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統治的藝術

被統治的藝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後浪丨中國華僑齣版社
作者:[加] 宋怡明
出品人:後浪
頁數:392
译者:鍾逸明
出版時間:2019-12
價格:7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1380326
叢書系列:汗青堂
圖書標籤:
  • 曆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社會學
  • 中國曆史
  • 社會史
  • 明清史
  • 曆史人類學
  • 明史
  • 被統治的藝術
  • 權力
  • 日常生活
  • 社會控製
  • 反抗
  • 製度
  • 曆史
  • 微觀政治
  • 治理術
  • 日常策略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知名媒體人高曉鬆推薦,《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作序

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教授全新力作

從明清日常政治入手,深入剖析中國文化肌理,透視“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製度套利”等深植中國社會的潛規則

◎ 編輯推薦

☆ 榮獲美國《選擇》雜誌2018年度“ 傑齣學術著作奬”

☆ 知名媒體人高曉鬆、廈門大學教授鄭振滿、耶魯大學教授濮德培、《逃避統治的藝術》作者詹姆斯·斯科特盛譽推薦,《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前係主任科大衛傾情作序。

☆ 由小曆史見大曆史,由百姓小故事討論時代大問題。從明代軍役製度及軍戶的因應策略入手,再現政策與人性的博弈,反思明朝治國得失,促使我們思考什麼是好製度。

☆ 宋怡明教授普通話流利,熟知福建風土人情,有近三十年田野調查經驗,收集瞭大量傢譜、地方誌等第一手民間資料。他作為以曆史人類學研究為標誌的“華南學派”第三代學者之翹楚,經常引用他口中的“祖師爺”傅衣淩先生的話:曆史研究不可以在圖書館做,要去跑田野。

◎ 內容簡介

本書以明代沿海衛所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襲軍戶製度下軍戶傢庭與官府的互動,著重描述和總結瞭承擔兵役義務的軍戶如何趨利避害,製訂齣種種策略以優化自身處境。他們既未公然衊視權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與服從的“中間地帶”運作,以期將需要付齣的代價降到最低,同時使利益最大化。

本書分三大部分,分彆講述瞭福建軍戶在原籍、衛所和軍屯的生活。本書的一大特色在於,運用瞭大量傢譜、地方誌、口述史等民間資料,講述瞭許多發生在軍戶生活中有趣的故事。真實而鮮活的案例,輔以嚴謹、細緻的考辨,構成瞭這本講述百姓自身曆史的社會史著作。

◎ 媒體推薦

在中國大一統的王朝體製中,民間社會形成瞭靈活多樣的應對機製。《被統治的藝術》論述明代軍戶群體的生存策略,對理解中國傳統政治文化與社會形態富有啓迪意義。

——鄭振滿,廈門大學曆史係教授

本書可謂福建版的《百年孤獨》。

——高曉鬆,知名媒體人

這部頗具啓發性的著作運用瞭大量史料,創造性地將過去與現在聯係起來,是近年來齣版的對明清中國社會關係最復雜、最生動的描寫之一。

——濮德培(Peter C. Perdue),耶魯大學曆史係教授

本書睿智而有力地將微觀曆史與宏觀曆史融為一爐,在長時段中探索人們如何在錶麵的順從下進行抵抗。作者通過曆史的放大鏡審視明代的徵兵製度,意在展示個人與國傢之間的操縱策略。

——詹姆斯·C. 斯科特(James C. Scott),耶魯大學政治係教授

◎ 獲奬情況

★ 榮獲美國《選擇》雜誌2018年度“傑齣學術著作奬”。

著者簡介

◎ 著者簡介

宋怡明(Michael Szonyi),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係中國曆史學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明清及中國近代社會史學傢。擅長利用曆史人類學和田野調查方法研究中國東南亞地區的社會史。著有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2002),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2008),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Everyday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2018);編有The China Question: 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2018),A Companion to Chinese History(2017)。

◎ 譯者簡介

鍾逸明,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博士研究生。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曆史學係,碩士就讀於牛津大學聖十字學院。研究興趣包括中國現代史和華人華僑史。曾翻譯畢可思(Robert Bickers)著The Scramble for China:Foreign Devils in the Qing Empire,1832—1914(尚未齣版)。

圖書目錄

登場的傢族
中文版序一
中文版序二
導 論 悲苛政一門入軍戶 嘆淒涼三子死他鄉
明代中國的日常政治
第一部分在鄉村
第一章 服兵役賢弟勇代兄 分傢産幼子竟承嗣
徵兵、軍役與傢庭策略
第二章 藏禍心惡少誣富族 噤蜚語軍叔訪故親
士兵與親屬的新社會關係
第二部分在衛所
第三章 亂海疆倭寇混真假 犯走私官匪淆黑白
沿海衛所與海上走私
第四章 結連理戍兵入鄉俗 辦衛學軍官傳書香
衛所裏的新社會關係
第三部分在軍屯
第五章 遭構陷傢門逢厄運 詛書吏屯卒雪冤情
軍屯內的製度套利
第六章 施巧計軍戶取民籍 聯鄉誼一廟奉二神
屯軍與百姓社會關係之處理
第四部分餘音
第七章 認同宗異姓成親族 作始祖關帝顯神威
明代軍事製度的遺産
結 論
緻 謝
參考文獻
齣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用民俗学、人类学的方法做了一个社区研究,核心聚焦点放在了社会学、政治学讨论的国家——社会——个人议题上。 具体内容不多介绍了,书最后部分作者自己已经总结得非常清楚了。 1.家谱研究的田野方法很有意思,之前隐约记得潘光旦先生有类似研究?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其他人用这种...  

評分

評分

2020—13! 集权专制体制下,百姓像钟摆般在顺民与暴民两端来回摆档,在这中间,百姓又是什么状态呢?象我们一般想象的逆来顺受吗? 本书以明代卫所军事体制下的福建沿海军户生存状态为切入点,利用当地族谱,向我们展示了中间状态下的百姓的日常政治,这些狡黠的沉默的大多数...

評分

評分

【编者按】宋教授於 2017 年 11 月底出版第三本專著《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Everyday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被統治的技藝:帝制中國晚期的日常政治,簡稱《被統治的技藝》)。從書名可知,此書與《前線島嶼》同樣受到斯科特的影響。此書以明代沿海衛所為背...  

用戶評價

评分

非常有趣的研究。作者引入社會學概念“解域化”“再域化”和經濟學概念“製度套利”,來說明中國人民如何在體製內鑽空子。前者為社區微觀政治生態和沿海倭患成風提供瞭彆樣的觀察和解釋,後者則涉及中華帝國晚期的土地經濟製度,堪稱全書最大的亮點。“製度套利”包含多方麵的層次: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官營經濟和市場經濟、徵稅體製和分配體製、軍籍和民籍、國內和國際貿易,以及製度與現實之間産生的縫隙,正好提供瞭套利空間,百姓則利用既有的組織和文化資源,來追求自身損害最小化和利益最優化。本書質疑瞭一個刻闆的觀點:麵對統治,中國人民汲汲於逃避。而作者的觀點是,百姓通過製作族譜、碑刻、契約、訴訟文書或其他不怎麼閤法的行為,來讓國傢發現自己,從而為自己的權利訴求爭取閤法性承認。

评分

自己把被刪節部分的英文原文抄上瞭書,,,

评分

自己把被刪節部分的英文原文抄上瞭書,,,

评分

記得王汎森寫明清史的時候就很著重用瞭德賽托的日常生活政治抵抗的概念,本書隻不過把這種權力後坐力的試驗田放到瞭明代的兵役製度裏,一如作者所言,他要談論的不是兵役製度本身,而是其中摺射齣的官民互動——民眾怎樣用小技巧消解和對抗宏大權力的壓製。而本書主要使用的方法就是官方史料與私傢族譜兩種敘事的對勘,這兩種敘事恰恰是官方權力與個人日常生活權力的具體化錶達,在其上,福建地區的宗法製又與整個帝國的兵役製構成瞭更大的對衝與勾連,在多重戶籍中搖擺與避難的明代馬丁蓋爾的故事很有意思。第三章提及齣海移民問題,可以再參看李伯重的研究,他更早更全麵地描繪瞭明代嚮東南亞地區的移民進程。

评分

中譯本的産生過程與呈現樣貌,行為藝術般地展示著何謂“被統治的藝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