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嚮思辨實在論

邁嚮思辨實在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拜德雅 | 長江文藝齣版社
作者:[美]格拉漢姆·哈曼
出品人:拜德雅
頁數:284
译者:花超榮
出版時間:2020-10
價格:5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70217243
叢書系列:拜德雅·人文叢書
圖書標籤:
  • 思辨實在論
  • 本體論
  • 形而上學
  • 哲學
  • 批判實在論
  • 知識論
  • 科學哲學
  • 存在主義
  • 現象學
  • 邏輯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在實在論的思辨轉嚮中思考“物”★ ★

“物”及其本體存在方式已經成為近10年的學術熱點。作為思辨實在論運動的重要發起者之一,格拉漢姆•哈曼提齣瞭“以物為導嚮的本體論”,旨在闡明物的不可窮盡性:物與人、物與物之間的關係根本無法窮盡物本身。

★★對海德格爾哲學的反叛性解讀★★

哈曼將《存在與時間》中的“工具-分析論”放在他對海德格爾哲學闡釋的核心位置,以期發展齣一個可能的關於用具的具體理論,重新點燃對物自體研究的興趣。

★★《鈴與哨:更思辨的實在論》姊妹篇★★

本書可被看作《鈴與哨》的前作,兩本書具有完全一緻的框架結構,所收錄文章的寫作時間具有連續性,呈現齣哈曼學術思考的完整路徑。

-內容簡介-

本書成書於2010年,收錄瞭當代著名哲學傢格拉漢姆•哈曼在1997—2009年的11篇論文和講座稿,每章獨立成篇。這11篇文章深入淺齣地論述瞭當今哲學界風頭正盛的思辨實在論思潮。

本書可以被看作是哈曼學術思考的起點,作者從對海德格爾哲學的反叛性解讀開始,展示瞭由他所提齣的“以物為導嚮的本體論”逐步發展的思想曆程。在本書中,作者呼籲我們重新思考“物”及其多種存在方式。哈曼指齣,拉圖爾的行動者網絡理論、海德格爾的工具分析論,以及列維納斯的差異哲學為超越關係主義對物的狹隘理解創造瞭條件。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他提齣,物具有絕對的不可消逝性,它永遠不會被任何關係所窮盡。在他看來,雖然諸物可以在人類主體的主觀意圖下聯結起來相互作用,但是,在諸物之間發揮作用的存在方式遠遠多於人類的主觀意圖所明確呈現的。物的存在方式與互動方式雖然帶有人類主體的烙印,但這些主觀烙印無法徹底窮盡物的諸多種類與存在方式。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格拉漢姆•哈曼(Graham Harman,1968— ),1999年在德保羅大學(DePaul University)取得博士學位,現任開羅美國大學(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哲學教授。他緻力於物的形而上學研究,並促使瞭以物為導嚮的本體論(Object-Oriented Ontology)的發展,他是當代哲學中思辨實在論思潮的核心人物之一。著有《四重對象》(The Quadruple Object,2011)、《鈴與哨:更思辨的實在論》(Bells and Whistles: More Speculative Realism,2013)等。

-譯者簡介-

花超榮,耶魯大學電影媒介與比較文學在讀博士生,主要從事以現象學美學、符號學與認知科學方法為主的電影哲學與美學研究。

圖書目錄

目錄
總序|重拾拜德雅之學
譯者序
邁嚮思辨實在論:論文與講座
前言
1. 現象學與用具理論(1997)
2. 阿方索•林吉斯論物的律令(1997)
3. 海德格爾與懷特海的物理論(1997)
4.“上手性”新解(1999)
5. 布魯諾•拉圖爾,網絡之王(1999)
6. 以物為導嚮的哲學(1999)
7. 形而上學在歐陸哲學中的復興(2002)
8. 物理自然與屬性的矛盾(2006)
9. 空間、時間及本質:一種以物為導嚮的方法(2008)
10. 社會集群理論(2008)
11. 物、物質、睡眠和死亡(200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从海德格尔的“工具存在”激进推演,进而“内向超越”海氏的真理观(真理就是去蔽),任何去蔽都不可能达至真理,因为无论理论、实践(使用)或去蔽活动本身都是对至暗“物”世界的扭曲。因此哈曼回到胡塞尔遗产中的unthought-of element,打捞起胡塞尔从布伦塔诺及其弟子理论...  

評分

哈曼《迈向思辨实在论》12 // 海德格尔区分了「在手性」和「上手性」。在手意思是放在手中观察而非使用,也即把东西当做理论对象;上手则是拿到手上使用,将东西当做了实践对象,也即工具。 但是,「工具」不像一般的海德格尔诠释者们那样认为仅是为了人-主体(此在)而在世界...

評分

文 / GRAHAM HARMAN(格雷厄姆·哈曼) 翻译 / 章文 原文来自《Object-Oriented Ontology: A New Theory of Everything》Introduction,PELICAN BOOKS,2017 2016年11月8日,当本书近乎完成时,丑闻缠身的商人和电视明星特朗普被选为下一任总统。这一令人震惊的结果最终还是来...  

評分

哈曼《迈向思辨实在论》12 // 海德格尔区分了「在手性」和「上手性」。在手意思是放在手中观察而非使用,也即把东西当做理论对象;上手则是拿到手上使用,将东西当做了实践对象,也即工具。 但是,「工具」不像一般的海德格尔诠释者们那样认为仅是为了人-主体(此在)而在世界...

評分

哈曼《迈向思辨实在论》12 // 海德格尔区分了「在手性」和「上手性」。在手意思是放在手中观察而非使用,也即把东西当做理论对象;上手则是拿到手上使用,将东西当做了实践对象,也即工具。 但是,「工具」不像一般的海德格尔诠释者们那样认为仅是为了人-主体(此在)而在世界...

用戶評價

评分

雖然講著硬核本體論,但讀起來津津有味,特彆是每篇前言,寫滿瞭哈曼辛苦撰文無情被拒的血淚史。

评分

反正我不喜歡

评分

物導嚮本體論。主要是對海德格爾的工具分析的解讀,另外還有拉圖爾、德蘭達等等。看完好像有點明白現象學想要乾什麼瞭。

评分

可能因為是論文集的緣故,觀點大多沒有閤理的論證和展開,往往看上去是被作者眼中的前人學說的“接受不能”所驅迫而走嚮一種經常顯得帶有調和意味的所謂思辨實在論。

评分

實在有三個基本屬性:邏輯的、認識論的和形而上學的時代的。實在的邏輯特徵是不自相矛盾,這直接將實在與現象加以區分。形而上學的屬性指實在是一,也與現象相對立。認識論的屬性錶明實在是經驗。布拉德利正是用這種方式提齣哲學唯心主義的主要學說,即現實的乃閤理的。在他看來,閤理的就是在某個心靈中。閤理的、非精神的世界充其量隻是潛在的閤理。但是,在某個心靈中就是經驗。這三個原則是一切實在的構成,因而也是形而上學原則。實在是一切存在物的總體,布拉德利稱之為絕對。必然存在這樣一種實在,因為若有某個現象,它必然是某物的現象。我們恰恰要說明的是,現象、善惡、有限客體、錯誤、時間、空間之類的東西,如何與絕對相關聯,同時又彼此兼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