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电影 安德烈·巴赞 艺术 电影艺术 法国 纪念版 网上买 @译本
发表于2025-02-08
电影是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依据权威版本,遴选包括《查理·卓别林》《凡尔杜先生的神话》《〈舞台春秋〉,或者,莫里哀之死》《海报女郎的形态学研究》等28篇名文。通过这本著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巴赞始终坚持电影本体研究,所写文章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为他赢得了“电影的亚里士多德”的崇高荣誉。他推崇电影现实主义美学,并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和场面调度理论。在巴赞与《电影手册》的推动下,法国电影在二战后兴起了新浪潮运动。
安德烈·巴赞
1918—1958
《电影手册》创办人之一,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影评人,被誉为“新浪潮电影之父”。他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发表的高质量电影评论,集结成四卷本《电影是什么?》,已成为电影理论史上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教材,是二战后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发展的一块基石。巴赞崇尚现实主义美学,发现并阐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的重要价值,阐述了蒙太奇与景深镜头在电影语言中的辩证关系,丰富并总结了作者论,可以说“今日法国电影,诞生于巴赞的思想与探索”(弗朗索瓦·特吕弗语)。
英文版两卷本
评分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观点评论依然适合现在的电影世界,很奇妙
评分太温柔了
评分如果收录的文章确定是以按时间顺序编排的,那么可从其间一窥20世纪的电影发展脉络,比如电影与摄影和绘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电影语言的进化到底是观念现行还是技术先行?有声电影的出现是不是对电影的背叛?如今看来已不成问题的问题在当时仍然亟待解决,巴赞逐一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巴赞所作的电影评论则体现出卓越的见识和丰厚的学识,诸如他认为《乡村牧师日记》小说文本的文学性和电影的影像功能在新的碰撞中无形拓宽了电影边界,《偷自行车的人》如何在摒弃剧情性后依然达到了统一完整的美感和时间的连续性等评论,奠定了堪称电影研究典范的基石。巴赞是极其审慎的,在多次把电影与其它事物并置对比时,指出目的是为了形象理解,承认做法不够谨严,并不自恃权威对某一现象或者浪潮加以否定或肯定,他看重的是当事实改变之后电影会走向何方。
评分“在漆黑的电影院里,观众仿佛成了一个躲在暗处、眯着眼睛透过缝隙偷窥的人,被偷窥的人不知道我们的存在,但他们所展现的是现实的一部分。观众必然会对银幕上的动态世界产生认同,将它想象成真实的世界。”
事物的影像也像时间的延续,仿佛一句可变的木乃伊。——巴赞 书概要线路1:电影基本构成——电影拍摄手法——电影的文本极其相关性——电影表现手法分析 线路2:探险电影——儿童电影——西部片——超西部片——纯电影——写实电影 摄影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而电影是...
评分巴赞在《“完整电影”的神话》中提出了一个疑问:电影发明过程中所有决定性阶段都是在技术条件尚未齐备时就完成了,可是为何人们要到许多年以后才开始发明电影?为什么视觉暂留的光学原理自古便被认识到了,可是却迟迟不能被发明家所运用?为什么综合动作的研究始终在前,照相...
评分提要:中国人认识已赞比世界晚了30年,所以中国电影中的巴赞是一个模糊而流逝的影子。然而,1980年代初期那一批被认为实践“纪实美学”的作品,却留下了百年中国电影中与世界接轨的最深的脚印;对于第四代导演来说,跟巴赞的神交以及由此体验的“理论滋养灵感”,定型了他们一...
评分 评分手头上有三本书时常攫取我的视线,让我在茶余饭间驻足。一本是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一本是本雅明的《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一本是巴赞的《电影是什么》。这三本书都是摄影影视的经典理论著作。前前后后读完,不成系统也没有深入,最近想在下班之后,睡觉之前,用一天下来...
电影是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