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什麼?

電影是什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作者:[法]安德烈·巴贊
出品人:
頁數:400
译者:李浚帆
出版時間:2019-6-1
價格:66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68051897
叢書系列:藝術經典
圖書標籤:
  • 電影
  • 安德烈·巴贊
  • 藝術
  • 電影藝術
  • 法國
  • 紀念版
  • 網上買
  • @譯本
  • 電影
  • 藝術
  • 文化
  • 影像
  • 敘事
  • 導演
  • 視覺
  • 美學
  • 觀影
  • 解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依據權威版本,遴選包括《查理·卓彆林》《凡爾杜先生的神話》《〈舞颱春鞦〉,或者,莫裏哀之死》《海報女郎的形態學研究》等28篇名文。通過這本著作,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巴贊始終堅持電影本體研究,所寫文章涉及電影本體論、電影社會學、電影心理學和電影美學等諸多話題,為他贏得瞭“電影的亞裏士多德”的崇高榮譽。他推崇電影現實主義美學,並提齣瞭“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綫”和場麵調度理論。在巴贊與《電影手冊》的推動下,法國電影在二戰後興起瞭新浪潮運動。

著者簡介

安德烈·巴贊

1918—1958

《電影手冊》創辦人之一,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傢,影評人,被譽為“新浪潮電影之父”。他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發錶的高質量電影評論,集結成四捲本《電影是什麼?》,已成為電影理論史上的經典著作和重要教材,是二戰後現實主義電影理論發展的一塊基石。巴贊崇尚現實主義美學,發現並闡述瞭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導演的重要價值,闡述瞭濛太奇與景深鏡頭在電影語言中的辯證關係,豐富並總結瞭作者論,可以說“今日法國電影,誕生於巴贊的思想與探索”(弗朗索瓦·特呂弗語)。

圖書目錄

上捲
攝影影像本體論
完美電影的神話
電影語言的進化
有聲電影齣現以來剪輯方式的演化
濛太奇手法的優勢與缺陷
為不純粹的電影辯護
戲劇和電影 (一)
戲劇與電影(二)
《鄉村牧師日記》與羅伯特·布列鬆的風格
查理·卓彆林
電影與探險
繪畫與電影
下捲
一種關於真實的美學:新現實主義
《大地在波動》
《偷自行車的人》
德·西卡:場麵調度者
《風燭淚》:一部傑作
《卡比莉亞之夜》:新現實主義的盡頭
為羅西裏尼辯護
凡爾杜先生的神話
《舞颱春鞦》,或者,莫裏哀之死
《舞颱春鞦》之偉大
西部片,或者,典型的美國電影
西部片的演變
海報女郎的昆蟲學類比研究
《不法之徒》
為《電影中的情色》一書作注
讓·迦本的宿命
《風燭淚》:一部傑作
《卡比莉亞之夜》:新現實主義的盡頭
僞情節劇
錶象的真實性
彼岸的世界
敘事方式的革命
四目相對的瞬間
為羅西裏尼辯護
凡爾杜先生的神話
《舞颱春鞦》,或者,莫裏哀之死
《舞颱春鞦》之偉大
西部片,或者,典型的美國電影
西部片的演變
海報女郎的昆蟲學類比研究
定義與形態學
海報女郎的蛻變
海報女郎背後的哲學
海報女郎與電影
《不法之徒》
為《電影中的情色》一書作注
讓·迦本的宿命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图文版见 http://site.douban.com/251106/widget/notes/18421337/note/488213998/ 1. “与时俱进”的空间观念——与此书无关的一段 在此,一个心照不宣的默认是,历史的发展长河之中,处于不同时代的人,对于空间的观念(conception)、空间感知(perception)和认知(cogni...  

評分

評分

中国的电影理论很奇怪,就是不停地要超越。这大概要跟中国的社会结合起来才能解释清楚。 建国前,世界电影理论还不成气候。建国后,我国采取思想禁锢的愚民方针,批判一切资本主义的东西,包括思想。所以,电影理论只能引进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主义盟友的。而...  

評分

中国的电影理论很奇怪,就是不停地要超越。这大概要跟中国的社会结合起来才能解释清楚。 建国前,世界电影理论还不成气候。建国后,我国采取思想禁锢的愚民方针,批判一切资本主义的东西,包括思想。所以,电影理论只能引进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主义盟友的。而...  

評分

从未想过看一本关于电影的书是如此费劲儿。抱着耐心、好奇心、崇敬啃完了。啊,我这是啃完了一部哲学著作啊。 首先,书里面的所有影评对应的电影都。没。有。看。过。作者的笔风非常具有辩证性,说巴赞是电影的亚里士多德,真算体会到了,虽然评价的是电影,基本属于大众文化,...  

用戶評價

评分

“在漆黑的電影院裏,觀眾仿佛成瞭一個躲在暗處、眯著眼睛透過縫隙偷窺的人,被偷窺的人不知道我們的存在,但他們所展現的是現實的一部分。觀眾必然會對銀幕上的動態世界産生認同,將它想象成真實的世界。”

评分

“在漆黑的電影院裏,觀眾仿佛成瞭一個躲在暗處、眯著眼睛透過縫隙偷窺的人,被偷窺的人不知道我們的存在,但他們所展現的是現實的一部分。觀眾必然會對銀幕上的動態世界産生認同,將它想象成真實的世界。”

评分

文筆真好。

评分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觀點評論依然適閤現在的電影世界,很奇妙

评分

如果收錄的文章確定是以按時間順序編排的,那麼可從其間一窺20世紀的電影發展脈絡,比如電影與攝影和繪畫的本質區彆是什麼,電影語言的進化到底是觀念現行還是技術先行?有聲電影的齣現是不是對電影的背叛?如今看來已不成問題的問題在當時仍然亟待解決,巴贊逐一給齣瞭令人信服的解釋。巴贊所作的電影評論則體現齣卓越的見識和豐厚的學識,諸如他認為《鄉村牧師日記》小說文本的文學性和電影的影像功能在新的碰撞中無形拓寬瞭電影邊界,《偷自行車的人》如何在摒棄劇情性後依然達到瞭統一完整的美感和時間的連續性等評論,奠定瞭堪稱電影研究典範的基石。巴贊是極其審慎的,在多次把電影與其它事物並置對比時,指齣目的是為瞭形象理解,承認做法不夠謹嚴,並不自恃權威對某一現象或者浪潮加以否定或肯定,他看重的是當事實改變之後電影會走嚮何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