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正之供

维正之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健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448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1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232017
丛书系列: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清史
  • 历史
  • 国家财政
  • 田赋
  • 明清史
  • 中国历史
  • 财政史
  • 历史
  • 政治
  • 文化
  • 制度
  • 古代
  • 中国
  • 治理
  • 礼制
  • 社会
  • 权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田赋是清朝的“维正之供”,关系国计民生甚巨:它长期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也是民众最主要的赋税负担。田赋联系着皇帝、官僚、绅衿与小民,以其为切入点,可以观察到国家、社会的运转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清朝以“永不加赋”为祖训,雍乾之际“耗羡归公”后,田赋正额的规模相对固定 。在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下,地方官吏从田赋等税收中建立起额外收支体系,以应对18世纪中期以降日益显著的额定经费缺口。咸同年间的一系列财政合理化改革,也未能改变这一基本结构。田赋制度运作中的两重性(额定、额外收支并存),与高度中央集权之下的分散性(表现为“包征包解”模式),成为清代财政管理之常态,对于当日之吏治民生与国家治理产生重要而深远之影响。

本书依据大量的清代档案、政书、文集与方志,贯通“古代”与“近代”,结合制度、人物与史事,对清代田赋制度、政府财政与国家治理问题进行坚实的讨论。

【推荐语】

《维正之供》一书的最大贡献,不在于推翻前人成说,发为翻案之论,而在于在前人研究业绩基础上,以多维、平衡、缜密的思路,爬梳丰富史料,既旁征博引,亦复细针密线,解读论析,微观宏观兼顾,推陈出新,发前人未发之覆,为这一重要研究领域添补一更为完整全面而周延的解释。

————何汉威(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作者简介

周健,1983年生于浙江萧山,2001年进入南开大学学习,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的教学与研究,目前关注清代以来的赋税、财政与社会,晚清漕务变革,近代中央与省、州县财政关系等问题。已在《近代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清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信息

绪 论
一、清代的田赋
二、田赋制度与财政结构
三、本研究的侧重
四、基本思路与史料利用
第一章 陋规、摊捐与19世纪初期的地方财政——以嘉庆二十五年清查陋规一事为线索
一、陋规
二、摊捐
三、陋规背后:财政结构与吏治
四、清查陋规所见之财政理念
五、小结
第二章 尹继善的“漕耗归公”与18世纪江苏漕务
一、雍正七年尹继善的漕务改革
二、改革之后:18世纪后半期的江南漕务
三、嘉庆初年清厘漕弊之尝试
四、小结
第三章 清代漕粮河运的解体:嘉道年间江南漕弊之探析
一、帮费问题
二、大小户问题
三、漕粮盈余与亏空
四、小结
第四章 仓储与漕务:道咸之际漕粮海运的展开
一、道光末年的河海并运
二、咸丰年间漕粮海运的再启与中止
三、漕粮海运下的督抚、州县与民众
四、小结
第五章 清代的地丁银制度——以19世纪中期湖北各州县收支结构为中心
一、收入:地丁征价及相关问题
二、支出:地丁盈余的分配
三、小结
第六章 改折与海运:胡林翼改革与19世纪后半期的湖北漕务
一、咸丰七年胡林翼的漕务新章
二、清厘粮亩:革除征收积弊
三、同光年间的漕粮折征与采买海运
四、小结
第七章 第二次耗羡归公:同治年间江苏的钱漕改章
一、钱漕收支章程的重订
二、同光年间的钱漕征价与征收
三、重建征收制度的尝试
四、小结
第八章 江南重赋的终结:同治初年江苏减赋新探
一、同治二年减赋之酝酿与初奏
二、同治四年减赋定案
三、减赋之后:同光年间的漕粮征解
四、小结
第九章 光宣之际的平余提解与钱漕加捐
一、甲午至庚子间的钱漕减征与提解平余
二、庚子至清末的钱漕规复、加捐与提解平余
三、从银贱钱贵到银贵钱贱:州县的财政困境
四、小结
第十章 自封投柜与书差包征:清代中后期的田赋征收
一、自封投柜与包揽
二、书差与田赋征收
三、书差包征成立之结构
四、太阿倒持:书差包征与财政管理
结语
一、额外财政与“包征包解”
二、漕务变革:从贡赋逻辑到市场逻辑
三、清季改正田赋之困局
征引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维舟/文 晚清重臣李鸿章晚年曾有一番著名的感慨,自嘲“办了一辈子的事”,大抵只是事急时想办法暂图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而已。在局势尚无太大挑战时,“亦可支吾应付”,但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终究无法有效应对——说到底,这需要中国脱胎换...

评分

【编者按】随着唐宋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成了历史上突出的重赋区。江南重赋对明清国家财政、地方行政,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民众生计均有重要而深远之影响。建投读书会第四季“江南经济史”系列第三期,我们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周健老师,从清代漕运讲起,为我们...  

评分

维舟/文 晚清重臣李鸿章晚年曾有一番著名的感慨,自嘲“办了一辈子的事”,大抵只是事急时想办法暂图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而已。在局势尚无太大挑战时,“亦可支吾应付”,但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终究无法有效应对——说到底,这需要中国脱胎换...

评分

维舟/文 晚清重臣李鸿章晚年曾有一番著名的感慨,自嘲“办了一辈子的事”,大抵只是事急时想办法暂图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而已。在局势尚无太大挑战时,“亦可支吾应付”,但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终究无法有效应对——说到底,这需要中国脱胎换...

评分

【编者按】随着唐宋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成了历史上突出的重赋区。江南重赋对明清国家财政、地方行政,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民众生计均有重要而深远之影响。建投读书会第四季“江南经济史”系列第三期,我们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周健老师,从清代漕运讲起,为我们...  

用户评价

评分

对这领域了解太少,只是之前刚好读了岩井的著作,就想顺着啃啃。思路上可以看到不少地方本自岩井等人的研究,但同时又将议论延伸到田赋的支出结构,因而更便于理解州县的处境。又,虽以论文集故,体系感不太明显,但各章之间还是颇有可以互参的内容。如第七章谈江苏的钱漕改章,话及盈余缩减一事,实与第九章主题央地财政关系失衡有关。

评分

除了太枯燥外一切都好,略略看了一看,作者茅海建的学生,穷尽史料。茅的学生这个还有写马关的吉辰都是不错

评分

扎实之作

评分

扎实之作

评分

除了太枯燥外一切都好,略略看了一看,作者茅海建的学生,穷尽史料。茅的学生这个还有写马关的吉辰都是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