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记忆”抵抗“遗忘”的一种方式。2003年9月25日,萨义德因患白血病去世,本书于当年底出版,是他生前最后数年美国知名媒体人巴萨米安对他的系列访谈录。最早的一篇始于1999年2月8日,而最后一篇完成于2003年2月25日。其中经历了“9·11”恐怖袭击事件,正值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多事之秋。萨义德与巴萨米安的这一系列访谈,主题包含了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乃至当代的巴勒斯坦音乐与诗歌。通过文化的延续,萨义德说明了大众抵抗对于文化、历史及社会变迁的核心价值。《文化与抵抗》是这位“巴勒斯坦之音”发出的最后一声呐喊。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Sald,1935—2003),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就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从1963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教授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是享有声誉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同时也是乐评家、歌剧鉴赏者、钢琴家。他的乐评、文学评论和他的理论著作一样,学识渊博,兼有清晰明快的行文风格。其主要著作包括《东方学》、《巴勒斯坦问题》、《报道伊斯兰》、《文化与帝国主义》以及《流离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决的奋斗》等等。
2009年2月,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荣获第二十四届耶路撒冷文学奖。在他前往领奖之时,以色列刚刚攻击了加沙地区和巴勒斯坦,又有大量无辜平民死于战火。因此之故,有人劝阻村上春树不要前往耶路撒冷领取这样的文学奖。村上春树非但没有听从劝阻,毅然前往,而且在耶路撒冷发表了...
评分尽管我依然敬佩萨义德的道德勇气,但已不再那么虔诚。 也许有朝一日,地球上的风会销蚀一切,我们曾经努力过的,我们爱过的和我们所憎恨的,连同地球上的一切。 我只能寄望于未来,因为人心就像沙漠里的一片羽毛。 我太绝望了,所以不相信人类能被救赎。
评分书的标题是《文化与抵抗》,却主要是说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问题。做为一名出生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和美国著名的异见者,萨义德向他的受众们介绍了巴以问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出路。同时,他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政策提出批评。萨义德还向我们介绍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问题在美国...
评分“凡是政治认同受到威胁的地方,文化都是一种抵抗灭绝和被抹拭的方法。文化是‘记忆’抵抗‘遗忘’的一种方式。……它具有分析的力量,可以超越陈腔滥调,可以戳破官方赤裸裸的谎言,可以质疑权威,可以寻找替代方案。这些全都是文化抵抗军火库的一部分。”这是萨义德在看到了...
评分“凡是政治认同受到威胁的地方,文化都是一种抵抗灭绝和被抹拭的方法。文化是‘记忆’抵抗‘遗忘’的一种方式。……它具有分析的力量,可以超越陈腔滥调,可以戳破官方赤裸裸的谎言,可以质疑权威,可以寻找替代方案。这些全都是文化抵抗军火库的一部分。”这是萨义德在看到了...
今早梦到纳粹失败,被收文件档案(有人偷偷留下一些),然后跪在地上被一个个用手枪枪毙。换面切换,一个被切掉四肢和左胸的犹太女人在集中营的水泥床上,她的男人抱着她哭泣。
评分基本上是晚年萨义德对时政的看法,几次访谈不免有重复的地方。刚开始对阿拉法特的批评就很颠覆我们之前的看法。第六章有谈到文化艺术知识分子等问题,对奥威尔的评价有意思。感觉自己变得越发喜欢老人家的作品而非某某“新锐”的东西,也许我自己未老先衰了?
评分今早梦到纳粹失败,被收文件档案(有人偷偷留下一些),然后跪在地上被一个个用手枪枪毙。换面切换,一个被切掉四肢和左胸的犹太女人在集中营的水泥床上,她的男人抱着她哭泣。
评分激情澎湃的谈话集。。。
评分萨义德这个老愤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