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无声的交响曲
一部无对话的话剧
《灯塔》作者的又一次艺术实验
用一把长椅展现人生百态
用一个个过客描绘光阴的故事
——————————————
*编辑推荐*
《灯塔》作者挑战自我、拓展漫画边界之作。已有电影短片、音乐剧改编版,但原著的魅力无法超越!
《树下长椅》近乎无字,不借助任何外力。
“漫画诗人”只用极简的黑白图像和缓慢的固定镜头叙事:一点木头加一点钢,构成一把公共长椅,一刻、一天、一季、一年,有人视而不见地路过,也有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登场,在巧手安排下擦肩而过、相遇、命运交织,犹如表演了一场芭蕾舞。
这是一本沉默的书,沉默得如同一把椅子,只待读者来参与、体验,来唤醒一个个无名之人,激活一幕幕人间喜剧,品味隐藏在书中的情节……和时光。
*内容简介*
这部三百多页的图像小说讲的是一把长椅的故事。一点木头加一点钢,一棵树下的一把公共长椅,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相遇、分离、成长、转变,他们有的定期来这里小憩,有的一去不复返,有的一直在等待……
树下长椅默默地见证了这些男女老少的登场、退场,在漫长的时光中撷取一个个瞬间,构成一幅人生的拼图。
*媒体推荐*
一部绘声绘色的无声电影……鲜有人能如夏布特一般会讲故事,会将无事之事讲得如此扣人心弦。
——《法国电视周刊》
离奇、感人、滑稽……
——《世界报》杂志版
诗意、有趣、感性!
——《巴黎竞赛画报》
这328页打上夏布特“注册商标”的黑白漫画华丽无比,充满感性、极简和人道主义的味道。
——《剧本》
有一件事是确定的,读过本书的人再也不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观看或者坐在一把公共长椅上了。
——《书迷》
[法]克里斯多夫•夏布特(Christophe Chabouté),《灯塔》《生火》《白鲸记》等畅销图像小说的作者,1967年生于阿尔萨斯地区,先后就读于米卢斯美术学院、安古兰美术学院和斯特拉斯堡美术学院,因擅长改编文学名著,描绘复杂细腻的人性,被业界誉为“漫画家中的诗人”。作品曾获1999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阿尔法艺术大奖”、2002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评委特别奖”、2006年RTL广播电台漫画大奖、2008年科涅克艺术节“蕞佳单册漫画奖”等众多奖项。
这是一把城市中心的长椅的故事。传统而简单的长椅,由一点木头和一点钢制成。这是一把我们在公园随处可见的长椅,它在树木脚下,使我们免于骄阳和雨水的侵袭。它庇护着爱人、一无所依、寻找喘息空间以及幻想的人们。它从不在意公园守卫的忽视和匆匆而过的行人。 这把长椅给予人...
评分木椅子跟铁椅子———— 流浪汉离开了,再也不会回来。在这里他与一个退休的警察有过一下午短暂的友谊。虽然这位负责任的警察在职时曾多次驱赶他,甚至不惜夜晚偷袭。 一对老头老太太总来这边与爱人分享美食,一人一半。 曾经忙碌的上班族在无数次忽视长椅之后,终于在某个时刻...
评分这是一把城市中心的长椅的故事。传统而简单的长椅,由一点木头和一点钢制成。这是一把我们在公园随处可见的长椅,它在树木脚下,使我们免于骄阳和雨水的侵袭。它庇护着爱人、一无所依、寻找喘息空间以及幻想的人们。它从不在意公园守卫的忽视和匆匆而过的行人。 这把长椅给予人...
评分夏布特总是能如此轻易地打动我。 我喜欢每一个小故事:流浪汉和警察的故事,上班族的故事,街头少年开始读书的故事,甜点的故事, 还有那个刻下 T ❥ I 的男孩的故事。这是一篇完全没有旁白和对话的漫画,通过夏布特的画笔,你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人的所有情感,以及完整流...
还会存在比这本书更像一首诗的漫画吗?我对此表示怀疑。夏布特不愧其漫画诗人的称号。画面语言饱含着一种克制却丰沛的情绪,在几条叙事的并行流动中带给人超出画面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动。
评分仿若《怦然心动》中朱丽魂牵梦绕的大树下,于平行时空中的番外。 对于两小无猜的他们,是殷血但纯真的约定, 对于终日奔波的他,是无暇顾及错过的风景, 对于白首偕老的他们,是共享晚年甜蜜的证明, 对于居无定所的他,是家和梦的曾经, 对于它,是动物本能,对于他,是平淡人性,对于他,她,他们,她们,是驻足,是暂停,是缓释,是平静。 好像看到了众生,好像看到了人生,好像一出默片,却在心房震颤出绵延的回声。 对于长椅,斯人若彩虹,遇到方知有。
评分万物都在见证着万物,只是有时候我们并不知晓。
评分想起来富安隼久的 TTP
评分万物都在见证着万物,只是有时候我们并不知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