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義德(Edward W.Said,1935-2003),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傢之一,1963年起為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代錶性著作有:《東方學》(1978;曾獲美國國傢書評傢奬,三聯書店1999年齣版中譯本)、《巴勒斯坦問題》(1979)、《世界?文本?批評傢》(1983)、《文化與帝國主義》(1993;三聯書店2003年齣版中譯本)、《知識分子論》(1994;三聯書店2001年齣版中譯本)以及《流離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決的奮鬥,1969-1994》(1994)等。薩義德還是有名的樂評傢、歌劇鑒賞傢、鋼琴傢,並為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辯的代言人。
This book offers a searing portrait of Palestinian life and identity that is at once an exploration of Edward Said's unclaimable past and a testimony to the lives of those living in exile.
文/吴情 《圣经·出埃及记》记载了先知摩西带领犹太人出走以色列、寻找迦南,这一上帝应许之地(promised land)的艰难历程。千百年后,犹太人终于复国,动荡流离的苦痛历史走向终结。然而,与之相较,巴勒斯坦及其人民便没有这般得之不易的幸运和赐福了。一方面,现...
評分前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曾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其中一句更是闻名于世,他说:“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这是巴勒斯坦走在探寻和平之路上的诚恳感言,也是对捍卫巴勒斯坦尊严的宣言,同时...
評分新近出版的萨义德的书,虽然是在80年代写就,今天看来依然让人心情沉重。吉恩·莫尔的黑白照片配上萨义德的文字,深刻而沉痛。 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何以变成全世界的问题?——因为有难于归入任何一个世界体系和认识系统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当媒体成为后殖民...
評分刚刚的巴黎事件,又一次提醒我们,今天的这个地球上,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巴以问题,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死结。 尽管阿拉法特和拉宾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是就现今的人类智慧,还难以解决巴以问题。 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萨义德,知道他是因为他的大作《东方...
評分新近出版的萨义德的书,虽然是在80年代写就,今天看来依然让人心情沉重。吉恩·莫尔的黑白照片配上萨义德的文字,深刻而沉痛。 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何以变成全世界的问题?——因为有难于归入任何一个世界体系和认识系统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当媒体成为后殖民...
Descriptions of the "present absentee"
评分Descriptions of the "present absentee"
评分Descriptions of the "present absentee"
评分Descriptions of the "present absentee"
评分Descriptions of the "present absentee"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