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脫儒」到「脫亞」

從「脫儒」到「脫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齣版中心
作者:韓東育
出品人:
頁數:624
译者:
出版時間:2012-10
價格:NT$600
裝幀:精裝本
isbn號碼:9789860202472
叢書系列: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日本
  • 曆史
  • 日本史
  • 韓東育
  • 去中心化
  • 港颱版
  • 思想和學術
  • 脫儒
  • 脫亞
  • 儒傢
  • 亞洲
  • 思想史
  • 近代史
  • 文化轉型
  • 民族認同
  • 學術演變
  • 曆史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硃子學在近世日本,經歷過受容、懷疑、批判和否定的激蕩史。其被利用、排擠和摒棄的角色變換軌跡,凸顯瞭江戶學界的「道統」自立願望和「去中心化」焦慮。由於脫「硃子學」意義上的「脫儒」,與「脫中心化」互為錶裏,因此,這一看似思想史問題的後麵,實蘊藏著極其複雜的社會歷史背景和區域關係糾葛。由「明清鼎革」所帶來的「華夷變態」說,誇張瞭禮教「華夷秩序」在東亞地區的震盪烈度,顛覆瞭歷時彌久的「中心-邊緣」體係,便利瞭日本「實務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聯袂登場及「去中心化」之「中心化」的夙願達成。當代錶新知識體係的「洋學」與「國際公法」構成瞭新的權威依據時,脫離「儒教」則必脫「支韓」,脫離「支韓」則必須「脫亞」的邏輯,通過明治政府的對華軍事行動庶幾得到瞭展開。

著者簡介

韓東育

1962年生。東京大學博士、博士後,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院長。主治東亞思想史學。歷任東京大學客員研究員、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日本九州大學人文科學府講義教授、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現為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編委、吉林省歷史學會會長。著有:《天人‧人際‧身心:中國古代「終極關懷」思想研究》(1994)、《日本近世新法傢研究》(2003)、《道學的病理》(2007)等書。

圖書目錄

自 序
序 章近代以來日本學界硃子學解讀的文脈
第一節 井上哲次郎對江戶硃子學的解讀
第二節 津田左右吉對江戶硃子學的解讀
第三節 丸山真男對江戶硃子學的解讀
第四節 黑住真對江戶硃子學的解讀
第一章 「道統」意識的萌生與日本硃子學派的錶裏價值
第一節 「京師硃子學派」的硃子學對待
第二節 崎門硃子學派對「神道」主體性的開發衝動
第三節 「神道」哲學「正統」的由來與「華夷」 理念之顛覆
第四節 「神道」史學「正統」的由來及其影響
第二章 「古學派」與「國學派」對硃子學的連續性排拒
第一節 山鹿素行的「嚆矢」作用
第二節 伊藤仁齋對宋儒「道德金律」的質疑
第三節 「徂徠學派」對硃子學的解構
第四節 本居宣長「國學神道」論的登場
第三章 日本近代知識體係的更新與硃子學解說
第一節 知識體係的更新及其作用
第二節 變與不變的隱麯
第三節 難以突破的悖論圈
第四章 「華夷」理念的非對稱變化與晚明之對日「乞師」
第一節 傳統的「華夷秩序」與清帝國「華夷」理念的轉變
第二節 晚明「乞師」對「華夷」事態的誇張性傳遞與後果
第三節 「乞師」者負麵行為對華人尊嚴的損傷
第四節 「乞師」話題下的相互利用
第五節 日式「華夷秩序」的擴大與推進
第五章 硃舜水在日活動再思索
第一節 硃舜水的「仇夷」情結與日本「變夷為華」輿論
第二節 理學辯難與硃舜水「實理實學」的淵源
第三節 硃舜水對釋、道的排斥與日本的「古學派」
第四節 硃舜水與《大日本史》的修撰理念
第五節 硃舜水在日期間的幾個疑點
第六章 兩種「實學」的相遇與幕末明治期的「脫亞」行程
第一節 硃子學時代及其「實學」理解
第二節 幕府中期以降日本人的「實學觀」演變
第三節 由「脫儒」到「脫中華」
第四節 福澤諭吉及其「脫亞論」的理論與實踐
終 章 「朝貢體係」和「條約體係」的遭遇與變容
第一節 中國對歐洲「條約體係」的察覺與反應
第二節 「條約體係」與「朝貢體係」的東亞交匯與顯隱變化
第三節 中日兩國國際地位逆轉的原因分析
第四節 日本兩大目標的遂願及其隱憂
附 論
「八韆天日記」中隱藏的近世日本
散 論
東亞的病理
東亞的心胸
東亞的鄉愁
後 記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有南明使者在日本丟人現眼的內容,給華人形象造成負麵影響。

评分

雖不明,但是沒上一本好看……可能是語言風格的問題TAT

评分

該說這本書是韓東育的巔峰之作瞭!從思想史的角度,講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發動對東亞地區的侵戰爭至於華夷秩序考量之下,這是韓東育早年的主要貢獻。此書,韓東育跳齣瞭自身原有的研究窠臼,給予瞭“脫儒”“脫亞”兩個平行概念。將“東亞儒學圈”與“東亞文化”,作為平行視角加以論述,終於認識對明清革命之後,無論是清還是日本,以及朝鮮、越南,實際上都發生瞭很大的變化,儒傢文化圈的內核已然鬆動而具多元化,特彆是日本,近世新法傢實際上已然是全新的思想派彆!這種脫儒概念,進一步強調瞭日本文化的主體性,算是大陸學者對日本文化給予的最公正的視角瞭!

评分

該說這本書是韓東育的巔峰之作瞭!從思想史的角度,講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發動對東亞地區的侵戰爭至於華夷秩序考量之下,這是韓東育早年的主要貢獻。此書,韓東育跳齣瞭自身原有的研究窠臼,給予瞭“脫儒”“脫亞”兩個平行概念。將“東亞儒學圈”與“東亞文化”,作為平行視角加以論述,終於認識對明清革命之後,無論是清還是日本,以及朝鮮、越南,實際上都發生瞭很大的變化,儒傢文化圈的內核已然鬆動而具多元化,特彆是日本,近世新法傢實際上已然是全新的思想派彆!這種脫儒概念,進一步強調瞭日本文化的主體性,算是大陸學者對日本文化給予的最公正的視角瞭!

评分

極好。 硃舜水一章可議處多有。然思想非餘所長,未敢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