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财政 历史 财政史 经济 政治经济学 中国 中国历史 刘守刚
发表于2025-02-02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民族富强之路的财政逻辑 刘守刚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上中国的延续,那么历史上王朝兴衰背后的财政原因是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那么两千年帝国国家治理的智慧与教训有哪些?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一书,不以传统的史料堆积为主要内容,也不以简单的时空框架为安排形式,而致力于运用财政政治学理论来重新阐释自商周直至当代的财政史料,从而以财政的视角揭示中华国家的发展规律,通过将财政思想演变与财政制度实践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揭示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财政工具治理国家的秘密以及向现代转型的艰难路径。
刘守刚,男,1971年生,江苏建湖人。2000年、2004年分别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华东政法学院法律史专业毕业,分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与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从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1年起至今,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财政史、财政思想史与财政政治学。已出版《中国公共生产探源与政策SHOU*选择》《西方立宪主义的历史基础》《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家财帝国及其现代转型》等专著,以及研究生教材《财政经典文献九讲》,并在《管理世界》《财经研究》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帝国的三个阶段与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人到地,从地到工商业;计划经济时代从国企到财政的内部倒腾,基于农产品的剪刀差让整个国家极端贫穷,农业产出低,剪刀差无以为继.尊重个体与产权私有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要求。日耳曼部落的会议演变为等级会议,等级会议演变为例会•这是一本非常丰富的书,周末会再认真写一写•
评分不错,财税,是理解国家,zf的关键。这本书是个很好的入门。读中国历史没有很好的财税基础,就跟读军事史没有很好的地理知识一样,纯粹读故事了。
评分绝对没这么高分,太枯燥了,读起来乏味。看了很多页也没说明“两税法”的内涵是什么
评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经济和财政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历史确实给人很大的启发,同时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当代中国的很多政策????????
评分盐铁论这段特别有意思,原来我们关于大政府小政府的争论比西方早了这么多年,可是反观思想哲学类的书籍还是以西方作品为主,真是唏嘘……
作者从财政的角度看中国历史,比较有意思,也有一些新的思想。 全书是财政学教材,因此有一些专业的术语与资料,略过这些专业的部分,全书总体可读性还是比较好。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1:量入为出还是量出为入是中国两千年帝制历史上反复讨论的话题,最终基本上帝国...
评分 评分强推! 叫财政史,但专业术语不多,实际上从财政的视角整理了中华文明的政治史、思想史和制度史。提出了工具性国家与 目的性国家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政府和社会(这种简化当然是不准确的,但是我找不到简单的词语来解释)。将财政史划分为封建时代以人役为主的城邦型 财政,...
评分 评分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