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之秋》作者陈冠学带着五岁的女儿搬回老家,那是一处偏僻的山脚边,一色绿的山野。怎样给孩子建立一个丰富的世界,便成了老父日常操心的课题。
有一天小女儿看雨看得出奇地安静,老父正疑惑着,小女儿忽问:“爸爸,你听,雨一直在讲话,没听到吗?”
“听到了,的确讲个不停。”
“它说什么?”
“它们在说,它们从南海,从很远的南洋来,为的是爱这里的土地、草、树、虫、鸟和人。它们听说这里太干燥,都快没有水了,大家就一起赶来。”
“谁告诉它这里干了?”
“是最后一批东北风告诉它们的。它们央西南风一路送它们来。”
“雨,谢谢你的好心!”
整本《父女对话》都是这样的一问一答中进行。小女儿问得天然,老父答得机妙。既充满童真,又处处关涉田野和宇宙。
这对父女就像一块浑然的璞玉。女儿浑身带着清香味有着生命的好奇与探寻,而陈冠学的智慧、博学和温暖也让人动容,守护着孩子的灵感和天真。
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
愿你也能守护孩子的童心。
童心是高阶生命创造力的泉源。
陈冠学
师从牟宗三,大学毕业后曾辗转任教各地初、高中。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辞去教职,隐居田园,勤耕雨读,致力于写作。
这本《父女对话》就是陈冠学隐居田园,陪伴小女儿岸香的文学纪录。在陈冠学的笔下,陪伴不再是个书面词汇,而化作一个个具体的瞬间。其中,有老父的温情与睿智,以及对陪伴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文学地位
入选台湾当代十二大散文家、台湾新十大散文家。
同位列入的有——
张晓风、简桢、林清玄、王鼎钧、余光中、刘克襄、林文月、琦君。
■文学代表作
《田园之秋》,自然文学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版《瓦尔登湖》,是现代陶渊明的田园神话。
他远离尘嚣,开始耕读生活,致力于实践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回归田园达三十余年。期间著《访草》,因此成为野草之知音;在《父女对话》中则处处可见他与小女儿的天真对话。
在教育内卷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广大家长们一直为孩子升学培训、特长学习焦虑的时候,可曾有人尝试着像《田园之秋》的作者陈冠学一样,带着自己的小孩在乡下过一下隐居的生活?一左一右两个方向,很难说清楚谁对谁错,谁更值得学习,但不可否认的是,后者肯定比前者更能给孩...
评分“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你听过这首歌吗?一首《父亲》能让所有听的人,感同身受,泪洒衣襟。不管什么时候,父亲,都是顶天立地般的存在。他,顶起一个家。 父亲好像从来都是那样严父的模样,而我最近看的这本陈冠学的《父女...
评分 评分时下是旧历九月,每天依然会在工作后的午间去看木芙蓉花开,今日去园子里,竟然闻到桂花香,这是自旧历八月来,桂花的第二次绽放。小雨霏霏,而花香也是丝丝点点,若有若无,想到《父女对话》中,陈冠学的女儿名为“岸香”,亦有“暗香”之意,那一瞬,我为与“暗香”相遇,有...
评分梭罗的《瓦尔登湖》在我的书架上安置了四年多,每每看个开头又放下,一直重复着开篇的内容,总是读不下去。最近在微信读书上找来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有声书,反而听得津津有味,我都听醉了。这样洗涤心灵的好书不能放过。 之前看过一篇《瓦尔登湖》的书评,作者想为一本寂寞的书...
看到岸香的那些童言童语,细想自己对待哥哥弟弟的那些言语又是什么样的反应,是蹲下来跟他们平等对话,还是板着身子对他们指指点点。倾听,呵护,引导,陪伴。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才是付出者,殊不知是孩子陪着我们成长。
评分一口气看完了才放下这本书,看着岸香和父亲的对话感到很满足,这是自己童年从来没有过的好奇,看了岸香的种种童稚的问题,才惊觉自己是否有过童年。
评分看到岸香的那些童言童语,细想自己对待哥哥弟弟的那些言语又是什么样的反应,是蹲下来跟他们平等对话,还是板着身子对他们指指点点。倾听,呵护,引导,陪伴。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才是付出者,殊不知是孩子陪着我们成长。
评分读着读着忘了自己本来的节奏,好像回到了小时候。老父带着女儿寻找桑葚,没找到于是掉头回家,走着走着就忘了。人的目的往往在半路上迷失掉,有点哲理在。
评分回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