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代錶作,也是他用法語而非拉丁語麵嚮大眾的創作。全書分六部分:一、對各門學問的看法;二、作者尋求該方法的幾條原則;三、從該方法中引導齣的幾項行為準則;四、作者用來證明神的存在,人的靈魂存在的理由;五、作者研究過的一係列物理問題;六、作者認為一定要做哪些事情纔能使自然研究更進一步,以及促使其撰寫此書的理由。本書被公認為近代哲學的宣言書,樹起瞭理性主義認識論的大旗。也正是基於這些方法,笛卡爾“慢慢將自我提升到纔智與生命所能允許的層麵”,發明瞭解析幾何、直角坐標係等現代科學賴以發展的重要工具。
本版另附有笛卡爾早年書信選,漢語界首度引入。
勒內• 笛卡爾(René Descartes,1596—1650)
近代法國哲學傢、數學傢、科學傢。他在數學上創立瞭解析幾何,在哲學上挑戰中世紀經院學說,開啓瞭理性主義思潮,在光學、解剖學、氣象學等領域也有諸多建樹,堪稱影響西方曆史進程的偉大人物。
主要著作有《談談方法》《第一哲學沉思集》《論靈魂的激情》等。
譯者:
左天夢,巴黎索邦大學文學博士,西南交通大學法語係副教授。
看之前就从别的书评那里了解到,这是一本通过向别人讲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来表达自己哲学观点的书,看过之后更加明白的了解到了这一点。笛卡尔通过讲述他不断通过理性追求真理的过程向我们阐述了他的哲学观点:认识论。“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在我大一上法语的时候学长就告诉我要...
評分花了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读完,其实前言部分可以跳开不读,直接读正文就行了,前言有点费时间,后面的附录直接扫读完毕。 文中很多小道理我们都清楚的,所以看的都是自己接受的东西,没有真正达到增加自己见识的目的。至于那四条规则,鉴于自己认识能力还不够,不能体会到笛卡尔...
評分从理性中寻求安全感 ——关于笛卡尔的怀疑 在众多的哲学经典著作中,笛卡尔的《谈谈方法》无疑是相当轻巧通俗的一本,篇幅短小,语言简练,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让人可以毫无负担地一口气通读下来,而且心中少有因疑惑不解而产生的块垒,反而感觉畅快轻松,这在...
評分哲学在很多不了解它的人眼中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可能都不愿意涉 足。但在我看来,真正的哲学是非常的有趣,足以令人神往。但我建议 想涉足哲学的同志能够先有选择地看书,而《谈谈方法》、《第一哲学 沉思集》和《理想国》就是我极力要推荐的三本入门最佳读物。
翻譯實在太差瞭。。前麵談談方法正文完全沒看。後麵幾封書信,對照英文版看瞭一下,幾乎頁頁都有錯誤。有些意思完全譯反,譯錯。書評中挑瞭幾處齣來。後麵都懶得看瞭。不懂哲學還是彆翻譯這種書瞭。。。
评分讀的過程一直在心裏否定笛卡爾,讀瞭末尾的解讀突然就把否定的消極態度卸下瞭。在那個時代能夠思考並錶達這些東西,本身就是一種瞭不起,更何況笛卡爾本人不慕名利、不自恃清高,境界更上一層。齣版的層麵上感覺還是挺用心的,特彆是最後的解讀對我這樣的哲學門外漢讀者幫忙不少。
评分數學化的開始
评分笛卡爾形而上學的基礎是幾何和代數,即支撐數學規則確切性的條件。但他卻在書信裏聲稱:上帝是創造物的本質,甚至用“球麵任意一點到中心的距離均等”來類比“上帝的觀念本身就包含存在”。在1633年伽利略審判案背景下發錶的自傳體《方法論》,謹慎地略去瞭這些爭議之事。 其哲學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試著在感官事物外培養自身思想,因此他像柏拉圖般推斷,事物的麵目隻是我們感官想象齣的,他更相信由理性的齒輪和發條組成的個人體係,其“機械論的”哲學中帶有明顯的唯物主義興趣。 他還提齣作用自身的4條規則:避免輕率,相信常識/難題分塊,逐步解決/由簡入繁,分門彆類/查漏補缺,例證完整。萊布尼茨後來說這些規則太模糊,幾乎是空洞的。他在數學裏運用的思維反映他對上帝、心靈和確定性的思考,意在積極開發人類理性的天然力量。
评分搭配項飆的《把自己作為方法》看。 “當他們變得自由,開始懷疑之前學習的這些規則,開始背離大傢所走的共同路徑時,不知該何去何從,或許,他們將永遠無法走到正軌,在餘生中迷失”--------是我屬的這個階段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