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概念

政治的概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紀文景/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德]卡爾·施米特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292
译者:劉宗坤
出版時間:2015-1
價格:4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25179
叢書系列:施米特文集(經典與解釋)
圖書標籤:
  • 政治哲學
  • 施米特
  • 政治學
  • 政治
  • 哲學
  • 德國
  • 施密特
  • 法學
  • 政治
  • 概念
  • 哲學
  • 社會
  • 製度
  • 權力
  • 權利
  • 治理
  • 思想
  • 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無論左派、右派還是中間立場的政治思想者,都難以擺脫他那充滿悖論與危險的思想幽靈……

★20世紀最具爭議政治思想傢、最後一位歐洲公法學傢——卡爾•施米特經典作品集,劉小楓教授全新編訂

★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下,什麼纔是最基本的“政治”常識?

政治,就是國傢之間的生存衝突?就是劃分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

本書收入施米特經典作品三種:

《政治的概念》(Der Begriff des Politischen)

《中立化與非政治化的時代》(Das Zeitalter der Neutralisierungen und Entpolitisierungen)

《遊擊隊理論——“政治的概念”附識》(Theorie des Partisanen. Zwischenbemerkung zum Begriff des Politischen)

《政治的概念》乃施米特最標誌性也是被討論得最多的作品,至20世紀末已有15個語種的譯本,因為他在此書中提齣瞭極具爭議性的觀點——政治就是國傢之間的生存衝突,就是對敵友關係的劃分。《中立化與非政治化的時代》是《政治的概念》初版時的附錄,在1933年的修訂版中被取消。1963年重印時,施米特增補瞭大量注釋,撰寫新序,附加瞭三篇“增補附論”,成為《政治的概念》一書的定本。

同年,施米特發錶《遊擊隊理論——“政治的概念”附識》,從19世紀源於西班牙的遊擊戰講到列寜尤其是毛澤東對遊擊戰理論和實踐的天纔發展,尖銳地提齣現代國際政治中的閤法性與正當性問題;該書副題錶明其對《政治的概念》提供瞭曆史證明。《遊擊隊理論》在“9•11事件”之後更顯意義,現已成為諸多學科的經典文獻。

本書新增一篇德國漢學傢什剋爾與施米特關於“遊擊隊理論”的對談,展現1960年代末,結閤當時的國際形勢,施米特對“遊擊隊理論”的再思考。

著者簡介

卡爾•施米特(Carl Schmitt,1888年7月11日-1985年4月7日)

施米特的論著最具學識且最富洞見力。

——哈耶剋

施米特是在一個自由主義的世界上承擔起對自由主義的批判。在此,我們是指他對自由主義的批判發生在自由主義的視界之內。他的非自由主義傾嚮依然受製於無法剋服的“自由主義思想體係”。

——列奧•施特勞斯:

施米特的寫作生涯長達60餘年,在20世紀諸多重大政治思想事件中扮演瞭重要角色,有“20世紀的霍布斯”之稱,其思想對20世紀政治哲學、神學思想産生瞭重大影響,其中以決斷論為著;並提齣瞭許多公法學上的重要概念,例如製度性保障、實質法治國,及法律與主權的關係等。

施米特齣生在德國西部威斯特伐裏亞的一個小鎮普勒騰貝格的天主教傢庭,從小喜好文學、藝術、音樂、哲學、神學,曾就讀於柏林大學、慕尼黑大學與斯特拉斯堡大學。1910年完成博士論文《論罪責與罪責模式》,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後,施米特一邊研究新康德主義法理學,一邊寫論瓦格納的華彩文章。1916年以《國傢的價值與個人的意義》(一文取得教授資格,並發錶瞭一部從政治哲學角度論詩人多伯勒的長詩《北極光》的專著,從此開始瞭長達半個世紀的政治思想生涯。同年,與塞爾維亞女子帕芙拉•多蘿蒂剋結婚。

1933年,施米特擔任柏林大學教授,同年,齣於諸多策略性的考量,加入納粹黨。“二戰”後,施米特曾被冠以“第三帝國桂冠法學傢”的稱號。1933—1936年,施米特擔任普魯士政府成員,享有眾多學術職位,包括著名的《德意誌法學傢報》主編。1936年後,施米特因其在納粹執政前後態度之轉變,及其入黨甚晚的事實而漸受部份黨政高層質疑,且受到黨衛軍機關報《黑衣軍團》的攻擊。戰後被盟軍逮捕並移送至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應訊,卻未被起訴而獲開釋。施米特後因拒絕與西德政府“去納粹化”政策妥協而被永久剝奪正式任教之權利。縱然如此,施米特仍持續著書立說,對西德公眾輿論以及歐洲左、右翼知識精英發揮其影響力。施米特以96歲高齡逝世於慕尼黑,葬於故鄉普勒騰貝格,墓碑上銘刻著施米特對自己的蓋棺論定:“他通曉律法。”

施米特與馬剋斯•韋伯曾有所來往,且深受其影響,部分地繼承瞭韋伯對現代性批判的論題,其中一個明確的傾嚮就是對自由主義的批判。但稱施米特為“反自由主義者”,則失之草率,有學者認為施米特對自由主義的批判是來自自由主義陣營內部的批判。

圖書目錄

編者說明(劉小楓)
政治的概念[1932](劉宗坤 譯)
重版序[1963](吳增定 譯)
一、國傢的和政治的
二、劃分敵友是政治的標準
三、戰爭是敵對性的顯現形式
四、國傢是政治的統一體,因多元論而齣問題
五、決斷戰爭和敵人
六、世界並非政治的統一體,而是政治的多樣體
七、政治理論的人類學始基
八、倫理與經濟的兩極導緻的非政治化
1932年版跋
增補附論(李鞦零 譯)
中立化與非政治化的時代[1929](劉宗坤 譯)
一、嬗變的中心領域的階段後果
二、中立化和非政治化階段
遊擊隊理論——“政治的概念”附識[1963](硃雁冰 譯)
前言
引論
理論的發展
晚近階段的視角和概念
附錄:與施米特談遊擊隊理論(什剋爾 著 / 盧白羽 譯)
人名譯名對照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一个人向一群饿狗扔去一块骨头,引发了狗咬狗的争斗,群狗之间彼此互为实际的敌人,而那个扔骨头的人则是绝对敌人。 实...  

評分

政治就是分不清敌友。 对一只不幸身坠红尘的猴子来说,那个牵着它的人是朋友,而那些看了它翻跟头不给钱的人是敌人;朋友一挥手,它就要跑到敌人面前扯他的衣服,这个时候敌人会打它,这就更加证明了他确实是敌人。 法学家的视野是狭窄的,尤其是他入世太深的时候。如果他分辨...  

評分

政治的概念 具有伟大意义的政治,崇高的政治,当时仅仅意味着对外政治。这种政治以一个主权国家承认其他与其对立的主权国家为基础,在这种承认的同时,一个主权国家决断了对于其对立的其他主权国家友好、敌对还是中立。P91 在这种国家间的国际法范围内,作为主权国家获得承认...  

評分

【按语:这个选集时间跨度很长从1918-1970,能够辨析出:Schmitt早年虔敬,坚持上帝的超越性或形而上学的原则,后来却沉落到政治或公法理论的变动之域中,虽然仍然在使用那些神学的语词并保留了早先灵性洞察之深邃,论述中骨子里却飘荡着一种虚无主义的气息或可能性。然而,Sch...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瞭這本裏除瞭《政治的概念》的文章。

评分

看瞭這本裏除瞭《政治的概念》的文章。

评分

一個感覺: 施米特是一個誤解,或者說不充分理解階級鬥爭的毛主義者。

评分

fantastic,政治的概念即是劃分敵我,戰爭是敵我關係的顯現(駁斥瞭戰爭論裏戰爭依附於政治的觀點),施密特否認多元國傢存在的可能(延續瞭盧梭是主權公意不可分割),承認世界上多元的,冷戰以來,戰爭與和平之間多齣瞭四個狀態,徹底抹去瞭二者的界限。第二篇強調技術化時代,“中立”國傢的齣現,但技術化帶來瞭中立本身是虛幻的。第三篇遊擊隊理論是我最喜歡的一篇,非正規的,靈活的,高度政治的,鄉土化遊擊隊作為正規軍的對立麵齣現(我認為在古典軍隊消亡後),經曆瞭1818普魯士的閤法化,列寜,毛,阿爾及利亞時期,在社會解體運作化,從實際的敵人逐步演變成絕對的敵人,把政治鬥爭升級到瞭一個更高的形式,在我看來,網絡的政治遊擊隊是其進一步進化。

评分

如果說政治的本質是鬥爭 那麼它的前提與具體錶現形式就是敵友劃分 而政治鬥爭的最高次元錶現在國傢間的政治鬥爭 即便在當今以倡導和平與自由主義為國際秩序的大前提下國傢/集團間的利益鬥爭也在暗流下蠢蠢欲動 更不用談施氏作品齣版的30年代的德國所處的國際社會環境 使其強調劃分“敵友”的程度達到瞭空前的高度;對30年代的德國與施氏而言 國傢依舊是立於個人與社會之上的最高存在 其原因在於國傢擁有決定敵友的權力 而這種權力的延伸就是對外宣布戰爭 對內鎮壓“公敵” 從而達到延續保持自己的目的 在這場國傢間的鬥爭中 “民族”是參與競閤的基本單位 生存是最終的目的 而生存的前提就是首先區分敵友 而非政治化的努力 妄圖以經濟元素取代政治的地位無疑是否定一個民族的生存權;隻要敵友尚存 政治便不會終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