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传播学 技术 文化研究 技术史 哲学 文化史 思维
发表于2025-02-23
技术垄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与《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并称尼尔•波斯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其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检讨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文化、制度的负面影响。
作者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他之所以揭示技术的阴暗面,是为了避免技术对文化造成伤害。文化有三种形态:在 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化阶段,技术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但难以撼动文化;在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踪,技术垄断就是极权主义的技术统治。
本书揭示了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之异同,并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号召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抵抗技术垄断,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1931—2003),纽约大学教授,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精神领袖,研究领域横跨教育学、语义学和传播学,弘扬了麦克卢汉、伊尼斯开创的媒介环境学,推动其进入北美传播学主流圈子。存世著作共25种,包括独著13种,合著10种,合编2种;其中《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并称“媒介批评三部曲”,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国学界产生持久的影响。传世论文200余篇。1986年获美国英语教师学会授予的“乔治•奥威尔奖”,1988年获纽约大学杰出教授奖。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资深翻译家。著作和译作共80余种,约2 000万字(著作85万字,论文约30万字,译作逾1 900万字)。代表性译作有《理解媒介》《数字麦克卢汉》《裸猿》《媒介环境学》《人类动物园》《亲密行为》《软利器》《菊与刀》《群众与暴民》《乌合之众》等。
是非对错三七分。与技术相比,人的进化速度是慢了一些。面对这种技术快速发展而产生可能被反噬的担心是必要的,但不是为了自己的观点胡逼诌。这书伤太多了。但是这种书火又是必然的,站在技术浪潮里逆流而上,颇有中流击水的豪气,但不能因为这种豪气就放弃了对他的反驳与批判。
评分绝大多数对技术与文明关系思考的作品,层次都不会高于《铁臂阿童木》或《哆啦A梦》。而这本书的水准大概还没达到镰池和马《魔法禁书目录》的程度。因为这作者连正视技术进步都做不到,在信息时代对海量的资讯与未知惶恐不已,时时刻刻都想回到光明的中世纪(莫非也是个P社玩家?)
评分【转】绝大多数对技术与文明关系思考的作品,层次都不会高于《铁臂阿童木》或《哆啦A梦》。而这本书的水准大概还没达到镰池和马《魔法禁书目录》的程度。因为这作者连正视技术进步都做不到,在信息时代对海量的资讯与未知惶恐不已,时时刻刻都想回到光明的中世纪(莫非也是个P社玩家?)。。。传叔表示:认真阅读中译者第一版序、中译者第二版序、中译者第一版后记、中译者第二版后记,此书即可弃读。何道宽老师滔滔不绝的综述和评析、感慨和联想(如果口才、即兴、现场能力也好的话),比罗振玉和罗永浩加起来,还要好5倍。。。
评分因为技术的赞歌太多,所以也需要有人泼冷水,而且总体上,冷水还是太少了点。
评分底层观点仍然是:每一种工具都嵌入了意识形态偏向,而当我们接受一种新的工具或技术时,我们的生活和思想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波兹曼的这本书,仍是是在唱反调,他当然承认技术好的一面,但也在提醒过度依赖技术,以及唯科学主义可能造成的后果。其中很有启发的一点是,技术垄断对符号意义流失的影响。
(原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 尼尔·波兹曼(1931—2003)的几部重要作品虽说都是二、三十年前出版的,但读他的书,人们的一种典型的反应是“波兹曼是时代的先知”。至今依然年销14万册的《娱乐至死》,无疑是波兹曼最成功的作品。它的一个令人过目不忘之处,在于它朗朗上口...
评分 评分(原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 尼尔·波兹曼(1931—2003)的几部重要作品虽说都是二、三十年前出版的,但读他的书,人们的一种典型的反应是“波兹曼是时代的先知”。至今依然年销14万册的《娱乐至死》,无疑是波兹曼最成功的作品。它的一个令人过目不忘之处,在于它朗朗上口...
评分(原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 尼尔·波兹曼(1931—2003)的几部重要作品虽说都是二、三十年前出版的,但读他的书,人们的一种典型的反应是“波兹曼是时代的先知”。至今依然年销14万册的《娱乐至死》,无疑是波兹曼最成功的作品。它的一个令人过目不忘之处,在于它朗朗上口...
评分技术垄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