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 滋养、 疗愈, 一个日本治疗教育者的艺术教育实录, 艺术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
遇见TAKA老师, 激发孩子被遮蔽的智慧。艺术治疗,是治疗,也是教育。它不改变特别的种子 ,它让每一粒种子都能依从自己的独特结出果实。
本书是日本艺术治疗教育专家川手鹰彦在德国北 部一家教育机构“阿里尔德之家”从事艺术治疗教育的实录,记录了川手如何采用童谣、儿歌、童话,角色扮演等方式,打开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孩子封闭的内心,激活他们身体里被隐藏的智慧
川手鹰彦,195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艺术治疗教育实践者。1989年开始在欧洲从事演员、导演活动,同时,在本书描述的德国北部治疗教育机构——阿里尔德之家等地,参与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孩子的艺术与言语治疗。
1993年回日本,创立艺术与言语治疗研究所“蓝山”。1996年创办母子教室“木梨树”,开始以残障儿童和健全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实践。1997年开设“夜间学舍”,培养艺术治疗工作者。2000年开始“教育的有机治疗”项目。2012年创建“花之家”基金会,无偿为发展失常或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帮助。2014年开始在中国访问,逐步在中国开展“言说(言语造型)、戏剧艺术及治疗教育”的项目,在中国被称为TAKA(塔卡)老师。
记得去年听朋友谈起曾经的同事为了自己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奔波劳碌的时候,我确实非常震惊。 据说怀孕几个月的时候体检,医生便告知胎儿脑中有积水,同事和妻子仍然将孩子生下来。现在已经六七岁了,却仍然无法走路无法说话。 在我们这种十八线的小县城,根本找不到适合孩子的治...
评分 评分最近“小马云”范小勤再次出现了人们的面前。6年前,他因外形酷似马云而出名。有经纪公司抓住这一风头对他进行了包装。他的走红,使那个父亲、母亲均有残疾的家庭似乎看到了幸福的曙光。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个原本有机会改变命运的家庭仍然没有摆脱贫困的折磨,生活仍在...
评分首先要表示对原著作者、译者及出版社的感谢。能将这么“边缘题材”的作品记录和呈现,功德无量。 过年期间,看了青年导演蒋能杰的新纪录片《一切都会好的》,其中的福利机构就有点类似于本书中所反复提及的阿里尔德之家。不同的是阿家的社会机构属性和陪护教育方式更加专业和人...
评分特殊教育
评分一位儿童治疗师的手记。对书中所谈及的治疗方法很感兴趣,呼吸之于身心状态的的重要性之前略有了解,但没听过语言(元音、辅音)对身心状态的影响关系,还有四元素、四大世界之类的,感觉是一套蛮有趣的治疗体系。
评分感觉有点奇怪。本来治疗师的第一手资料应该很具有启发性,但我感觉很零散,缺乏细节和分析。在作者的个人经历中,没有看到任何相关教育的背景,这可能是作者的治疗记录不系统、也不深入的原因。有些说法非常奇怪比如因为看电视吃零食,觉得“血液被污染”,直接对接受治疗的孩子说父母并不爱他们。用肢体暴力进行“以毒攻毒”的治疗。还描述了其中一个孩子灵魂附在他身体上的体验,以及看到隐藏在孩子身体里的完美人格。我觉得有些治疗手段有点像控制。
评分一位儿童治疗师的手记。对书中所谈及的治疗方法很感兴趣,呼吸之于身心状态的的重要性之前略有了解,但没听过语言(元音、辅音)对身心状态的影响关系,还有四元素、四大世界之类的,感觉是一套蛮有趣的治疗体系。
评分周轶君在《他乡的童年》里曾经探访日本的幼稚园,发现了他们为解放儿童天性而做的努力。石原里美曾拜访过南德的森林幼儿园,同样也是一种更接近自然的教育法。本书主人公川手老师看似和以上这些幼儿教育者做着“相反”的努力,他不要孩子们的“兽性”,而要他们努力理解人类文明,这是因为他面对的德国北部的这些孩子们相对特殊,比起撒野,他更耐心系统地关注着这些孩子们的心灵。在学习文字语言的过程里,我们可能看到特殊孩子们的内心有太多伤痕累累的角落,川手们所做的努力,是简单的鸡汤教育难以达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