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與真理的探究

意義與真理的探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伯特蘭·羅素
出品人:
頁數:419
译者:賈可春
出版時間:2009-12
價格:2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10006652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哲學
  • 羅素
  • 分析哲學
  • 邏輯學
  • 西方哲學
  • 學術
  • 心理學
  • 文化
  • 哲學
  • 意義
  • 真理
  • 認識論
  • 邏輯
  • 思維
  • 語言
  • 存在
  • 意識
  • 探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意義與真理的探究》經曆瞭幾年時間的逐漸寫作,並在擔任一係列學術職務的過程中得以完成。1938年,在牛津大學所作的《語言與事實》的係列講座中,我探討瞭這個主題的一部分。這些講座形成瞭1938~1939年在芝加哥大學以及1939 1940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所開設的研究班課程的基礎。在這兩次研究班上的討論大大拓寬瞭我對所涉及的這些問題的理解,並且減少瞭我原先對於這個主題的語言學方麵的強調。我必須錶達一種欠情,即欠那此教授和學生們的集體人情;他們通過細緻而又友好的批評使我避免瞭一些差錯和謬誤(我希望如此)。更特彆的是,在芝加哥時,卡爾納普和莫裏斯教授時常參加研究班,而且一些研究生錶現齣瞭很強的哲學研究能力,從而使這些討論成為富有成果的爭論性閤作的典範。諾曼·道爾凱先生參加瞭兩個研究班,後來閱讀瞭全書的手稿,我非常感激他謹慎而又令人興奮的批評。最後,在1940年夏季,我部分地從積纍起來的材料中,部分地從對這個整個主題的重新思考中,準備瞭這些威廉.詹姆士講座。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導論第一章 詞是什麼第二章 句子、句法和詞性第三章 描述經驗的句子第四章 對象語言第五章 邏輯語詞第六章 專名第七章 自我中心殊相詞第八章 知覺與知識第九章 認識論的前提第十章 基本命題第十一章 事實的前提第十二章 對涉及命題的問題的分析第十三章 句子的含義第十四章 作為錶達的語言第十五章 句子所“指示”的第十六章 真與假:初步的討論第十七章 真理與經驗第十八章 一般信念第十九章 外延性與原子性第二十章 排中律第二十一章 真理與證實第二十二章 意義與證實第二十三章 有保證的可斷言性第二十四章 分析第二十五章 語言與形而上學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内容分析得非常深入细微,所以看起来非常地绕。最要命的是,本书主要谈语言分析哲学,而我这个文盲站在中文语境去理解罗素基于英文语境来写的关于语言的书,欲哭无泪。 另外,必须承认我一个文科生来读哲学,能看懂的实在有限,但凡关于数理逻辑的,就看不懂。哲学应该是属于理...

評分

内容分析得非常深入细微,所以看起来非常地绕。最要命的是,本书主要谈语言分析哲学,而我这个文盲站在中文语境去理解罗素基于英文语境来写的关于语言的书,欲哭无泪。 另外,必须承认我一个文科生来读哲学,能看懂的实在有限,但凡关于数理逻辑的,就看不懂。哲学应该是属于理...

評分

内容分析得非常深入细微,所以看起来非常地绕。最要命的是,本书主要谈语言分析哲学,而我这个文盲站在中文语境去理解罗素基于英文语境来写的关于语言的书,欲哭无泪。 另外,必须承认我一个文科生来读哲学,能看懂的实在有限,但凡关于数理逻辑的,就看不懂。哲学应该是属于理...

評分

内容分析得非常深入细微,所以看起来非常地绕。最要命的是,本书主要谈语言分析哲学,而我这个文盲站在中文语境去理解罗素基于英文语境来写的关于语言的书,欲哭无泪。 另外,必须承认我一个文科生来读哲学,能看懂的实在有限,但凡关于数理逻辑的,就看不懂。哲学应该是属于理...

評分

内容分析得非常深入细微,所以看起来非常地绕。最要命的是,本书主要谈语言分析哲学,而我这个文盲站在中文语境去理解罗素基于英文语境来写的关于语言的书,欲哭无泪。 另外,必须承认我一个文科生来读哲学,能看懂的实在有限,但凡关于数理逻辑的,就看不懂。哲学应该是属于理...

用戶評價

评分

| B017/6259

评分

| B017/6259

评分

分給翻譯..第三章這句話完全翻譯錯瞭吧...I prefer to use the word “know” in a sense which implies that the knowing is different from what is known, and to accept the consequence that, as a rule, we do not know our present experiences.(總體來說,我在使用“知道”這個詞時,寜願要它蘊含著知道行為與被知道的東西是不同的,而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即我們通常並不知道我們當前的經驗) 難怪怎麼都理解不瞭...還是看英文吧

评分

經驗論,真理,邏輯學等。

评分

分給翻譯..第三章這句話完全翻譯錯瞭吧...I prefer to use the word “know” in a sense which implies that the knowing is different from what is known, and to accept the consequence that, as a rule, we do not know our present experiences.(總體來說,我在使用“知道”這個詞時,寜願要它蘊含著知道行為與被知道的東西是不同的,而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即我們通常並不知道我們當前的經驗) 難怪怎麼都理解不瞭...還是看英文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