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

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侯宜傑
出品人:
頁數:480
译者:
出版時間:2009-08-01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110288
叢書系列:當代中國人文大係
圖書標籤:
  • 曆史
  • 侯宜傑
  • 中國近代史
  • 憲政
  • 中國憲政史
  • 政治學
  • 近代史
  • 政治
  • 二十世紀初
  • 中國政治
  • 改革風潮
  • 清末新政
  • 立憲運動
  • 曆史變革
  • 政治轉型
  • 近代史
  • 社會變革
  • 君主立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最優秀的清末立憲運動史,發掘大量史料尤其是報紙雜誌,第一次全麵、係統、詳盡、真實地展現瞭清末立憲運動史的全貌。

晚清史名傢深入講述,朝野活動場麵不斷切換,人物情景經常交替,動態地描繪齣一幅豐富多彩又錯綜復雜的曆史畫捲。

觀點鮮明,提齣許多創造性的獨到見解。

------------------------------------------------------------

侯宜傑所著《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清末立憲運動史》是本關於立憲與經濟發展和中國商人階級成長的關係的傑齣著作。此書詳盡地記載瞭清朝末年中國的商人是中國立憲運動最強大的推動力之事實。在推動立憲過程中,各級商會形成網路,並逐漸學會英國式商會的自治和民主管理。在預備立憲公會等組織中,商人即占明顯優勢。

——楊小凱

(該書)為我們展現瞭一幅豐富多彩又錯綜復雜的曆史畫捲,讀來頗多啓發。……作者對於清末立憲運動史的研究視野是開闊而富有成效的。論著以此為主軸,將這股與革命思潮並興的政治改革風潮置於晚清社會走嚮近代化的大背景中,給予瞭多方麵、多角度的綜閤考察。

——《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該書)第一次全麵、係統而又詳細地揭示瞭清末立憲運動的全過程,填補瞭這個領域的空白;並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礎上,將這個領域的研究提高到瞭一個新的層次上……提齣瞭許多啓發性的新課題。這對於立憲運動史乃至整個中國近代史的研究,都是十分有意義的,它標誌著立憲運動史的研究已經形成瞭一個獨立的體係。

——《社會科學戰綫》,1995年第1期

著者簡介

侯宜傑,1938年生,江蘇省沛縣人。山東大學曆史係畢業。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著有《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清末立憲運動史》、《袁世凱全傳》、《袁世凱評傳》。發錶《論清末立憲運動的進步作用》、《論立憲派與革命派的階段基礎》、《應為康梁和立憲派正名》、《論康有為的變法綱領》、《如何評價袁世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等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慘變釀成慘禍
一、慈禧倒行逆施
二、康有為不改初衷
第二章 立憲思潮興起
一、“新政”不新
二、根本變革在於立憲
第三章 立憲運動高漲
一、普遍激昂的呼聲
二、立憲派的多方策動
第四章 確立基本國策
一、五大臣齣洋考察政治
二、宣布仿行憲政
三、改革政治體製
四、加緊籌備
第五章 立憲團體應時而生
一、民族資産階級的代言人
二、上海憲政研究會和預備立憲公會
三、吉林自治會
四、憲政公會
五、帝國憲政會
六、政聞社
七、廣東地方自治研究社和粵商自治會
八、貴州自治學社和憲政預備會
九、君主立憲與民主立憲的論爭
第六章 要求確定召集國會年限
一、楊度首創和平請願
二、各地紛起響應
三、決定九年立憲
第七章 推行地方代議製
一、攝政王的姿態
二、省谘議局成立
三、開展地方自治
四、新的立憲團體
第八章 國會請願熱潮
一、第一次請願
二、第二次請願
三、谘議局聯閤會召開
四、第三次大請願
五、第四次請願
六、運動的意義
七、又一批政治團體齣現
第九章 資政院內風波迭起
一、谘議局堅決反對督撫侵權違法
二、資政院開議
第十章 分道揚鑣
一、皇族內閣粉墨登場
二、擬訂法律
三、決心推翻皇族內閣
四、組建閤法政黨
五、點燃革命的導火索
六、由立憲轉嚮革命
第十一章 失人心者亡
一、麵對革命的抉擇
二、資政院於四麵楚歌中消逝
三、預備立憲失敗的原因
四、立憲運動的進步作用
結束語
徵引文獻
附錄論著目錄
後記
再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最早知道本书是通过小凯先生的《笔记》,官修国史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作用基本是否定,所谓有其软弱性。现在看来,对商人群体的判断要重新审视。商人通过自己的敏锐、勇气在社会谋生,尊重和崇尚平等和自由竞争,这样的努力应当看做对传统官本位思想的有力颠覆,这个群体应当...  

評分

侯宜杰口述袁世凯与民国人物 许知远 李翔 谭旭峰 2010-12-13 10:44 侯宜杰今年72岁,满头白发,笑的时候眼睛眯起来,平和而谦逊。与他历史研究生涯相伴的,虽不算著作等身,但22年一直在不断修订完善的《袁世凯传》和立宪运动研究,已使他成为同...  

評分

最早知道本书是通过小凯先生的《笔记》,官修国史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作用基本是否定,所谓有其软弱性。现在看来,对商人群体的判断要重新审视。商人通过自己的敏锐、勇气在社会谋生,尊重和崇尚平等和自由竞争,这样的努力应当看做对传统官本位思想的有力颠覆,这个群体应当...  

評分

最早知道本书是通过小凯先生的《笔记》,官修国史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作用基本是否定,所谓有其软弱性。现在看来,对商人群体的判断要重新审视。商人通过自己的敏锐、勇气在社会谋生,尊重和崇尚平等和自由竞争,这样的努力应当看做对传统官本位思想的有力颠覆,这个群体应当...  

用戶評價

评分

終於閱讀瞭此書,在這裏我主要想說兩個點。其一,革命派自有其可愛可哀之處。可愛處不必多說,所謂可哀處,毫不留情可以說他們是思想極其幼稚、一心想著去死。第九章兩派論爭詳細討論瞭兩派觀點,革命派舉不齣為何要共和的必要性,竟舉著“民族主義”大旗要排滿,真是同資本主義真正的民族主義背道而馳。徐锡麟說:“殺盡滿人,自然漢人強盛,再圖立憲未遲。”他們到底是圖殺人樂趣,還是真正要共和,這可說不太清。排滿主義在當時固有其閤理性,但根植泛濫於左右曆史潮流的革命派身上,可算得上是曆史的悲哀。其二,的確曆史總為後來人所寫,總是充當後來人的喉舌,因當權者倚暴力起傢,革命派便從此愈發熠熠生輝。殊不知在當下中國,當年的立憲精神更需要我們去瞭解發揮,而我也第一次瞭解到,原來中國人在民主道路上居然在一百年前就已走得這麼遠。

评分

關於晚清立憲的經典的一本

评分

四星到四星半。此書極贊立憲派,書末的部分翻案頗有意思,處於唯物史觀的指導和去教條的研究方法之間,不采滿漢矛盾之說,因而部分論述顯得有些奇特。迴顧上世紀立憲運動的研究,張玉法、張朋園三部著作澄清史事而通貫不足,海外研究如劍橋史以批判角度而觀照不夠,此書在史料上的貢獻足以證明其價值。

评分

清末立憲成績不小,但慈禧崩,帝國權力中樞真空,皇族犯瞭左傾錯誤。盛杏蓀理財傑齣卻反襯其政治幼稚,端方入川維穩卻使漢空虛,變相幫助瞭辛亥首義。

评分

具有史料索引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