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斐德与史景迁、孔飞力并称美国“汉学三杰”,本书是他关于中国近代的重要代表作,被多所美国大学用作中国近代史教材,价值极高,堪称海外汉学经典作品。
2.,本书跳出了大部分近代通史使用的编年形式,先从社会结构开始讲。脉络清晰,详细剖析了中华帝国如何一步步实现建立秩序,走向强盛,陷入困境,再次建立秩序的过程。
3.魏斐德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一反应”研究模式。
其最重要的着眼点在解释: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内部真的没有出现自发的转变吗?1839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真的是停滞不前的吗?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找到帝国主义狂潮到来之前,中国出现社会变迁的内在根源。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 1937—2006)美国著名中国研究专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美国“汉学三杰”之一。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哈斯基金教授,美国历史家协会会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院院长、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除已发表的百余篇学术论文外,其著作还包括《洪业:清朝开国史》《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等。
《中华帝制的衰落(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是美国学者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写的一本中国近代史教科书。这本书自1975年问世以来,长期作为美国大学中国近代史入门课的教材,倍受好评。其成书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魏教授在地中海的一座希腊小岛上用一个夏天...
评分作者通过前三章的论述,即“农民”、“绅士”、“商人”奠定了理解中国社会的切入口,在作者看来,一般编年史家会注意到社会、经济条件,但这仅仅是更富历史戏剧性的王朝政治背景之一,更重要的是往往不会被注意到的社会阶层的长期变化,也就是从社会结构深层的阶层区隔来...
评分《中华帝制的衰落(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是美国学者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写的一本中国近代史教科书。这本书自1975年问世以来,长期作为美国大学中国近代史入门课的教材,倍受好评。其成书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魏教授在地中海的一座希腊小岛上用一个夏天...
评分印象中这本书买来蛮久了,看得也蛮久。对于偏学术类的作品,我总是挤不出什么话来,毕竟匆匆看完后,不但脑子里没记下什么,心里也没留下些什么。回顾大清帝国三百年历史,从明末的入关逐鹿,削发留辫开始,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评分魏斐德,“第九章 复兴的幻象与自强运动”,黄山书社2010,159-188页。 这一章一共有16小节。首先是唯一一个无标题小节,概述本章内容。其后的小节可以分为两部分,2-8,复兴的幻象,9-16,自强运动。复兴的幻象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部分:2-3,结构性小节,中兴运动两元素;4...
魏先生的文笔了得,写得并非一副学究气息,从清朝到民国,故事叙述的脉络清晰,娓娓道来,像个说书先生。上世纪70年代的著作,是有一定的时代和视觉局限性的,但是魏先生提出的“内外模式”对于当时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史研究传统视觉的挑战,无疑是新颖的。最近阅读了《土耳其的崛起》一书,发现奥斯曼土耳其和大清两个老帝国在面临内外交困、保守和革新派的相互斗争的过程中,所作所为居然是出奇的一致;欧洲列强对待两个老帝国的态度和作法也是出奇的一致。反思当下世界发展的诡异和各种纷争,这依旧是充满社会达尔文主义语境的丛林社会。以史为鉴。以上。6/96
评分8分。买回来才发现这本书是美国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材。作为教材当然免不了浅尝辄止和流水账式的叙述。但本书不同于一般编年体,从中国阶级构成出发,也还像模像样。作者没有什么观点,有的只是一个角度。外国人很多观点都和我们不一样,例如对慈禧和孙中山的看法就有别于传统的观念。
评分2018089。雾里看花,颇为含糊。准确地说,本书的主题是中华帝国和帝国的衰落。魏斐德用海外汉学的历史叙事模式,构建出的中华帝国形象十分粗糙,既因为陌生化的历史叙事让人心生兴趣,又因为其过于简单、甚至错误的特点概述,让人倍感失望。
评分起初我也不明白为何起首三章写明清的社会阶层,他避免了我们传统教科书只重帝国中央权力变化的讲述方式。过于重经济贸易体系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又没深入勾勒政经关系,打破编年线索写史的范本我一向推崇。作为大学本科通识课教材而言这书值得推荐,安利给同事一波。
评分起初我也不明白为何起首三章写明清的社会阶层,他避免了我们传统教科书只重帝国中央权力变化的讲述方式。过于重经济贸易体系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又没深入勾勒政经关系,打破编年线索写史的范本我一向推崇。作为大学本科通识课教材而言这书值得推荐,安利给同事一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