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叶国民党政权的建立,意味着现代党冶政治体制在传统中国的开始。党治即是以党治国,同时亦含其也冶党的一面。关于国民党的党治历史,学界的研究迄无间断,而对其治党内幕,举若党员的发展、管理,组织的建立、运作,以及它的成分构成、行业比重、社会基础,甚至中心与外围、核心与派系、于政与于军的关系等,却间存空白,或未深化,更不系统。因此,本著专注于是,断以1949年为限,深入其中,详探究竟,终藉一手资料,得出其为一弱势独裁政党的结论,故无能冶国是其必然的宣示亦已寓其中。
王奇生,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武汉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先后任职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7-199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论著有《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民国时期县长的群体构成与人事递嬗》、《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等。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1/3/13/579290.shtml 1956 年12月1日,《苏俄在中国:中国与俄共三十年经历纪要》由国民党“中央文物供应社”印行,署为“蒋中正”。这是一部有时代意义的书,作者蒋介石想借此做一个政治交代。当年,蒋介石虚岁七十;当天,他和宋美...
评分一、改组后的国民党形式上是列宁式政党,照抄俄共党章。 二、国民党新党员主体为知识青年。但由于基层组织不力,基层多为土豪劣绅混入。党组织生活亦松散。(原因或为共产党为一小党,自下而上发展;国民党由老大党自上而下发展,故不易深入基层) 三、国民党宣传远不如共产党...
评分本书作者王奇生的核心观点是:国民党1924年效仿俄共组织的改组中,只学到了列宁主义政党的组织形式,而没有学到其组织内蕴,导致国民党的组织实力相对于中国的统治规模而言堪称“虚弱”。国民党空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只能称之为弱势独裁政党,是一个罕见的在执政初期就...
评分《党员、党权、党争》慕名已久,终于看完了。值得一读的好书,对国民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政党有了更深的了解。掩卷沉思,一个政党得以发展的要素在哪里,尤其是一党专政的独裁党。(强大的意识形态宣传,严谨的组织系统和宣传系统,牢固的阶级基础,党员组织的系统性和稳定性,...
评分王奇生的代表作《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虽然这本著作的研究对象是1924—1949年的国民党,但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觉得国民党当年所面临和存在的问题,在今天的中共同样面临和存在着。如书中讲到,北伐前和北伐时,国民党得到社会工农、...
独裁是中国政治二千年来的传统,没有褒贬,这是一个民族政治行为的特点。
评分最好与高华的书对照读
评分四九之后中共又鬼使神差的继承了太多的不足,今日困局肇因当初,步当年国民党之后尘亦未可知
评分本周以来第二本无法吝惜五星的读物。本来以为看的会比较慢,但是越往后写的越精彩完全停不下来。最后一章一针见血的指出KMT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且“先天下之亡而亡”,论断精彩黑的漂亮。KMT体制改革之失败也是范本性质的,特别是党组织的松散;三十年代党与政的分离,地方党权受制于地方政权;以及党内派系大于党本身这三个现象在今日看来还是很有意义的。
评分有几点不太满意,但还是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