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之秋》作者陈冠学带着五岁的女儿搬回老家,那是一处偏僻的山脚边,一色绿的山野。怎样给孩子建立一个丰富的世界,便成了老父日常操心的课题。
有一天小女儿看雨看得出奇地安静,老父正疑惑着,小女儿忽问:“爸爸,你听,雨一直在讲话,没听到吗?”
“听到了,的确讲个不停。”
“它说什么?”
“它们在说,它们从南海,从很远的南洋来,为的是爱这里的土地、草、树、虫、鸟和人。它们听说这里太干燥,都快没有水了,大家就一起赶来。”
“谁告诉它这里干了?”
“是最后一批东北风告诉它们的。它们央西南风一路送它们来。”
“雨,谢谢你的好心!”
整本《父女对话》都是这样的一问一答中进行。小女儿问得天然,老父答得机妙。既充满童真,又处处关涉田野和宇宙。
这对父女就像一块浑然的璞玉。女儿浑身带着清香味有着生命的好奇与探寻,而陈冠学的智慧、博学和温暖也让人动容,守护着孩子的灵感和天真。
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
愿你也能守护孩子的童心。
童心是高阶生命创造力的泉源。
陈冠学
师从牟宗三,大学毕业后曾辗转任教各地初、高中。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辞去教职,隐居田园,勤耕雨读,致力于写作。
这本《父女对话》就是陈冠学隐居田园,陪伴小女儿岸香的文学纪录。在陈冠学的笔下,陪伴不再是个书面词汇,而化作一个个具体的瞬间。其中,有老父的温情与睿智,以及对陪伴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文学地位
入选台湾当代十二大散文家、台湾新十大散文家。
同位列入的有——
张晓风、简桢、林清玄、王鼎钧、余光中、刘克襄、林文月、琦君。
■文学代表作
《田园之秋》,自然文学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版《瓦尔登湖》,是现代陶渊明的田园神话。
他远离尘嚣,开始耕读生活,致力于实践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回归田园达三十余年。期间著《访草》,因此成为野草之知音;在《父女对话》中则处处可见他与小女儿的天真对话。
在城市里待久了,很多人会向往乡村的闲逸和悠然,想象自己能有一间木屋,一处小院,漫步田野,自由自在。可真要舍弃城市的繁华和便捷,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真有!他舍弃得干脆利落,不仅自己回到乡下老家,还带上了小女儿。这个人就是散文家、哲学家、国学教师陈冠学。 陈冠学...
评分“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你听过这首歌吗?一首《父亲》能让所有听的人,感同身受,泪洒衣襟。不管什么时候,父亲,都是顶天立地般的存在。他,顶起一个家。 父亲好像从来都是那样严父的模样,而我最近看的这本陈冠学的《父女...
评分一个晚上如饥似渴地看完了这本书,我贪恋着文中父亲对女儿童真的保护;惊喜着童年原来可以这么有趣和神奇;惆怅于自己已二八年华,童年童趣已距我十分遥远。 看着文中女儿千奇百怪的问题,父亲耐心通俗地讲解,我的目光好像透过薄薄的纸张穿越千里,去到了他们身边,跟着他们来...
缓解思乡之情
评分2021.11.1补记:陈冠学书的普世意义,关于自然,关于美,关于如何照看自己和自然,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可能要在未来时间才能被普罗大众广泛接受,希望不要太久。 我们的社会里,常常父爱缺席,父亲不带孩子,或者不知道怎么带孩子。这本父女对话给我们提供了父女相处的范本,父亲博学睿智一片赤诚的守护之心,小女儿天真烂漫童稚之语时时让人怜爱。
评分台湾叫促织也叫灶鸡。
评分台湾叫促织也叫灶鸡。
评分缓解思乡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