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韩书瑞
出品人:
页数:249
译者:陈仲丹
出版时间:2018-11-1
价格:2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57082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社会史
  • 历史
  • 清史
  • 韩书端
  • 罗友枝
  • 明清史
  • 海外汉学
  • 十八世纪
  • 中国
  • 社会
  • 历史
  • 文化
  • 经济
  • 政治
  • 生活
  • 变迁
  • 社会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作者在研究方法上又深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接受了年鉴派学者“长时段”的概念,故而对18世纪中国社会的研究扩展到1680—1820年间,向前追溯至清朝的建立,往后延伸到18世纪对后一世纪的影响,以此见出历史发展的渐进延续。中国近三百年的历史,18世纪相对来说不太受重视,学者们更关注的是19世纪的变革和20世纪的革命。另外学者们对18世纪中国社会的总体评价也不高,认为这是个腐败奢靡、文化停滞的时期。而这本由两位美国女学者撰写的著作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们认为“18世纪在中国近代早期是最有活力的一个时期”。《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核心观点强调,18世纪中国社会的活力体现在向边远地区大量移民,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商品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和物质流动的加强有助于松动原来固定的社会地位,并使社会分层更加多元化”。另外这一时期学术上的成就为中国近代的各门学术奠定了基础,商人的往来活动以及他们扶植培育的城市文化也有助于清帝国的统一和整合。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是部概览性的史学著作,作者以史学的分析论说为主要著述方法,同时吸纳了社会学重视结构变化和人类学关注文明片段的研究手段,使得《十八世纪中国社会》读来既有得知历史事实的畅然,又有洞悉深层奥秘的明快。

作者简介

韩书瑞,美国著名汉学家、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主要作者之一,独著有《千禧年之乱》、《山东叛乱》、《北京的宗教》、《中国大众宗教》等10余部。

罗友枝(Evelyn Rawski,罗斯基),美国匹兹堡大学中国史教授。

目录信息

译者的话
插图说明
序言
第一章 政府政策
政治结构
社会政策
经济复苏
对外关系
第二章 社会关系
亲属关系
住地与社区
经济组织
恩眷
第三章 文化生活
城市生活刀
学者文化
物质文化
人生礼仪
年节礼仪
国家礼仪
价值观与信仰
第四章 社会变化
经济差异与发展
人口变化趋势
世袭地位
社会流动
少数民族的同化
边疆社会
新的组织
第五章 地区社会
华北
长江下游
长江中游
东南沿海
岭南
中国西北
长江上游
中国西南
满洲
台湾
地区与国家
第六章 18世纪的遗产
王朝的衰落?
增长与复杂性
鸦片战争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想知道在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没有经历文革,没有经历三反五反,没有经历过大跃进,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没有经历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经历过辛亥革命,没有经历过百日维新,没有经历过天平天国运动,没有经历过洋务运动,没有经历过一次次的西方列强入侵…… 那个原原本本...  

评分

此时的中国处于“交换与整合”的节点,这是本书的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观点。之前的很多中外学者对那时中国的印象估计都不怎么好,因为此时离19世纪的糟糕境遇——鸦片战争、割地赔款、北京失陷……已越来越近了。韩、罗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逆向思维的空间,220政治腐败不一定代表...

评分

此时的中国处于“交换与整合”的节点,这是本书的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观点。之前的很多中外学者对那时中国的印象估计都不怎么好,因为此时离19世纪的糟糕境遇——鸦片战争、割地赔款、北京失陷……已越来越近了。韩、罗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逆向思维的空间,220政治腐败不一定代表...

评分

此时的中国处于“交换与整合”的节点,这是本书的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观点。之前的很多中外学者对那时中国的印象估计都不怎么好,因为此时离19世纪的糟糕境遇——鸦片战争、割地赔款、北京失陷……已越来越近了。韩、罗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逆向思维的空间,220政治腐败不一定代表...

评分

很想知道在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没有经历文革,没有经历三反五反,没有经历过大跃进,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没有经历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经历过辛亥革命,没有经历过百日维新,没有经历过天平天国运动,没有经历过洋务运动,没有经历过一次次的西方列强入侵…… 那个原原本本...  

用户评价

评分

书很好,翻译很垃圾,希望能看到其他翻译版本。

评分

新清史吧。

评分

校图本。8月20日北京至邯郸火车上读完。“本书是部概览性的史学著作,作者以史学的分析论说为主要著述方法,同时吸纳了社会学重视结构变化和人类学关注文明片段的研究手段,使得本书读来既有得知历史事实的畅然,又有东西深层奥秘的明快。”呃……简单的说,就是写的很剑桥中国史……

评分

长篇研究综述而已,泛泛而谈

评分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的佳作之一,论证充分,文字深邃,可读性很强。作者深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把十八世纪拓展到1680-1820年间,几乎涵盖清朝的前期和中期。书中的核心观点是,起于晚明时期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并没有因为清朝的建立而中断,而是一直得以延续。向边疆地区的大量移民,对外贸易额的不断攀升,商品化、城市化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和物质流动的加强,都赋予了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以无限活力和发展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