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悠久的“良史”传统,有成熟的修史制度,中国史学可谓发达和厚重;即使这样,历史在中国也不能接近避免含混和疑难。一些貌似耳熟能详的 “已知”历史,有的还属热门,声名赫赫以至妇孺皆知,然而一旦深予案究,却意外地发现:有的余音未绝,有的疑点丛丛,有的聚讼不休,有的根本是悬案。 本书涉及的六案分别是:焚书坑儒与挟书律,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失踪、下西洋、王安石变法、盐铁会议、《老子》作者及书。作者李洁非展开各案细节,搜其纷纭,呈其歧杂,从文献角度还原其复杂性,并进一步做出了新的发现。
李洁非 学者,作家。1960年生于安徽合肥。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分配到新华社《瞭望》编辑部工作。1985年调《文艺研究》编辑部。1987年调入文学研究所,先后在新学科研究室、当代文学研究室工作。历任当代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文学所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文学所学术委员等职。代表作《解读延安》、“典型三部曲”、“李洁非明史书系”、《天崩地解:黄宗羲传》《文学史微观察》《天国之痒》等。荣获首届冯牧文学奖、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三届中国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和第七、八、九届科研成果奖等。
1 李洁非给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写晚明三部曲的时代。他有感情,有史料,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流淌出来。今年看了他的这本新作,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虽然也看了一点史料,但是感觉就是率尔操觚。 为什么写,比写的什么有时候要重要的多。可能还是跟出版有关。 提了什么问题,...
评分 评分历史是对以往时光的回顾,是对曾今过往的复盘。但随着传播途径的不断拓展,往往听到的历史都不是最真实的事实。《古史六案》这本书能够进一步证明这一论断,以及历史上事件发生、矛盾争论背后的故事。 中国历史因为未曾中断,各个时期对于历史也秉承认真的态度。正如本书开篇引...
评分历史是对以往时光的回顾,是对曾今过往的复盘。但随着传播途径的不断拓展,往往听到的历史都不是最真实的事实。《古史六案》这本书能够进一步证明这一论断,以及历史上事件发生、矛盾争论背后的故事。 中国历史因为未曾中断,各个时期对于历史也秉承认真的态度。正如本书开篇引...
评分1 李洁非给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写晚明三部曲的时代。他有感情,有史料,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流淌出来。今年看了他的这本新作,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虽然也看了一点史料,但是感觉就是率尔操觚。 为什么写,比写的什么有时候要重要的多。可能还是跟出版有关。 提了什么问题,...
力图还原历史的人,最后还原的都是他们心中的历史。最喜欢附篇《关于赵匡胤》和《南唐悲歌》。
评分一直很喜欢李洁非老师的书,此书略感沉闷,没有之前作品酣畅淋漓之感。其中关于赵宋的几篇最为精彩,包括王安石变法和附录关于赵匡胤和南唐悲歌。只是感觉意犹未尽,李先生完全可以着手写两宋三部曲了。
评分率尔操觚,只能堆砌史料了。下西洋的档案都被毁掉,没什么东西可说吗?盐铁论就是路线斗争,桑弘羊根深蒂固的李斯思想,其实不就是代表汉武帝吗?
评分自结果看,中华国运长远实非无由,实有善根。她虽每为迷离所扰,而理智之光终不能掩;比之古代世界别的地方,非理性冲动较不持久,理智态度则相对恒常。 阅读中心绪激荡 王安石一章令人唏嘘动容 写的太好了 我要把李老师的书都读一遍
评分自结果看,中华国运长远实非无由,实有善根。她虽每为迷离所扰,而理智之光终不能掩;比之古代世界别的地方,非理性冲动较不持久,理智态度则相对恒常。 阅读中心绪激荡 王安石一章令人唏嘘动容 写的太好了 我要把李老师的书都读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