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學

東方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美]薩義德
出品人:
頁數:545
译者:王宇根
出版時間:2019-9
價格:6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65742
叢書系列:學術前沿
圖書標籤:
  • 薩義德
  • 社會學
  • 東方學
  • 文化研究
  • 政治學
  • 哲學
  • 哲學社科
  • 文論
  • 東方學
  • 文化
  • 曆史
  • 哲學
  • 亞洲
  • 中國
  • 傳統
  • 學術
  • 研究
  • 文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東方學》這本書與當代曆史的動蕩和喧騰是完全分不開的。在書中,我相應地強調無論是“東方”這一用語,還是“西方”這一概念都不具有本體論意義上的穩定性,二者都由人為努力所構成,部分地在確認對方,部分地在認同對方。……《東方學》以對1975年黎巴嫩內戰的描寫為開端,這場戰爭結束於1990年,但是暴力與醜惡的人類流血事件卻延續至今。我們經受瞭奧斯陸和平進程的失敗。第二次巴勒斯坦人起義爆發以及遭到再次入侵的西岸與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的可怕苦難,在那裏,以色列使用F-16戰機與阿帕奇直升機對手無寸鐵的平民進行瞭例行集體懲罰行動。自殺性炸彈襲擊現象充分顯現齣瞭它所具有的可怕的破壞性,這當然沒有什麼比“9•11”事件及其後對阿富汗和伊拉剋的戰爭更駭人聽聞、更具有末日預言的昭示意義瞭。正當我寫作本文時,美英對伊拉剋非法的和未經授權的入侵和占領正在進行,隨之而來的則是匪夷所思的物質掠奪、政治動蕩和變本加厲的侵略。這都被認為是那個被稱作文明衝突的一部分,它無休無止、無法平息、不可救藥。但我認為並非如此。

——引自2003年版序言

著者簡介

愛德華•W. 薩義德(Edward W. Said,1935—2003),當今世界極具影響力的文學和文化批評傢之一。齣生於耶路撒冷,在英國占領期間就讀於埃及開羅的西方學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20世紀50年代赴美就學,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63年起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講授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代錶作有:《東方學》《文化與帝國主義》《知識分子論》《開端:意圖與方法》《世界•文本•批評傢》等。薩義德還是著名樂評傢、歌劇學者、鋼琴傢,並以知識分子的身份積極參與巴勒斯坦的政治運動,是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辯的代言人。

圖書目錄

誌謝
緒論
第一章 東方學的範圍
一 認識東方
二 想象的地域及其錶述:東方化東方
三 計劃
四 危機
第二章 東方學的結構和再結構
一  重新劃定的邊界,重新界定的問題,世俗化瞭的宗教
二  西爾維斯特•德•薩西和厄內斯特•赫南:理性人類學和語言學實驗室
三  東方的居處和研究:字典編纂和想象的必要條件
四  朝聖者和朝聖行為,英國和法國
第三章 東方學的現狀
一 隱伏的和顯在的東方學
二 風格,專門知識,想象視野:東方學的現世性
三 現代英法東方學的鼎盛
四 最近階段
後記
注釋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现代东方学自身已经带有欧洲对伊斯兰巨大恐惧之印记……”——《东方学》P324 Orientalism是什么? Orientalism一词一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权力话语方式。实际上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紧密的相连的。 萨达尔的《东方主义》中有这么一段...  

評分

鑒於這是一本譯作(王宇根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07),故而我下面要評述的關於此書的優、缺點既有可能來自作者,也有可能來自譯者——而想要對下列每一項明確做出區分是極端困難的事情。本篇文字中所含的頁碼(Pxxx)皆是對所評文本(本書)直接或間接的引述。 ...  

評分

“……现代东方学自身已经带有欧洲对伊斯兰巨大恐惧之印记……”——《东方学》P324 Orientalism是什么? Orientalism一词一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权力话语方式。实际上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紧密的相连的。 萨达尔的《东方主义》中有这么一段...  

評分

如题,关于东方主义很翔实系统的讲解。不过里面的东方仅包括埃及,中东之类的。尽管如此,还是很有代表性的,Orientalism的Textual Analysis都靠他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200頁能講完的東西講瞭400多頁,直接看最後的總結和後記就好。著重講的是阿拉伯、伊斯蘭文明(近東而非遠東)。“東方”和“西方”都是人為建構的,文明自我身份的建構總是牽涉到對他者的建構,後記寫的不錯

评分

#提齣瞭很多人們常常視而不見、認為理所當然但卻應該反思的問題。最喜歡這句話:“也許如果我們能記住對人的經驗的研究通常有著倫理的——更不必說政治的——後果(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我們就不會輕視作為學者的我們所做的工作的價值。對學者來說,還有什麼比人類自由和知識更好的標準和規範呢?也許我們還應該記住,對社會中的人的研究是以人的具體曆史和經驗而非學究式的抽象概括或含糊不清的規則或任意武斷的體係為基礎的。”東方學的失敗裏有當下的某些問題的影子:相較於模式化的錶述,個體的經驗、個體的價值、個體的人性不是更重要嗎?人類什麼纔能學會把自己的同類(不論他是“穆斯林”還是“武漢人”)當做像自己一樣的“人”來尊重?

评分

東方是西方的避難所?

评分

discourse analysis-post-colonialism-historicizing-cultural studies 越來越體會到當代學術研究與曆史研究密不可分的聯係,成為瞭“知識考古學”。作者確實有一個strong case,很有力的展現齣東方主義與帝國主義的之間的親閤力,在另一個層麵上“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關係。而後者對於整個文化研究都很有意義。

评分

四年前還不怎麼讀的下去,可見這幾年還是有所長進的。 這本書飄蕩著米歇爾福柯和葛蘭西的影子,這就決定瞭本書的基調,一是文化批判性的,二是meta的。 薩義德在書中提齣的論點無疑是高明的,“東方學”是一種權力交織下的強者話語,東方內生於西方社會的肌理之中,其本身就是一種建構;這種話語具有明顯的霸權色彩,因而具有男性風格,強調規約化、靜止化等等;與之相對應的,弱者無法錶述自己、他們必須被彆人錶述。而對抗東方學的齣路就在於“用曆時性的敘事”對抗。基於論點,薩義德基於“經典文本”進行瞭詳細的論述,使其論點看起來十分堅實。 但薩義德這本書同樣有明顯的偏見,對文本挑選的偏見、觀點的偏激、對“被錶述”群體的窄化和弱化等等,毋寜說建構瞭另一種“主義”。從這一點來看,曆史本身,或許也就是棱鏡中的一個麵嚮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