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到美国,从日本到发展中国家,人们曾经期待的“休闲型社会”并未到来,“过度劳累的时代”却开始了。为何生产力在发展,人们却越来越疲于奔命?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业余时间越来越少。其根源在于社会结构还是个人心理?贫富差距、交通安#全、性别歧视……过劳现象折射出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
本书从全#球化、信息技术、消费社会、管制放松等角度,分析了过劳背后的社会动向,指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特征,并介绍了荷兰、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为解决过劳现象而作出的尝试。关西大学经济学家森冈孝二以大量数据、详实案例立论,集十数年研究成果之大成,为我们披露过劳时代的实貌。
森冈孝二(1944—2018),毕业于香川大学经济学部。日本经济学家,关西大学名誉教授。长期担任“大阪过劳死问题联络会”会长,推动了2014年日本《过劳死等防治对策推进法》的制定。研究方向为股份公司论、企业社会论和工作时间论。主要著作有《企业中心社会的时间结构》《日本经济的选择》《弄虚作假的财务结算》等。
米彦军,出生于1970年,现任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日本思想史、日语词汇学。主要著作有《德富苏峰的右翼思想研究》《解说平遥》(译著)、《日本新地方财政调整制度概论》等。
最近热议的996刚好被《过劳时代》所言中,不论老板们说什么,都不应该把资本的问题转嫁给员工! 一提到加班,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人,现在中国加班也成了常态,在单位加班好歹也是可见的,在家里通过微信、QQ、邮箱等方式的加班,才是最可怕的,随时占用时间不说,还不好度量,...
评分 评分 评分这本书是新经典和岩波书店合作出的“岩波新书”系列里的第一本,根据出版方的解释,所谓“新书”,是指新近刊行的学术出版物。我不懂日语,但是根据浅显的判断来说,应该指的是口袋本的学术类的书籍。口袋本即文库本,就是由岩波文库而来,岩波文库和岩波新书是岩波书店的两个...
评分两个小时不到很快地翻完了,作者的很多观察在2018年的中国人看来并不新颖,但意识到还不够,还要深刻地检视自身,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篇首不无讽刺和痛惜地提到,研究过劳死的教授(即本书作者)自己却过劳死了。 本书的核心框架是:四大资本主义(也可认为是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四大特征)导致了过劳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们分别是——全球化、信息、消费和自由职业者资本主义。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讲的是10几年前的日本,加班的原因大概归纳为4点,资本主义的竞争扩张、消费主义的攀比盛行、移动通信技术让职场与别处无缝连接,最后是自身劳务环境的原因,太多派遣工和兼职,导致劳动力竞争过剩。其实日本人本身吃苦耐劳的性格也是原因之一。解决方案嘛最后也有提到的,不过不痛不痒就是了,你看今天的情况就知道没解决。
评分一本兼具知识性、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社科类小册子,以丰富翔实的数据和案例,为读者展现21世纪初“过劳”现象盛行的日本经济社会生态。作者将过劳时代出现的原因总结为四点,即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达、消费文化的盛行与自由职业者的大量存在,同时还针对改善和消除过劳现象,分别从员工、工会和企业层面,给出了诸多颇具实操意义的解决手段。尽管其分析的是十多年前的日本社会现象,但对于当今身处经济转型期与攻坚期的中国社会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评分严肃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有一些观点和角度挺有意思的,比如菜园家庭社会的乌托邦概念,不过这个系列不会买了,数据太旧,对现时没有参考价值
评分一本兼具知识性、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社科类小册子,以丰富翔实的数据和案例,为读者展现21世纪初“过劳”现象盛行的日本经济社会生态。作者将过劳时代出现的原因总结为四点,即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达、消费文化的盛行与自由职业者的大量存在,同时还针对改善和消除过劳现象,分别从员工、工会和企业层面,给出了诸多颇具实操意义的解决手段。尽管其分析的是十多年前的日本社会现象,但对于当今身处经济转型期与攻坚期的中国社会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