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韩书瑞
出品人:
页数:249
译者:陈仲丹
出版时间:2018-11-1
价格:2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57082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社会史
  • 历史
  • 清史
  • 韩书端
  • 罗友枝
  • 明清史
  • 海外汉学
  • 十八世纪
  • 中国
  • 社会
  • 历史
  • 文化
  • 经济
  • 政治
  • 生活
  • 变迁
  • 社会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作者在研究方法上又深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接受了年鉴派学者“长时段”的概念,故而对18世纪中国社会的研究扩展到1680—1820年间,向前追溯至清朝的建立,往后延伸到18世纪对后一世纪的影响,以此见出历史发展的渐进延续。中国近三百年的历史,18世纪相对来说不太受重视,学者们更关注的是19世纪的变革和20世纪的革命。另外学者们对18世纪中国社会的总体评价也不高,认为这是个腐败奢靡、文化停滞的时期。而这本由两位美国女学者撰写的著作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们认为“18世纪在中国近代早期是最有活力的一个时期”。《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核心观点强调,18世纪中国社会的活力体现在向边远地区大量移民,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商品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和物质流动的加强有助于松动原来固定的社会地位,并使社会分层更加多元化”。另外这一时期学术上的成就为中国近代的各门学术奠定了基础,商人的往来活动以及他们扶植培育的城市文化也有助于清帝国的统一和整合。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是部概览性的史学著作,作者以史学的分析论说为主要著述方法,同时吸纳了社会学重视结构变化和人类学关注文明片段的研究手段,使得《十八世纪中国社会》读来既有得知历史事实的畅然,又有洞悉深层奥秘的明快。

作者简介

韩书瑞,美国著名汉学家、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主要作者之一,独著有《千禧年之乱》、《山东叛乱》、《北京的宗教》、《中国大众宗教》等10余部。

罗友枝(Evelyn Rawski,罗斯基),美国匹兹堡大学中国史教授。

目录信息

译者的话
插图说明
序言
第一章 政府政策
政治结构
社会政策
经济复苏
对外关系
第二章 社会关系
亲属关系
住地与社区
经济组织
恩眷
第三章 文化生活
城市生活刀
学者文化
物质文化
人生礼仪
年节礼仪
国家礼仪
价值观与信仰
第四章 社会变化
经济差异与发展
人口变化趋势
世袭地位
社会流动
少数民族的同化
边疆社会
新的组织
第五章 地区社会
华北
长江下游
长江中游
东南沿海
岭南
中国西北
长江上游
中国西南
满洲
台湾
地区与国家
第六章 18世纪的遗产
王朝的衰落?
增长与复杂性
鸦片战争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读书笔记 “到清代,子女的孝顺意味着要服从父系家长,无论其健在还是去世,这种观念是如此强烈以致它不仅影响到个人的行为,还影响到许多政治和社会制度。对家庭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们所知,与西方相比个人主义显得微弱而不成熟。在许多基督教和...  

评分

最喜欢书中开头“中国的居民很少有人会意识不到他们生活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下。就像天一样,皇帝也是遥不可及的,但人们知道他在哪儿。他们也会知道当时是哪朝哪代,甚至还能说得清当朝年号。一个农民不必非要去了解清朝的官僚结构,但他会知道在官僚体系中有官员,他们....”。...  

评分

评分

作为通论性论述,给大二的人读大概很合适, 顺便说几个没翻出来的,也感谢译者的努力: p.8,notes part,the title of the book of J.Spence(Chinese edition) should be 《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密》; p.20,22,104,notes part,the title of the book of HoPing-ti(Chinese editi...  

用户评价

评分

本書藉助了法國年鑒學派布羅代爾長時段的研究方法,將對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研究拓展到1680年--1820年,甚至提及了晚明和清王朝的建立以及鴉片戰爭,作者把這一時期的歷史看做一個整體,後者是前者的延續,不可分割。許多社會史學者忽視政治史,而本書的作者明確論及清代的政治制度和政策,她們認為這些政策對於普通人的生活有影響,十八世紀在中國近代早期是最有活力的一個時期,既不同於某些人對康乾盛世的幻想,也不苟同馬列唯物史觀關於十八世紀是個腐敗奢靡、文化停滯時期的描述,她們認為18世紀中國社會的活力體現在向邊疆地區移民拓殖、對外貿易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地租貨幣化,商業化、城市化以及社會和物質流動的加強有助於鬆動原有固定的社會地位,並使社會分層更加多元化,這時期的學術研究為中國近代學術的興起奠定基礎

评分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的佳作之一,论证充分,文字深邃,可读性很强。作者深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把十八世纪拓展到1680-1820年间,几乎涵盖清朝的前期和中期。书中的核心观点是,起于晚明时期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并没有因为清朝的建立而中断,而是一直得以延续。向边疆地区的大量移民,对外贸易额的不断攀升,商品化、城市化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和物质流动的加强,都赋予了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以无限活力和发展可能性。

评分

完美清史教科书,布罗代尔和施坚雅还真是流毒深远!可惜没有注释,莫名其妙,注释才是核心呐!扣一星!

评分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的佳作之一,论证充分,文字深邃,可读性很强。作者深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把十八世纪拓展到1680-1820年间,几乎涵盖清朝的前期和中期。书中的核心观点是,起于晚明时期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并没有因为清朝的建立而中断,而是一直得以延续。向边疆地区的大量移民,对外贸易额的不断攀升,商品化、城市化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和物质流动的加强,都赋予了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以无限活力和发展可能性。

评分

校图本。8月20日北京至邯郸火车上读完。“本书是部概览性的史学著作,作者以史学的分析论说为主要著述方法,同时吸纳了社会学重视结构变化和人类学关注文明片段的研究手段,使得本书读来既有得知历史事实的畅然,又有东西深层奥秘的明快。”呃……简单的说,就是写的很剑桥中国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