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学研究方法

论法学研究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瑞华,1967年2月生,山东聊城人。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在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任兼职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学士(1989),中国政法大学硕士(1992),中国政法大学博士(1995),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1995—1997),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2)。1997年起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

研究领域主要有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程序法基础理论等。独立出版的著作有:《刑事审判原理论>(1997,2004);《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2000,2006);《看得见的正义》(2000);《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2003):《程序性制裁理论》(2005);《法律人的思维方式》(2007);《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2007)。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瑞华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
出版时间:2009-5-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516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学 
  • 方法论 
  • 陈瑞华 
  • 论文写作 
  • 研究方法 
  • 法律 
  •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 法理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论法学研究方法》是一部有关法学研究方法的学术著作,记录了笔者八年来在这一问题上的所思所想。《论法学研究方法》所要研究的是“如何做研究”、“如何写文章”的问题,全书主要包括法学方法的基本要素——关于法学研究方法的对话之一、法科学生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关于法学研究方法的对话之二、社会科学对法学方法的影响等内容。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关于陈老师的这本书,确实如上面那位朋友讲的,重复的内容太多了。这本书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在后面几个部分反复提到。因为后面有3篇是陈老师2006年到2008年三年在北京大学做的同一题目“法学前沿”的讲座,内容上大同小异。其实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在前两个部分里面了,不...  

评分

不厚的一本书,利用业余时间也读了一周多,几口气读完了,感觉不错。 这本书是北大法学院陈瑞华教授关于法学研究方法的经验之谈和理论总结,对于法学研究者来说应该是很有帮助的。俺虽非法学研究者,但开卷有益,也可以从中吸取点养料。 全书主题主要是指出...  

评分

关于陈老师的这本书,确实如上面那位朋友讲的,重复的内容太多了。这本书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在后面几个部分反复提到。因为后面有3篇是陈老师2006年到2008年三年在北京大学做的同一题目“法学前沿”的讲座,内容上大同小异。其实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在前两个部分里面了,不...  

评分

http://hi.baidu.com/书评天下 中国论文不少,文抄公也不少。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每期中心期刊的文章,乃至一部门、一系统之政研参考,都可称得上论文。然而从现实看来,写得好的不多,写得出彩的更少,同样是这些内容,开始时谦虚点或者心虚点,叫“浅谈”、叫“初探”,过...  

用户评价

评分

触碰到了法学研究方法核心的问题,区分“学术逻辑和政治逻辑”,批判了对策法学的错位和误差。区分法学里“中西体用”,回到了价值无涉的社科法学研究方法上。但对话体行文如果不琐碎勾连,没有连续追问和回应,而选择中段的结论性陈述,显得比深不足比浅有余,例如在论述法律发现运动和社会学方法引入的时候,并没有回应社会科学理论与法理的界线,很快带过。且编排略有重复。瑕不掩瑜。

评分

目前能看到的,写中国法学研究方法最具体和实用的。

评分

书中的观点很有启发,但是非常让人不爽的是,内容重复太多,很多东西居然翻过来复过去讲了三四遍,本来3万字的论文就能全部搞定,硬是凑出25万字的一本书,资源的巨大浪费啊!后来者慎买,图书馆有的话借看一下就行,两个小时足以搞定

评分

虽然确实内容确实颠来倒去重复太多(看前两章即可)。但发现陈老师这样的著名学者当年也跟我有着同样的困惑,还是挺欣慰——适合指点迷津用。

评分

浅显易懂,说理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