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社会

知识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赵巍
出版时间:2021-3-15
价格:6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1672418
丛书系列:彼得德鲁克全集
图书标签:
  • 知识管理
  • 社会学
  • 知识经济
  • 信息社会
  • 创新
  • 学习
  • 未来社会
  • 数字化转型
  • 智库
  • 公共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套系中的定位:《知识社会》是德鲁克全集中社会学方向的作品,延伸阅读包括《不连续的时代》《生态愿景》《养老金革命》《新社会》《工业人的未来》。

★重磅推荐:本书得到知名经济趋势研究者时寒冰,樊登读书创办人樊登,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段永朝,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林采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周濂等专家的一致推荐。

在《知识社会》里,德鲁克首次提出“知识社会”这个概念,全书分社会、国家、知识三部分共12章,分别探索与分析了我们如何从一个基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社会,转向一个以知识作为主要资源、以组织作为核心结构的社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成为社会的主流,财富的累积、经济的增长、个人的发展,均以知识为基础。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不断创新、累积、应用与分化,促进产业进步,引导个人、组织和社会的成长与发展。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

管理学科开创者,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

七次获得“麦肯锡奖”;2020年获得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三十余种文字,总销售量超过1000万册。

目录信息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赵曙明)
推荐序三(时寒冰)
引言 变革 / 1
第一部分 社 会
第1章 从资本主义到知识社会 / 17
知识新义 / 22
现代工业革命 / 25
生产力革命 / 30
管理革命 / 37
从统合(性)知识到专业(性)知识 / 42
第2章 组织社会 / 44
组织的职能 / 46
独特的“物种”:组织 / 47
组织的特征 / 49
作为“减稳器”的组织 / 53
雇员社会 / 58
第3章 劳动力、资本及其未来 / 64
劳动力仍是一种资产吗 / 65
需要多少劳动力和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 / 67
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 / 70
养老基金及其所有者 / 71
公司治理 / 74
使管理负责 / 77
第4章 新型劳动力大军的生产力 / 79
需要什么样的团队 / 81
需要专注于本职工作 / 85
组织重组 / 89
服务外包 / 89
避免新的阶级冲突 / 91
第5章 以责任为基础的组织 / 93
对与错 / 94
什么是社会责任 / 97
权力与组织 / 99
从命令到信息 / 103
从信息到责任 / 104
使每个人成为贡献者 / 105
第二部分 国 家
第6章 从民族国家到巨型国家 / 109
民族国家的悖论 / 110
巨型国家的维度 / 117
保姆国家- / 118
作为经济控制者的巨型国家 / 120
财政国家 / 121
冷战国家 / 123
日本特例 / 125
巨型国家成功了吗 / 127
政治分肥国家 / 129
冷战国家:成功的失败 / 132
第7章 跨国主义、区域主义和部落主义 / 137
金钱没有祖国 / 138
信息也没有祖国 / 139
国际社会的共同需要:环保 / 141
消灭恐怖主义 / 142
军备控制 / 143
新现实:区域主义 / 145
重返部落主义 / 148
寻根之需 / 150
第8章 政府需要转向 / 153
军事援助无益论 / 156
哪些经济理论需要放弃 / 158
专注于可行的 / 161
成败参半:超越保姆国家 / 163
第9章 通过社会部门重建公民意识 / 164
“外包”的需要 / 165
光有爱国主义精神是不够的 / 167
需要重建社区意识 / 168
工厂社区的消失 / 170
志愿者:公民意识的体现 / 171
第三部分 知 识
第10章 知识:知识经济学及知识生产力 / 177
知识经济学 / 179
知识生产力 / 182
货币资本生产力 / 184
管理的要求 / 186
唯有融会贯通 / 188
第11章 应肩负起责任的学校 / 191
日本是怎么做到的 / 192
新绩效的要求 / 195
学会如何去学 / 197
融入社会的学校 / 200
学校:教育的合伙人 / 203
学校应肩负起责任 / 204
第12章 知识人 / 207
致谢 / 216
赞誉 / 21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on 教育资源的分配: 日本&英国的精英教育不是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变大的原因;中国中学生的补习应该被制止,好学校的老师应该在本职内获得高报酬,学生交高额学费,正规地集中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不是让好老师出去靠开设补习班提高收入,如此,国家并不需要提高这方便的教育投...

评分

转变一下我们的思维,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社会主义,理解资本主义,展望后资本主义社会,抑或是后社会主义社会…… 没有人能预见未来。 多看一些关于未来的书,可以让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局限于现在的困惑,而是站在一个大尺度的时间范围内思考我们的人生,思考我们的社会,...  

用户评价

评分

泰勒用最朴素的研究撼动了高高在上的既得利益群体。以前不理解美国为什么在战后高度标榜工业工程(科学管理),主要还是这个朴素的管理思想实践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即德鲁克分析的从知识应用于工具研究(生产力设备改进如出现纺织机、蒸汽机等),到知识应用于工作研究(泰勒的铁锹实验),随后是知识应用于知识工作者的研究(理解是知识的拥有者如何更好的掌握和迭代并应用知识)管理革命。 全书总结小心得3点,1泰勒很早就强调了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资料的特殊性,武装了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企业的所有者虽然掌握了传统生产资料但对知识却是无力的。2知识社会未来中层管理人无足轻重,借鉴了交响乐团组织只需要一个指挥者,其他人都是专业知识的生产与应用者。3知识应用理念深刻改变了国家的组织结构,跨出国界具有了普遍性。

评分

德鲁克就像西方的南怀瑾。

评分

泰勒用最朴素的研究撼动了高高在上的既得利益群体。以前不理解美国为什么在战后高度标榜工业工程(科学管理),主要还是这个朴素的管理思想实践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即德鲁克分析的从知识应用于工具研究(生产力设备改进如出现纺织机、蒸汽机等),到知识应用于工作研究(泰勒的铁锹实验),随后是知识应用于知识工作者的研究(理解是知识的拥有者如何更好的掌握和迭代并应用知识)管理革命。 全书总结小心得3点,1泰勒很早就强调了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资料的特殊性,武装了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企业的所有者虽然掌握了传统生产资料但对知识却是无力的。2知识社会未来中层管理人无足轻重,借鉴了交响乐团组织只需要一个指挥者,其他人都是专业知识的生产与应用者。3知识应用理念深刻改变了国家的组织结构,跨出国界具有了普遍性。

评分

当高度自动化以后,劳动力不算什么,因为机器劳动廉价却耐劳。 我们大部分都应该居安思危思考新社会所需求什么职业

评分

成为专才的重要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