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关于稳定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思维。我们要准确地来判断中国发生的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性质,准确地来判断社会发生大的危机的可能性。既不要偏左,也不要偏右,特别不要宁左勿右。在这个前提下,用充分的自信来面对这个社会,面对这个时代。
我们应当认识到,基于利益的冲突是理性的冲突,是可以用谈判、妥协、讨价还价的方式解决的。我们的任务不是消灭这种现象,而是要为这种现象的发生设立规则,要为这种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化的方法。好的制度不是消灭冲突,而是能够容纳冲突和用制度化的方式解决冲突。
尽管我们目前的经济问题是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与其说与美国今天的问题相近,不如说与历史上那些传统经济危机引发的问题更相近,或者说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美国所面对的问题更相近。
孙立平,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并留校任教于社会学系。现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社会现代化、社会结构变迁、转型社会学的研究。学术成果颇丰,出版专著(含合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主要著作有:《社会现代化》、《走向现代之路》、《发展的反省与探索》、《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当代中国农村——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社区建设研究》、《中国农村基层组建设与农村社会保持续发》等。他纵横穿梭于社会和经济两个领域,被很多中国的经济学家称为“最懂经济的社会学家”。
一、稳定压倒一切最近看了一些健康方面的书,对于有些医生“治症不治病”深有感触。细菌侵入人体,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开始工作,迅速生成大量白细胞去抵御外侮,而伴随着白细胞的大量生成,人体的温度也相应升高,人就会发烧,一旦细菌~也就是炎症消失,白细胞自然会恢复正常,...
评分这是一本写于全球经济危机时期的书,不过重心却并非放在经济危机的具体缓解措施上。这一点从他的书名中便可略见一斑。大概是社会学家的身份使然,作者孙立平的笔触始终着力在如何“在危机的压力之下,下决心进行社会变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断裂社会”是孙立平提出的...
评分说社会病入膏肓,实非我辈所愿,但透过繁荣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政府的溃败,社会的断裂,秩序的紊乱。当虚荣成为一种文化,当腐败成为一种规则,当冷漠成为一种常识;当贫富差距接近不可治理,当社会结构固化为畸形,当公平正义让位于趋利避害的生存法则,我宁愿背上“愤青”...
评分一、稳定压倒一切最近看了一些健康方面的书,对于有些医生“治症不治病”深有感触。细菌侵入人体,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开始工作,迅速生成大量白细胞去抵御外侮,而伴随着白细胞的大量生成,人体的温度也相应升高,人就会发烧,一旦细菌~也就是炎症消失,白细胞自然会恢复正常,...
评分我们对于稳定的认识形成定向思维的时候,孙立平的解读给了我们知道但是不敢想的新认识。 也许中国在转型期彷徨、徘徊、不前的时候,解构“稳定”一词,从中寻求突破,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线。从纵向横向进一步分析“稳定”给我们的好处和束缚,重建社会。
对问题的剖析还算到位,但在解决方面就显得有些苍白了,毕竟中国如此复杂的现实也不是孙老师在书里能提出什么解决方案的
评分: D668/1401-5
评分读这书的时候还不是豆瓣活跃用户,所以标记一下。
评分对问题的剖析还算到位,但在解决方面就显得有些苍白了,毕竟中国如此复杂的现实也不是孙老师在书里能提出什么解决方案的
评分南方周末体味道真浓厚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