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以来,消费主义的大潮让人无法独善其身,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构建身份认同的渠道。本书紧扣“消费”这一线索,讲述了20世纪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诸多变化。在20世纪历史光影的诡谲多变中,购物和消费主义如何把这个古老的国家改造成今天的模样,消费者的集体面孔又是如何被一次 次地篡改与重塑。本书重新梳理了这背后繁复纷乱的历史线头与社会群像。
作者认为,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还隐藏着一个小体量的历史,它真实而琐碎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藏于每个家庭的锅碗瓢盆里,潜伏于我们目光无法达及的晦暗幽深处。由这些历史细节编织而成的,是消费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历史进程。每个消费者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们在购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并改变着这段历史。
孙骁骥,80后,财经作家,国际金融理财师CFP持证人,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常年致力于经济史和财富管理的研究。“腾讯•大家”、“百度•百家”、“雪球财经”、“金融界”等媒体专栏作家。著有《致穷: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随笔集《不列颠笔记》等书。
对我个人而言,写作这部书稿的过程可谓体力与脑力的双重折磨。以至于当书稿经过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之际,我立即飞奔到所在城市的大型购物中心,开启了疯狂的“买买买”模式,刷爆了信用卡,以此作为对长期写作压力的舒缓和情绪释放。 平心而论,我实无资格去批评今天的消费主义,...
评分对我个人而言,写作这部书稿的过程可谓体力与脑力的双重折磨。以至于当书稿经过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之际,我立即飞奔到所在城市的大型购物中心,开启了疯狂的“买买买”模式,刷爆了信用卡,以此作为对长期写作压力的舒缓和情绪释放。 平心而论,我实无资格去批评今天的消费主义,...
评分 评分知乎账号名:暴烈美少女 “作为一个现代人需要做的,只不过是打开钱包,去购买哪些能让自己获得“救赎”的商品。” 买书之前看了书推视频,本是想带着改变自我购物欲望的目的阅读的,阅读完虽仍不能抹灭我心中那熊熊燃烧的购物“大火”,但着实是能带来一些消费反思。归根到底...
作者的选题角度很毒辣——虽然是从消费出发讨论中国经济史,但一方面将中国的情况置于全球语境中考量,一方面也引申到政治制度上。读了这本书能让读者对当下中国的许多消费怪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我个人而言,我对长辈们看似不合时宜的消费观有了更多的感触和怜悯。
评分内容是中国商业近代史而非消费主义洞察…有点枯燥
评分购物最凶猛的电商时代没有写,内容一般般,作者自己的东西不多。
评分购物最凶猛的电商时代没有写,内容一般般,作者自己的东西不多。
评分关于近代中国消费史的通俗读物,有历史性的记述,也有作者评点,最后是对“消费主义”横扫一切以及“消费拜物教”现象的深刻反思。消费历史是供给方与需求方交互的过程,同时受到上层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贫瘠稀缺到繁荣富足,伴随着个人解放和经济自由,消费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促成资本主义繁荣的根本动力源而被普遍认可为一种政治正确的表述。消费也成为人们在信仰缺失年代满足欲望的最佳手段,也是一种社交符号成为进入特殊群体的敲门砖,消费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归宿和身份地位象征。但消费也越来越被异化,不再是满足生活基本必须,而成为一种束缚或一种瘾。我们所有人都被裹挟在消费主义之中,却感受不到多一点的幸福,生而为了买买买。我们都沦为了消费主义的“消费道具”而忘记了消费本身究竟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