历史主义或其他
2.4 当代哲学的新康德主义与新黑格尔主义分歧
2.5 小结
3 纠缠于康德与杜威之间——道德哲学的当前状况
4 作为过渡类型的哲学
4.1 导论
4.2 真理的存在
4.3 从宗教到哲学再到文学
4.4 哲学的顶点: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形而上学
4.5 文学文化与民主政治
4.6 文学文化的“颓废”
5 哲学史的编纂:四种流派
5.1 理性重建与历史重建
5.2 作为经典形成的精神史
5.3 学说汇编
5.4 理智史
6 普遍主义的宏伟、浪漫主义的深奥及人文主义的界限
7 哲学-妒忌
8 自然主义与寂静主义
9 浪漫主义哲学家、智者及系统哲学家
9.1 赫大维与我的分歧
9.2 普遍主义、浪漫主义与人文主义有限论
9.3 小结
10 哈贝马斯、德里达与哲学的功能
11 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
12 哲学与文化的混合
12.1 文化混合的未来前景
12.2 关于哲学使命的论争
12.3 西方知识分子理论兴趣的转换
12.4 瓦蒂默与我关于技术与形而上学
关系的不同思考
附录1 理查德·罗蒂:面向后-形而上学文化
附录2 理查德·罗蒂论哲学与政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因为是选集不是专著所以对我这种没受过正规分析哲学训练的人也可以真读进去,里面对英美分析和大陆哲学之间区别的分析中肯,包括对康德、黑格尔一直到后来奎恩等人的评价都放在一个总之之前我自己不太熟悉但很有亲和力的框架里讨论过来。这是一本(自己读过的)继维特根斯坦之后在“哲学在(该)干嘛”的问题上阐述的最清晰的一本书。(他对Brandon的Making it Explicit(使之清晰)的评价也比自己硬昂书要容易理解很多。)

评分

今日文献综述之真理观: 1.我最喜欢的是:作为过度类型的哲学 2.“救赎真理”用于:将一劳永逸地结束对待我们的反思过程。救赎真理将不再解释事情如何在原因上相互作用的理论中,而是履行宗教和哲学已经努力满足的需要。 3.“我将知识分子规定为呼唤布卢姆主义之独立的某种人。并足够幸运有钱和有闲做关于它的某种事情:拜访不同的教派过古鲁,去不同的剧院或博物馆,以及最重要的是阅读大量不同的书。大多数人,甚至有必需的钱财和闲暇的人,都不是知识分子。如果他们读书,那也不是因为他们需要救赎,而是因为他们为了娱乐或心烦意乱,或因为他们想更加能够实施他们之前的一些目标。他们不为寻找某种目标而读书。知识分子为了寻找某种目标而读书。”

评分

罗蒂真是犀利!十几页把分析哲学的问题批评讽刺得体无完肤,而且又不是站在外部偏袒欧陆哲学。明天看他的《哲学与自然之镜》,有更细节深入的批判。【从此对实用主义黑转粉

评分

只看了篇10“哈贝马斯、德里达与哲学的功能”,罗蒂想强调哈贝马斯与德里达的互补而非对立关系:哈贝马斯关注的是主体间性,公共证成;而尼采-海德格尔-德里达则关注开启新的私人可能性,因此哈贝马斯对德里达的出自公共性视角的批判是不必要的,两者可以融合一些。

评分

不同篇章最后都是在谈论一个问题,“神学信仰时代-哲学时代-文学时代”这样一个相当历史主义的划分。罗蒂受黑格尔影响太大,而且自诩为黑格尔的克服式继承,也就是把文学时代视为一种真正的终结。所谓文学时代的蓝图其实是对普遍理性和浪漫主义的折衷,以“有限”基础代替“无限”基础,以差异构建同一。反讽,日常语言、文学语言——“文学性”致力于私人独立性,又建立在日常交流实践中,形成一种对理论化的反击、对现实实践的强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