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方法论(第2版)》是一部系统总结如何在司法裁判中具体适用法律的方法及其规律的力作。作者归纳了几种适用法律的具体方法,并对法官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如何解释法律、进行妥当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进行了深入探讨。
杨仁寿,1942年2月、7日生,1964年台湾大学法律学系大学毕业,1972年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毕业、历任福建金门地方法院候补检察官,台湾嘉义地方法院候补推事,台湾台北地方法院检察官、推事、大法官、院长,福建高等法院厦门分院推事,台湾高等法院推事、高雄分院院长,“司法院”第三厅厅长、第一厅厅长、副秘书长、秘书长,台湾桃园地方法院院长,板桥地方法院院长、高雄地方法院院长、高等法院院长,“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最高法院”院长。曾兼任东吴大学教授,2012年退休。著有《法学方法论》等。
1.用语和层次皆清晰,只是行文习惯不适宜大陆学生。不适宜不代表不好,另方面说明我们要补补文言的基础了。 2.用语和行文都是简洁凝练的。这是文言的优势,也是作者功力所致。 3.行文上层层铺陈,如解牛庖丁,丝丝缕缕,清清楚楚,系统完满,处处照应。 缺点:受日人影响至深...
评分1.法律的生命在于目的,解释要为目的服务。同样的一个条文到底是如何进行解释(如扩大还是缩小),取决于法律的客观目的为何。2.法律适用过程中,利益衡量及其重要,如契约法中契约自由与公序良俗的衡量、侵权法中行为自由与权益保护的衡量 3.应当秉持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严格...
评分想起大学时某位老师说过的话:法典的目录就是法学教科书的目录。 全书共五编,分别为引论,法学认识论,法学发展论,法学实践论,法学构成论。与大多数教科书不同的是,作者的写作手法另该五编成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读来酣畅淋漓。 而这也正是国内大多数教科书奇葩之处...
评分法官在司法裁判中容易遭受两方面的非难。一方面,法官被认为是规则的奴隶,其机械适用法律条文,而不顾判决的实质正义(自由法论对概念法学的批判如是)。另一方面,法官被质疑依个人经历,观点,价值等主观判断形成判决结果,判决结果不具有客观性(法律现实主义的声音)。 法...
评分衡平感佳
评分看完再去考虑法律解释的问题确实有启发。很多模棱两可的问题本来就需要依靠解释,而解释的技巧与方法又决定了能得到怎样的结论。是颇让人受益的方法论书籍了。
评分文绉绉的~人名翻译也是醉了&是不是该补点专业基础在读…
评分相见恨晚。但是还是没有卡尔拉轮兹的书好。必须买一本卡氏。
评分1.每学习几个月时间,就读一读法学方法论的书籍,以便对当前认识法和认识法学的方法论进行总结。2.阅读本书所获得的主要收获是了解了十九世纪从概念法学到自由法学的进程,但是这本书对此的介绍仍旧是不够的。3.至于具体的法解释学方法,似乎没有很大的兴趣一一细致研究,可能跟当前学习进程有所关系。4.本书把法学定位于一种“应用科学”,与法社会学、法理学等作为“理论科学”不同,法学具有实践的性格,是一门实践性的应用科学。这个定位可以说非常准确。由此引发的下一个问题是: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如何做研究。5.具体的法解释学方法可以作为应用科学的“应用”方法,这当然是研究的一部分。但是法解释学的最后的最后,必然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价值判断如何成为科学。这似乎仍需考察更多的理论著作才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