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F·德鲁克,社会思想家,集作家、顾问、教授于一身。1909年11月19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一生著有41部巨作。1939年出版《经济人的末日》,受到丘吉尔高度赞赏。1954年的《管理的实践》则奠定其大师级的不朽地位。之后的一系列著作构建了现代管理学的根基,因而他被尊称为“管理学教父”。但其本人则坚持以“社会生态学家”自诩。通过管理的哲学思想贯彻落实“自由而有功能的社会”愿景。
2002年获美国总统布什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2005年11月11日辞世,享年95岁。
《已经发生的未来》预见了人类生活与经历的三大主要领域之变迁。第一部分论述了“后现代”新世界的思想转变。第二部分阐述了世界面临的四个现实性挑战:知识型社会、经济发展、政府的衰弱和东方文化的变化。最后一部分关注人类存在的精神实质。这些都被视作“后现代”社会的基本元素。
现代管理学教父,美国的彼得•F•德鲁克是一位以社会学思想看待企业管理的思想家。 在当下中国,很多企业管理者的办公桌上,都置放着印有德鲁克管理语录的台历。这是中国日常生活中座右铭的办法,这说明中国人已经将德鲁克看作管理之神了,而加以崇拜,祈求以此带来财富...
评分现代管理学教父,美国的彼得•F•德鲁克是一位以社会学思想看待企业管理的思想家。 在当下中国,很多企业管理者的办公桌上,都置放着印有德鲁克管理语录的台历。这是中国日常生活中座右铭的办法,这说明中国人已经将德鲁克看作管理之神了,而加以崇拜,祈求以此带来财富...
评分在德鲁克其他著作中多处看到“已经发生的未来”的概念,大致知道含义。于是希望在这本书中看到较系统“发现已经发生的未来”的方法。 结果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德鲁克看到的“已经发生的未来”,并非方法,并且是在1959年写的。 想看的东西不多,不过这个原因应当完全归于自己。 作...
评分在德鲁克其他著作中多处看到“已经发生的未来”的概念,大致知道含义。于是希望在这本书中看到较系统“发现已经发生的未来”的方法。 结果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德鲁克看到的“已经发生的未来”,并非方法,并且是在1959年写的。 想看的东西不多,不过这个原因应当完全归于自己。 作...
评分在德鲁克其他著作中多处看到“已经发生的未来”的概念,大致知道含义。于是希望在这本书中看到较系统“发现已经发生的未来”的方法。 结果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德鲁克看到的“已经发生的未来”,并非方法,并且是在1959年写的。 想看的东西不多,不过这个原因应当完全归于自己。 作...
德鲁克总能抓住关键的领域(主题),并判断未来的趋势。
评分由于作者本人的研究方式和语言本身的差异,使得译者没能非常完美的流畅展现作者美妙的思路。然而,从偶尔看到字里行间的亮点以及每每需要停下来咂摸一下才能体验的快感中,作者对社会的透彻理解令人赞叹不已。从他的描述中,某种概念或者体系或者什么类似的东西仿佛在脑海中成型,然而想要抓住它却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已经发生的未来,既是时代烙印也是每代人的战斗。
评分世界观
评分google这些公司的价值观已经可以让老杜安心的去了;专家也许在internet时代摆脱管理者的需求。
评分这本书,作者写的还行,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感觉。 就是东方出版社翻译的太烂,Damm it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