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学习

情感学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作者:[德] 乌特·弗雷弗特 等
出品人:光启书局
页数:464
译者:黄怀庆
出版时间:2021-6-30
价格:8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706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情感教育
  • 情绪管理
  • 心理健康
  • 亲子关系
  • 成长
  • 自我认知
  • 人际交往
  • 情商培养
  • 儿童心理
  • 青少年心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跨越德、美、英、意、法、荷、挪、俄、瑞典等世界各国,考察百余种经典儿童文学与教育手册,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情感的认知与学习的异同。

★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同理、爱、羞耻、痛苦、恐惧、勇敢、思乡、无聊,十三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勾勒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

★从《绿野仙 踪》到《霍比特人》,从《鲁滨逊漂流记》到《爱丽丝漫游奇境》……我们习以为常的情感并非天生,而是通过阅读形塑,并不断改变。

★“光启·情感史”系列第一部,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王晴佳策划作序,著名历史学者蒋竹山推荐 。填补儿童情绪史研究的空白,为儿童情感研究奠定框架。

本书研究百年来经典儿童文学如何引导孩童与青少年认识感觉、学习情绪,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主任、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乌特·弗雷弗特主编,集合该中心的数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共同撰写。

1870-1970年是儿童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对儿童情感的讨论最蓬勃发展的年代,儿童被视为需要教养的独立于成人的个体,无数童书与教育手册协助父母引导儿童学习情感、掌控情绪,并由此发展出“健全”的人格。本书即通过考察这一时期来自世界各国的百余种畅销儿童文学与教养手册,还原其阅读情境与读者反应,探索儿童和青少年如何通过阅读来学习感受、认识情感。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儿童会与书中主人公一起体验成长,通过模仿与自我调整,学习各种情绪,并且将这些情绪转化成知识。作者们也将这些情感置于历史转折与社会变迁中讨论,勾勒出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

在探讨这些书籍传递出哪些情绪知识以成为儿童的情感养分时,本书分析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儿童如何在《蝇王》中学到“羞耻”“痛苦”与“同理心”,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懂得“分离焦虑”;而曾被鄙视的“胆怯”,在《绿野仙踪》里有了新的诠释,从托尔金的《魔戒》《霍比特人》到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恐惧的概念又变得更加复杂……这些作品鼓励儿童拥抱恐惧、摆脱羞耻,接受思乡病为一种合情合理的感觉,并赋予儿童掌握自我情绪的权利,儿童有了不同的选择与空间,同时也开始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乌特·弗雷弗特是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所长及情感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职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等。1998年获莱布尼茨奖,2016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勋勋章等。她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 社会与文化史、情绪史、性别史与政治史;代表作品有Women in German History:From Bourgeois Emancipation to Sexual Liberation、Emotions in History: Lost and Found、Emotional Lexicon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Vocabulary of Feeling 1700-2000 等。

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由历史学家与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组成,并与人类学、社会学、音乐、文学与艺术领域的顶尖学者合作,共同探究情感具有的历史和情感创造的历史。他们的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情感(及其表达方式)是由文化塑造的,是在社会环境中习得的。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感受及表达感受的方式,都取决于社会规范和规则,也因此会随着历史改变。本书即由该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编写完成。

黄怀庆:

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博士生,研究领域为童年体罚史与儿童文学审查制度,著有《儿童、文学与暴力》。

目录信息

总序
图表目录
译序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盖斯凯尔夫人的焦虑
第二章 狄肯的信任
第三章 阿斯嘉礼的虔诚
第四章 拉尔夫的同情心
第五章 杜立德医生的同理心
第六章 温迪的爱
第七章 小猪的羞耻
第八章 勒布拉克的痛
第九章 小纽扣吉姆的恐惧
第十章 伊凡的勇敢
第十一章 海蒂的思乡病
第十二章 英格丽的无聊
结语 翻译书籍,翻译情绪
参考书目
中外文对照及索引
作者名单
国际好评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选取100名学习、品行、性格都接近的初中生,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看幽默风趣的喜剧片,另外50人看血腥暴力的战争片。电影结束后,观看喜剧片的同学,脸上笑容洋溢,还不时地和身边同学一起回顾刚才的经典剧情,氛围轻松愉悦;而看完战争片出来的...  

评分

情绪情感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两者密切相关,又有所不同。 情绪更多的是初等层级,人和动物都有情绪,主要是对情境的直接的心理体验和相应感受。而情感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由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而后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如果说...  

评分

不论是童年时代的我们,还是初为父母拥有孩子之后,阅读儿童文学总会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这种“特殊”,既在于文学故事的完全虚构,也在于人类情感的真实表达。一虚一实、一假一真,充分体现了儿童文学的故事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阅读故事,就是在聆听千奇百怪的故事中学会思考生...  

评分

尽管很不想套用、模仿村上春树的书名,但通篇读下来,《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一个思考就是:当你在阅读时,你在读些什么? 道德与教育性故事在世界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从19世纪起,儿童发展的研究重点就经常集中在情绪上。虽然很多家长越...  

评分

情感需要学习吗?是的。人类的情感是一种文化建构,是社会化的成果。 童书在塑造儿童的情绪社会化方面有着独特与显著的功能。跟成人相比,儿童更明显是通过模仿、仿效与适应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童书提供了大量的经验、表达与情绪实践数据库给读者,让读者在没有预设结果的情形...  

用户评价

评分

浮光掠影翻翻,对我自己的研究木有用,sad。 “美国情感史先驱Barbara Rosenwein在2010年所做出的预测:“情感史的问题和方法将属于整个历史学”。 德国情感史研究的新秀Rob Boddice,2018年的新书《情感史》”

评分

在书中,作者们列举了大量耳熟能详以及不为大众所知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每一种情感都由一个故事引入,通过分析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言行表现,深入探究种种情绪产生的根源,以及对儿童性格成长、塑形的重要意义。

评分

不仅是儿童文学,也是近代以来对现代、儿童各种想象和建构的历史

评分

我读儿童故事较少,但是书后的中外文对照及索引对我将来读儿童文学作品有用。

评分

儿童热爱阅读故事,也通过认识故事中的人物来了解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心、同理心、羞耻、痛苦等情感。这本书从人类学与全球视野下的情绪史出发,分析了60本左右已被经典化的国际畅销童书和教养手册中“情绪”一词含义的多样化,让我们看到儿童文学对于建构、形塑个人的情绪、情感与感觉所具有的强大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