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

稀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出品人:湛庐文化
页数:258
译者:魏薇
出版时间:2014-11
价格:56.9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3063497
丛书系列:湛庐文化·财富汇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行为经济学
  • 思维
  • 人类行为及思维
  • 经济学
  • 认知科学
  • 社会学
  • 个人管理
  • 稀缺
  • 资源
  • 心理学
  • 经济学
  • 选择
  • 决策
  • 机会成本
  • 生存
  • 竞争
  • 人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当1元钱的价值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时,当印度金奈的街头小贩们陷入了无止境的借贷压力时,当每个人都处在多任务处理的“杂耍”状态中时……最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稀缺》是《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最推崇的行为经济学新作,它旨在揭示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并提出以“余闲”牵制稀缺的应对之法。所以,只有对“带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

作者简介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领域重要领头人。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等人联合创立非营利性组织ideas42,致力于利用行为科学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

在麻省理工学院,与《贫穷的本质》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等人联 合创立“贫困行动实验室”,并于2002年荣获“麦克阿瑟天才奖”。

出生于印度农村,7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1993年,获得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经济学3个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埃尔德·沙菲尔(Eldar Shafir)

198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科学博士学位。古根海姆奖获得者。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领域涉及认知科学、判断与决策、行为经济学等。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彼得· 戴蒙德和著名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开展过“货币幻觉”方面的研究。

目录信息

学前测试题
引 言 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第一部分 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第1章 专注的“得”与管窥的“失”
资源稀缺换来了专注与回报
专注红利
管 窥
管窥所导致的忽视
管窥负担
●第2章 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
“ 噪声”干扰了我们的思想
带宽负担1——认知能力
带宽负担2——执行控制力
收割前后的印度农民
其他形式的稀缺
稀缺,完全不同于压力和忧虑
稀缺让人变笨和更加冲动
★第二部分 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带宽”变窄的
●第3章 装箱、余闲和权衡式思维
权衡式思维
余 闲
穷蜜蜂与富泥蜂
余闲心态下的购买行为
没有余闲时犯错,后果很严重
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
●第4章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50美元,在穷人和富人眼中的价值不一
知觉的相对性
1美元的真正价值
识 解
机会成本
●第5章 借用与短视
管窥与借用
《家庭问答》的启示
忽视未来
无力规划
●第6章 稀缺陷阱
停不下来的杂耍
逃 离
问题的根源
余闲,应对突发事件的利器
贫穷始于富足
孤独就是社交稀缺
改变心态,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第7章 穷人为什么穷
“最后一公里”问题
无能可以导致贫穷,贫穷也可以导致无能
大脑自由才能成为合格家长
穷人缺钱又缺带宽
带宽负担导致智力下降
★第三部分 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第8章 如何让穷人摆脱贫穷
包容穷人的不当行为
让“警报”来得更早些
节省带宽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带宽可以构建
扶贫是个长期项目
●第9章 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
余闲的重要作用
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4.45倍!火星探测器的教训
用余闲对抗救火陷阱
亨利•福特的时间管理智慧
“红花”日本料理的启示
“舍维斯”的餐桌管理经验
●第10章 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
把重要事情拉入“管子”视野中
让“疏忽”等同“默许”
保持警觉
找准关联行动时机
节约利用带宽
在带宽充裕时行动
为带宽不足的人提供便利
从富足起步
以余闲应对突发事件
-End-
结 语 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小的时候没有觉得,长大后,越来越发现一个绝望的现实,那就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贫富差距是在逐渐拉大的。一直以为这种差距是因为富人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所处的平台不一样,视野也不一样,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本不一样,但是还有一个很大的差距,就在于心...  

评分

核心概念: 1、稀缺: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2、带宽:包括两种能力,分别是认知能力(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和执行控制力(控制行为、控制情绪)。我的理解,就是精力。 3、专注红利:由于稀缺心态,我们会尽力完成事件而带来的积极成果。 4、管窥: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  

评分

还记得那个书店老板的故事,读书无数,头发快白了,博士毕业论文还是迟迟没有赶出来。很多时候,伟大的作品都在非常紧迫的时候完成。比如书中提到的那份美味佳肴。稀缺,会让我们变得专注。考试前的复习总是最有效的。但是,太专注了,我们的视野就小了,产生了管窥之见。比如...  

评分

我最近在看决策相关的书籍,其中《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最为吸引我,因为我经常像作者所说的那样,陷入忙乱而无法自拔的境地。而我更想知道的是:穷人到底是怎样进入这种越忙越穷、越努力越悲惨的恶性循环的?阅罢此书,我终于从作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哈佛大...  

评分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人是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其实很多人早就制定好了计划,目标也有了,动力也有了,但为什么就是无法有效的执行呢?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提到一个观点,有效率的管理者总是从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开始,因为时间这种资源如果浪费就无法挽回。   ...

用户评价

评分

未雨绸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资源充裕的时候做好准备,不要让自己陷入陷阱,进去之后要想办法爬出来。

评分

被占用了我原本就稀缺的时间,简单就能说明白的道理硬凑出了一本书

评分

看介绍好像和《贫穷的本质》类似-----穷人的精力都耗在了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面,所以难得跳出那个死循环; 好作品,虽然有些冗长,但确实能带给人思索。

评分

蛮好的书。4.5星值得。很多例子里的数字瞠目结舌。这本书就是让你意识到原来注意力可以这么轻易就被影响。关爱程序员。以及别想fake DDL让自己提高效率。

评分

作者不好好说话,神叨叨地造了好多名词。你只要说,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疲于应对外界刺激只会顾此失彼,陷入穷忙,无暇逆袭不就完了么。作者说让穷人改变的途径之一是使其拥有闲余,这用微观经济学的话讲,不就是放宽预算约束么?他喵的,让穷人不穷的办法是让他有钱?!重新定义问题并改变整个模式才是解决之道,不然就好比规则是乘法,两个奇数相乘永远无法得出一个偶数。在此必须郑重强烈推荐《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