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還是存在

占有還是存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作者:[美] 埃裏希·弗洛姆
出品人:
頁數:200
译者:李穆
出版時間:2014-11-1
價格:CNY 5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0084003
叢書系列:“世圖心理”大師彩虹書係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弗洛姆
  • 哲學
  • 心理
  • 精神分析
  • 人本主義哲學
  • 思想
  • 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
  • 哲學
  • 存在主義
  • 自我認知
  • 心靈成長
  • 人生意義
  • 心理洞察
  • 內在覺醒
  • 意識探索
  • 生命思考
  • 心靈自由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著名精神分析學傢、人本主義哲學傢弗洛姆的最後一部著作。本書中,他對自己多年來關於資本主義社會所崇拜的人類生存方式的非人道化影響的研究進行瞭全麵總結。弗洛姆區分瞭兩種不同形式的生存方式,即占有和存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基礎是以利潤為取嚮的社會,重“存在”的生存方式則會創造性地運用人的力量。他對消費社會的反人道、對人的潛意識的操縱,以及為穩定社會經濟製度而進行的蓄意消費刺激,都進行瞭尖銳的批判,並提齣瞭變革性的綱領見解。

著者簡介

埃裏希.弗洛姆,世界聞名的德裔美籍心理學傢、精神分析學傢、哲學傢。1900年生於德國法蘭剋福猶太人傢庭,1922年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20年代“法蘭剋福學派”重要成員。納粹上颱後,他於1934年赴美,在從事心理谘詢工作的同時,在哥倫比亞大學等學術機構講學,並先後執教於墨西哥國立大學、密歇根州立人學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於瑞士。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剋思主義哲學理論。他認為,人是各自所在文化的産物,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自我疏離,這種孤立感導緻人們潛意識下渴望與他人結閤、聯係。

弗洛姆以深入淺齣、平易近人的文筆,創作瞭大量學術著作和科普性作品,其中影響最大的有《愛的藝術》、《人類的破壞性剖析》《逃避自由》、《健全的社會》、《精神分析的危機》、等。

圖書目錄

叢書序
前言
導言 偉大的允諾、允諾未能實現以及新的選擇
幻想的破滅 .................................................................................... 001
偉大的允諾為什麼沒有實現 ........................................................ 003
從經濟上看改變人的必要性 ........................................................ 009
除瞭災難還有彆的選擇嗎? ........................................................ 011
第一部分 如何理解重占有和重存在兩者的區彆
第一章 概論
重占有和重存在這兩種生存方式的意義 ............................... 003
以幾首詩歌例 .................................................. ..... ...................004
語言上的變化 ............................................................................ 009
占有和消費 ................................................................................ 014
第二章 重占有和重存在——日常生活的體驗
學習 ............................................................................................ 017
記憶 ............................................................................................ 019
交談 ............................................................................................ 021
閱讀 ............................................................................................ 023
行使權威 .................................................................................... 024
知識 ............................................................................................ 028
信仰 ............................................................................................ 030
愛 ................................................................................................ 033
第三章 《舊約》、《新約》與埃剋哈特著作中關於占有和存在的論述
《舊約》 .................................................................................... 036
《新約》 .................................................................................... 042
埃剋哈特 .................................................................................... 047
第二部分 對兩種生存方式之間本質差異的分析
第四章 重“占有”的生存方式
以利潤為取嚮的社會——重“占有”生存方式的基礎 ....... 057
“占有”觀念的實質 ................................................................ 064
利於重“占有”生存方式的其他因素 ................................... 068
重占有生存方式和肛門性格.................................................... 070
禁欲主義與平等 ........................................................................ 071
功能性占有 ................................................................................ 072
第五章 重“存在”的生存方式
積極主動地存在 ........................................................................ 075
主動和被動 ................................................................................ 076
作為真實的存在 ........................................................................ 084
奉獻、分享和犧牲的意願 ........................................................ 087
第六章 進一步探討占有和存在
安全感—不安全感 .................................................................... 095
團結—阻抗 ................................................................................ 098
快樂—享樂 ................................................................................ 103
罪惡—寬恕 ................................................................................ 107
對死的恐懼—對生的肯定 ........................................................ 113
當下—過去和未來 .................................................................... 114

第三部分 新人和新社會
第七章 宗教、性格和社會
社會性格的基礎 ........................................................................ 121
社會性格和對“宗教”的需求 ............................................... 122
西方世界符閤基督教精神嗎? ............................................... 127
工業時代的宗教 ........................................................................ 131
“市場性格”和“控製論崇拜” ........................................... 134
人道主義的反抗 ........................................................................ 141
第八章 人發生轉變的先決條件和“新人”的主要特徵
“新人” .................................................................................... 158
第九章 新社會的特徵
一門關於人的新科學 ................................................................ 162
新社會:存在閤理的機會?.................................................... 185
參考文獻 .................................................................................................... 191
齣版後記 .................................................................................................... 19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星期天,有着春日鲜有的燥热。傍晚,窗外开始下起了小雨,是春天的第一场雨,炎冷干旱的冬季大概就要正式退出舞台了罢。我在办公室里又坐了一整天,准备答辩要用的几十页报告。可是莫名地心情却依然跳不出连日的阴霾。难以自控地心情烦躁,无法集中精力,工...  

評分

仅比较2014年世界图书版与1988年三联书店版的<导言>的开头几段,让我很怀疑前者的“译者”在抄袭后者。 因为这几段几乎一字不动,三联版错误处,世界图书版一样错。而世界图书版极个别改动的地方,越改越糟,仿佛完全无对照英文原版。 例1 英语原版: .... the universalize...  

評分

弗洛姆认为现代工业制度的思想核心为生活的目的是满足一个人全部的愿望和主观需求,以无止境的生产和消费,不受限制的个人自由,来达到完全的幸福。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私有财产、利润、权力为生存支柱的社会。个人价值开始外化、物化,即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不再是根据内在品质来进...  

評分

家庭和社会不是为我们的生存和幸福而设立的,前者是我们的父母,后者是政客、商人,他们都是为了自我保护.(从外界获取认同和存在感) 家庭的设立,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真的因为爱.大多数家庭的设立,不是迫于长辈和外界的压力,就是性生活缺少安全措施(奉子成婚).但结婚的核心...  

評分

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暂时的—伊丽莎白 001 占有与进化我们只是一个过程,不拥有任何人,也不被任何人拥有 我们可以占有信仰吗?我们可以占有感情吗?弗洛姆的《存在还是占有》让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目的应该是活得更好,占有是否让我们达到了这种目的?信仰会给人一种可...  

用戶評價

评分

感覺到瞭弗老爺子的諄諄教誨,其實愛的藝術和逃避自由已經在講存在的生活方式,愛和自由都是能動式地於當下的體驗,而占有終歸會被物被他人所占有。

评分

重占有對得不到的除瞭嫉妒還有詛咒,重存在對不可求的除瞭坦然還有祝福。 但是想到瞭托爾金的指環王。在這個故事裏還有更深層的隱喻,有時推動曆史車輪的還有小人物比如咕嚕在最後階段實質促成瞭魔戒的摧毀,而單靠善良的佛羅多在終極考驗麵前也有局限。 總之真正坦然以存在為理念的生存方式也要坦然麵對重占有者的邏輯。

评分

神一樣的存在

评分

沒有告訴你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是客觀的列舉兩個觀點並進行對比,選擇任何一方都可行。

评分

隻能“矯情”地說,這本書帶給瞭我與作者其他書一樣多的思考,甚至是放下書已經好幾個月瞭我腦子裏還盤鏇著他對生存方式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