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4日,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法国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刚下飞机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 这场抓捕不仅仅是针对他个人的行为,而是美国政府针对法国阿尔斯通的系列行动之一。之后,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处以7.72亿美元罚款。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最终被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阿尔斯通这家曾经横跨全球电力能源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商业巨头,因此被美国人“肢解”。而皮耶鲁齐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监狱,恢复自由。 在《美国陷阱》一书中,皮耶鲁齐以身陷囹圄的亲身经历披露了阿尔斯通被美国企业“强制”收购,以及美国利用《反海外腐败法》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 这是一场隐秘的经济战争。
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
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在2013年抵达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并被起诉入狱。获得自由后创建了IKARIAN公司,主要以预防国际腐败为目的,提供战略与运营方面的合规咨询服务。
马修·阿伦
法国《新观察家》资深记者,曾担任法国广播电台综合台的记者,自始至终跟踪阿尔斯通事件。
本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当事人以第一人称叙述事件的始末,另一部分关于该事件的补充材料和分析。 揭露的事情是啥:2000年以来,美国以《反海外腐败法》作为武器,打击外国公司,达到收取巨额罚款、收购竞争对手的目的。具体到这本书的内容:美国通过优秀的情报能力,掌握了法...
评分难以想象一个世界500强、一个关乎于国家安全的企业就这样被瓦解。在实际操作中,美国毫不掩盖自己的丑恶,肆意插手其他国家内务,充当霸权的世界警察还自诩正义,简直荒谬。而且面对这样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企业被收购,法国的政府居然也没有做出什么有实质性的重大措施,说到底...
评分差不多十年前读过《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描述美国中央情报局如何搞垮一个国家的经济,跌宕起伏的情节远比小说精彩,可信度往往被当作阴谋论的小说对待。 这本《美国陷阱》描述美国司法部如何通过海外反腐败法案配合美国工业巨头肢解世界级的竞争对手,相对于司法部相对于中兴...
评分 评分很多时候一本书的流行,缘由并非仅仅由于这本书的题材、内容和质量本身,常常还在于它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舆论风向是否形成一种“互动”。比如这本《美国陷阱》,于今年出版之际,正值中美间的那些事儿,紧接着又是华为的那些事儿,于是乎,这本介绍法国公司阿尔斯通高管在美国...
天下苦秦久矣。不知道来自其他国家的反抗何时才能奏效?
评分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玩家可不是只有企业,还有国家。世界大国拥有的实力,不是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匹敌的。更何况,国家还拥有暴力手段,这更是企业不可能具备的优势。有时,某些国家会直接动用国家暴力,为本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鸣锣开道。
评分致谢里没有谢谢老婆,估计离婚了|有豆友提示我首页专门写了致老婆,可爱!
评分国家暴力无赖手段之巅峰,用长臂管辖和反海外腐败法向他国经济重器伸手,渗透甚至是吞噬任何潜在竞争对手,沆瀣一气的贪婪和无耻。除了法律上的手腕高明,仗的也是夯厚实在的国力资本,想赢?——你最好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评分霸权主义,强权政策。对内自由民主,对外剥削恐吓,不就是变相的法西斯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