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2-11
身分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膚色、性別、族群、性向、宗教、反移民等日益激化的衝突,
已然成為現今世界的一種症狀,並嚴重威脅到了民主與自由!
追溯民粹主義病灶,提供治療當代政治困境的解方
法蘭西斯‧福山早在2014年就察覺美國和全球制度已陷入混亂,衰弱到無法阻止國家被強大的利益團體攫奪。兩年後的英國脫歐公投與美國總統大選,讓福山的預言成真:政治圈外人崛起,他們的經濟民族主義和獨裁主義,正在顛覆國際秩序。
身分認同的需求看似界定了今天的世界政治。反移民的民粹思想、政治化伊斯蘭高漲,以及白人民族主義捲土重來,這些全都對自由民主的基礎構成艱鉅的挑戰。《身分政治:民粹崛起、民主倒退,認同與尊嚴的鬥爭為何席捲當代世界?》指出:當代世界許多被誤認為源起於經濟動機的鬥爭,實則根植於對於承認的需求,無法單純靠經濟手段滿足之,因而現今有太多人受到基於民族、宗教、派別、種族或族群的狹義承認吸引。
福山以扎實的考據與淺顯的論述,從柏拉圖、馬丁•路德、盧梭、康德、民族主義到現代的性別政治,追溯了身分認同概念的發展,他一針見血地提出警告:除非我們能對人性尊嚴建構普遍的理解,否則注定承受接連不斷的衝突。
名人推薦
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葉 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得獎紀錄
★《週日泰晤士報》2018年度政治類好書
★《金融時報》2018年度好書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史丹佛大學國際研究所教授,兼民主、發展與法治中心主任。曾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喬治•梅森大學,擔任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研究員及國務院政策規劃幕僚副主任,亦曾出任美國總統生物倫理委員會委員。著有《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The Great Disruption)、《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Our Posthuman Future)、《強國論》(State Building)、《政治秩序的起源(上卷):從史前到法國大革命》(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及《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的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等書。
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翻譯,曾獲吳大猷科普著作翻譯獎,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在一起孤獨》、《東方化》、《倖存的女孩》、《刻不容緩》等書(以上皆由時報出版)。
據黑格爾的說法,人類的歷史是由爭取認同的鬥爭所驅動。他認為對於認同的渴望只有一個合理的解方,就是普遍的承認,即每一個人類的尊嚴都獲得承認。普遍的承認一直遭遇其他基於民族、宗教、派別、種族、族群或性別等部分承認的形式,或想被視為高人一等的個人的挑戰。身分認同政治在現代自由民主政體的崛起,是後者面臨的首要威脅之一;若無法重拾對人性尊嚴較普遍的理解,我們將註定衝突不斷。 身分認同是當今許多政治現象底下的論題,舉凡從新民粹民族運動、YSL主義的戰士,到大學校園發生的爭議。我們不可能完全不從身分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和我們的社會。但我們必須記得,深植我們內心的身分認同既非一成不變,也未必由出生的偶然因素賦予。身分認同可以拿來劃分,但也可以、也已經被用於整合。那最終將是治療現今民粹政治的解藥。
评分挺薄的一本,也很有意义。台译本的人名翻译经常让我抓狂,还好后面会紧随着英文名。
评分对于身份认同和尊严的论述是准确的,可以认为这是影响当下社会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个洞见是,当下西方左翼的困境在于阶级认同被更小的群体认同所分化,从而失去了之前的号召力。 然而,这本书其他的地方则充斥着谬误和纰漏。且不论对赫尔德观点的错读、对中俄政治现实的无知等小问题,大问题在于:1.福山依旧固守着自己的历史终结论,从而以一种文化沙文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其他的文化 2.他陷入了自己提出的移民问题里,最终也没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3.在当下阶级问题并未过时,只是被延宕了,忽略这一点而大谈身份认同必然是没有结果的 4.身份政治的背后难道仅仅只是不同的群体认同吗?传统政治力量同样在利用这些认同煽动矛盾、分化阶级,福山没有深入去谈这点,他的论述也因此成为了空中楼阁。
评分挺薄的一本,也很有意义。台译本的人名翻译经常让我抓狂,还好后面会紧随着英文名。
评分对于身份认同和尊严的论述是准确的,可以认为这是影响当下社会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个洞见是,当下西方左翼的困境在于阶级认同被更小的群体认同所分化,从而失去了之前的号召力。 然而,这本书其他的地方则充斥着谬误和纰漏。且不论对赫尔德观点的错读、对中俄政治现实的无知等小问题,大问题在于:1.福山依旧固守着自己的历史终结论,从而以一种文化沙文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其他的文化 2.他陷入了自己提出的移民问题里,最终也没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3.在当下阶级问题并未过时,只是被延宕了,忽略这一点而大谈身份认同必然是没有结果的 4.身份政治的背后难道仅仅只是不同的群体认同吗?传统政治力量同样在利用这些认同煽动矛盾、分化阶级,福山没有深入去谈这点,他的论述也因此成为了空中楼阁。
这一章里,福山梳理了四种塑造民族身份的途径,细数了世界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或成功或失败的民族身份的重塑,包括拓展或者同化等等。他也点出了先当今自由民主世界存在,公民身份在某些较为保守的国家难以得到承认,也导致新一代移民难以融入大分类中的“民族身份”,使得民...
评分这本书可以看作福山前面几本代表作的续作,为了补充他的“历史终结论”和《最后的人》等相关理论。作者选择暂时性的搁置并弱化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对政治行为动机的解释,而是从人性角度思考,当代的人为何追求身份的归属和认同,并且多数时候人们的追求目标在一般理性看来是...
评分“激情是灵魂里渴望尊严获得承认的那个部分;平等激情( isothymia)是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获得尊重的渴望;优越激情( megalothymia)则是想被视作高人一等的欲望。” “身份”这个话题本身就又敏感又模糊。因为即便是个人角度,它也随时间地点生活方式等随时变化。所以当社会...
评分 评分身分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