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以传统词话的形式,融合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了精彩而独到的点评。全书以“境界 说”为核心,立论精辟、自成体系,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的经典作品。
本书收录王国维删改修订《人间词话》手定稿 64 则和未刊稿 50 则,并对每则都做了适当的注解和文白对译,以及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解读, 让读者轻松地走进王国维的文艺美学思想殿堂。同时随文附录诗词、词牌、王国维《人间词》选、王国维生平、词人小传等内容。邀请知名画家林曦为本书绘制封面。
王国维(1877—1927)
字静安,晚号观堂,又号永观。中国近现代享有国籍声誉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
叶嘉莹
号迦陵。1924 年生于北京。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专攻古典文学方向。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内十几所高校客座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20年度“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
古今人的情感共识:《人间词话:叶嘉莹讲评本》人生的悲欢离合与阴晴圆缺,无论失意得意,生活都在大浪淘沙,回首已是雪泥鸿爪,如何得以慰藉心灵,你需要看看古人的智慧。如果读一首词,你能临表涕零或者意气风发或者其他情愫涌动,那么你或许读懂了其中一抹滋味,如果不懂,...
评分讲评本好懂一些。 王国维最有名的应该就是那三个境界,“独上高楼“、 ”衣带渐宽”、“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又有诗与词的区别,词没有诗那么直抒胸臆,所以更强调意境。 境界最重要是“真”,所谓真情实感。于是有了关于文学形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1.真而率 2.真而工 3...
评分国学大师王国维,出生于海宁。 是的,是金庸先生的老乡。浙江海宁,是一个盛产文人的地方。 跑远了,我们还是说大师。 提起王国维,脑海中总是不由浮现出三境界,说不清,道不明,却又很赞同。 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叶嘉莹教授,用她自己的理解,来为我们进行解说。 ...
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是一部用传统词学批评文体的词话表现新思想的著作。其思想观点与清代中后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常州词派有明显不同乃至对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间词话》具有“反主流”“反传统”的意识。《人间词话》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词学著作,在词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现代词学思想及词学流派的生成和发展上。民国时期具有现代精神的词学家也被称为“新派”。从现代派词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王国维是启蒙者,胡适是奠基者,胡云翼、郑振铎等人是开拓者。现代派词学烙有《人间词话》深刻的影响印记。
评分“词以境界为最上” 人生又何尝不是呢。既知“思量”乃悲剧之源,依然不断让自己的需求愈精,知力愈发达,“境界”是在痛苦中打磨出来的,被“钟表之摆”打磨成的珍珠。
评分有意思,一段王国维原文,一段叶嘉莹点评,时空对话,完了还附上王国维提到的诗歌原文,这个版本很适合一片一片赏读,一天读一二片,再细品文中提到的诗词,了解相关背景。另外附录叶嘉莹品读王国维词选,也精彩。
评分两位词学大师相隔近百年的思想碰撞,读后对词的境界有了新的想法
评分王国维居然这般不喜姜夔,几多赞赏,更多嫌诟。但我犹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光阴苦短啊,难赋深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