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的技术,从网站到交易系统,从城市基础设施到科学模型,甚至是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链系统和物流系统,都已变得过于复杂且相互交错。为什么复杂的技术系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呢?
● 生物学思维和物理学思维是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而复杂的技术系统更接近生物学系统,因此用生物学思维理解技术系统是个不错的选择。
● 认识复杂系统的正确态度是:对于难以理解的事物,要努力克服我们的无知;一旦理解了某个事物,也不会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谦卑之心,加上迭代的生物学思维,就是洞悉复杂世界的正确方式。
● 应该怎么看待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复杂系统研究专家塞缪尔·阿贝斯曼用《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洞悉复杂世界的思考方式,告诉我们不必害怕。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汪丁丁,《连线》创始主编、畅销书《失控》作者凯文·凯利,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勒·考恩,美国数学家、康奈尔大学数学教授、畅销书《同步》作者斯蒂芬·斯托加茨等联袂推荐!
● 湛庐文化圣塔菲书系又一重磅新书!
● 复杂性科学研究专家、应用数学家、计算生物学家。
● 2008 年获得康奈尔大学计算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员,考夫曼基金会高级学者。
●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连线》《大西洋月刊》等特约撰稿人。
1985年的一天,一位患者正在一家诊所接受放射治疗。虽然患有宫颈癌,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眼前的那台放射治疗仪将提前终结了她的生命。 当操作员按照医生处方设定好剂量并开始治疗时,放射仪提示“无辐射剂量”。操作员重复之前的操作,仪器依然给出同样提示。操作员又重复操作...
评分 评分这本书一定是被译名耽误的好书,原标题是“过于复杂——认知极限外的技术”(我翻的哈哈哈,原文是Overcomplicated-Technology at the limits of comprehension)。我在学习系统思考的时候了解到这本书,它以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系统思维和机械论的物理思维在应用场景方面的...
评分1.本周读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读完后低于预期,泛泛而谈、没有深入,全书围绕复杂系统展开,理解复杂系统可以从生物学思维出发,从细节开始理解部分整体,而物理学思维会抽象掉一些细节,导致无法理解。 2.抽象的方法会忽略细节,细节会出问题 3.复杂系统形成的4个原因: 吸积...
评分我们进入一个纠缠的时代,已经无法把握问题的整体,只能尝试了解问题的片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是吸积过程形成了遗留代码或遗留系统(即过时的机器或代码),交互过程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嵌套,必须处理的例外情况,以及普遍的稀有事物。边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伸缩、折叠,变...
这本书其实写的很优美,更像是复杂性科学的科普书,但牺牲了一些逻辑性,各个章节之间有一点点重复。 面对复杂的技术系统,可以跳脱出物理学思维(用统一的规律解释不同的事物),用生物学思维,接纳多样性,接纳我们无法了解全局。但可以用发展的眼光,对系统保持谦卑和好奇心。 两种典型应用:1.主动向系统中引入意外事件,用bug作为学习和探索契机;2.修修补补,拼拼凑凑,往往是有其效用的。所以很多系统从简洁发展成了繁杂的技术产物,很难懂,但实用性的确得到增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打补丁比重建系统更能解决问题。
评分01.25.20 湛卢特色 还不能不看==
评分湛庐文化起的中文版书名完全搞错了重点。原书强调的根本不是「生物学」,而是复杂性问题(《过度复杂》),且理念上相当接近《时间的形状》所说的形状问题(非生物的同时可层积的构造)。对富内斯的讨论很有意思,引用了许多二手分形研究,可参考。
评分读起来好费劲,不然看看《失控》
评分满头问号,作者在说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