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的形而上学

权利的形而上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裕生,现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兼岗博士生导师,全国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一哲学、德国哲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等。出版有《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社科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002年第二版,凤凰出版集团,2014年第三版),《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江苏人民,2002年第一版,2011年第二版),《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凤凰出版集团,2008年第一版),《站在未来的立场上》(北平三联,2014年第一版)等专著。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黄裕生
出品人:
页数:34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6
价格: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726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黄裕生 
  • 哲学 
  • 政治学 
  • 权利 
  • 0.政治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政治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一部对公共实践领域展开形而上学思考的政治哲学专著,分为上、中、下三篇。对自由的理解、对权利的先验论证,以及基于对自由的重新理解而引发对国家基础的重新审视,对近年流行的各种“保守主义理论”的质疑和反思等,构成了本书的上篇也即“理论篇”的主要内容。中篇(“历史篇”)则是在上篇提供的理论视野下,对近代四个最重要政治哲学家的主要作品展开讨论,以展示近代哲学如何从自然状态与自然法转而从自由与自由法去论证权利原则的历史进程。下篇也即“现实篇”是在“理论篇”确立的分析框架下处理我们时代所面临的一些世界性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原则本身的正当性根据是什么?这一原则本身是否有界限?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理论与权利理论共同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而民族国家理论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撕裂与动荡,那么,权利理论与民族国家理论究竟有何关系?这些都是国际政治哲学领域未加澄清的问题,本书试图做出回答。本书在这些方面的工作有所突破而具有前沿性:一,发挥并运用了康德开创的超验哲学论证方法,展开对政治实践领域进行形而上学维度的研究,寻找并确立政治世界的普遍原则的先验根据,既突显了对这一领域的先验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揭示了对这一领域的各种经验研究的局限;二,基于作者在第一哲学层面对自由的新理解,引发了对人类个体之间的相互性关系与相互性原则的发现,并据此找到了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之间的根本区别,从而找到了国家产生的真正前提——伦理社会;三,在前面基础上,修正了自由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国家观;四,在理论上理清了民族国家理论与权利理论之间的关系,划清了它们之间明确的界限,澄清了它们之间长期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关系,在理论上否定了民族国家理论可以直接成为一个民族提出主权诉求的理由;五,对多元原则本身的正当性给出了理论论证,同时划定了这一原则本身的界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每当我看到不理解的句子时,黄教授接下来总能耐心的去解释,真的太有逻辑了。个人的自由,国家的合法性,再想想身处的环境,唯有一声叹息啊

评分

海德格尔的根基,康德的外衣。

评分

202040。下篇第三章,发表过的《哲学在今天要面对什么问题和哪些经典》

评分

形而上学意味着从经验回溯到经验的可能性,再由此演绎出权利体系和国家世界建构的基本原则。文章在处理方式上驾轻就熟,不回避基本问题但也没有再细枝末节上纠缠。可以说有过于简单化的倾向(缺乏对当代理论推进的分析,而显得略有老生常谈)但实质思考并不示弱。最为重要的是第一编,讨论社会契约的伦理基础,以及自由的相互性维度。从政治哲学(而非第一哲学)出发,如果在康德基础上更深一步迈进到胡塞尔和黑格尔—马克思的论域中我相信对核心论点的说明是更有裨益的。

评分

看了前三篇和讨论康德权利演绎一篇。格局感很好,但是前进太快了,更像讲义或导论。重点聚焦道德法则向权利法则的推演,但对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关系的处理还是不够细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