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外

度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黄国峻
出品人:后浪
页数:3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0110580
丛书系列:后浪·华语文学
图书标签:
  • 黄国峻
  • 台湾文学
  • 小说
  • 台湾
  • 短篇小说
  • 文学
  • 华语文学
  • 意识流
  • 哲学
  • 思考
  • 人生
  • 智慧
  • 自由
  • 独立
  • 精神
  • 探索
  • 成长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时间如此真实,真实如此短暂。

与袁哲生并称,被期待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作家

黄国峻惊艳华文文坛代表作

将一切担忧、恐慌、丧失感引爆的“时间痉挛”

◎编辑推荐

★ 黄国峻在台湾新锐作家中可谓备受期待,张大春说要靠他“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杨牧则表示“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度外》于2000年在台湾首次出版。其中《留白》一篇,获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推荐奖,得到张大春、施叔青、钟阿城三位文坛前辈肯定。这次《度外》《水门的洞口》的出版,是在他辞世十五年后,作品首次引进大陆。

★ 黄锦树曾提出台湾文学“内向世代”的概念:“从那些样品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关于写作自身的危机形态,脆弱的、濒临分裂的‘自我’成为写作的真正主体,世界和语言都是问题。内向,向内崩塌,甚至对死亡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迷恋。”黄国峻即此“内向世代”代表人物之一。

★ 骆以军为简体版撰写专序,对黄国峻的文学做了一次角度独特、内容丰富的评论。

◎内容简介

《度外》是作家黄国峻的短篇小说集。在这本小说集中,黄国峻运用实验性的文字,探寻小说艺术的新可能,他以不同一般的纤细灵魂,将时间打碎、拼接,将丰富的意义寄寓在“度外”的语言之中,带给读者完全不同于往昔的阅读体验。在中文写作的无数尝试当中,黄国峻的小说“有一股不与时人弹同调的庄严气派”(张大春语),即使到现在,仍然鲜有与之相仿的作品。

◎名人推荐

●我内心大喊:“国峻是未来的小说家!”

但随即想起,国峻已不在这世界上。

——作家 骆以军

●(黄国峻的小说)自有一股不与时人弹同调的庄严气派。

——作家 张大春

●我读他的小说和别的东西,觉得他是那一代作者当中最使我感到亲近,同意,或者疼惜的人,许多地方都让我想说: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此不但针对他文字处理的题材,更直接对他的文字所构成的风格,已经出现的“文体”而言。

——作家 杨牧

●我心中的国峻是一个文学的苦行僧,勇猛精进令人汗颜。

——作家 袁哲生

●黄国峻的作品确实让我看到一个特别的、年轻的、易感的,可是非常有创造力跟幻想、想象力的一个心灵。

——作家 郭强生

●这篇小说(《泛音》)着重人物内心的流动,节奏沉缓,呈现屋檐下三人微妙的互动,仿佛在同一条弦上,振出三种不同波长的泛音(Overtones),奏出一首歌曲。

——作家 甘耀明

●作者的想象力与实验性,以及对艺术的独特看法使它有别于其他作品。

——作家 施叔青

◎获奖记录

☆《留白》获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推荐奖。

作者简介

黄国峻(1971—2003),台湾台北人,著名作家黄春明次子,从小学习绘画,高中时期开始写作,1997年以短篇小说《留白》获得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推荐奖。著有短篇小说集《度外》《盲目地注视》《是或一点也不》,长篇小说《水门的洞口》,散文集《麦克风试音:黄国峻的黑色Talk集》。

目录信息

序 骆以军
自 序
留 白
失 措
私 守
归 宁
面 壁
泛 音
三个想象的故事
触 景
小子把风
詹姆士两千型
度 外
黄国峻生平创作年表 黄国珍、梁竣瓘 整理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他出現,是一位前輩介紹我認識的。誰料我們會爭寵,還要跪在一個男兒跟前。 太宰治與他也過不了自己立下的圍牆,我則攀不越他們建造的堡壘。張大春這樣說:「黃國峻的《留白》有一股不與時人彈同調的莊嚴氣派。」而施叔青則說:「作者的想像力與實驗性,以及對藝術的獨特看...  

评分

摘自台湾一个很老的综艺节目『今天不讀書』第47集『未完成的脚步』,蔡康永主持。 蔡康永,许悔之和郭强生聊到了黄国峻的几本书,很好玩儿,《度外》在本文中间部分。 黄国峻,1971年出生,因为不喜欢升学体制,高中毕业後就开始自学生涯。1997年,以短篇小说『留白』夺下联合...  

评分

合上书,我突然发觉,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看见黄国峻的名字。 第一次是在《见字如面》,他出现在他父亲黄春明的信里,写于他自缢一年后。 那封信,黄春明写得质朴,如同一个“只有小学一年级文化水平的乡村老伯”。没有情绪化的词语,每一句都在陈述事实:“妈妈知道你不回来吃饭...  

评分

合上书,我突然发觉,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看见黄国峻的名字。 第一次是在《见字如面》,他出现在他父亲黄春明的信里,写于他自缢一年后。 那封信,黄春明写得质朴,如同一个“只有小学一年级文化水平的乡村老伯”。没有情绪化的词语,每一句都在陈述事实:“妈妈知道你不回来吃饭...  

评分

一边看,一边想,他说的不对啊。 完全和宏大沾不上边。打开书的时候,等着至少上百年沉甸甸的历史,尤其是可能是家族史砸过来,又或者是大国大家铺天盖地的人类命运。打开书的时候,我准备迎接这样的痛击,雷霆万里的暴击,它必须对得起书封上那句话,撑起半壁江山。 书里十部...  

用户评价

评分

华语年度最佳!想到黄国峻已去世就觉得很心疼,读了一些他的访谈,敏感,纤细,有礼貌,认真,对所有人都好,早逝(对不起,我这滥俗的情感)。《度外》这本书丰富又饱满,十分动人,就像张大春所说,黄国峻的小说“有一股不与时人弹同调的庄严气派”,有些篇章很难读,大概因为它不只是文字,也是一首复杂的奏鸣曲,时间被打碎、拼接,意象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认真读完之后,感官会被全部打开,被牢牢拽住,无法脱离。“他是静物、他是风景,充满诗意,无所不是。”

评分

4.5;如放大镜般逐格扫描、捕捉人/物/景,创造出实体之外、超越具体感知维度的场域,是谓「度外」。叙事性被尽数稀释,精准的物化描写与流淌的意识主导控制文本走向,堪比摄影机之眼的凝视,的确深具新小说之特征。每个故事的物理时间长度均属幽微,但涵盖的心理时间幅度却广阔得多;意识的跳跃与折回,时空的剪碎与弥合,在蒙太奇和闪回的功能加持下,日常事件的内在肌理被呈现得丰富多元,文字幻化为主观镜头的内心独白,携有场景的临场感。《失措》中人物视点的悄然转换;《泛音》开篇有追忆味;《詹姆士两千型》是最典型的物化;《触景》简直有推理的意味;同名《度外》堪称情绪裂爆,在重重、渺渺的金光灿烂中螺旋飞升。

评分

他是注定要落到人间的一滴,也是必然会被拂拭掉的一滴。你看他写海,不是“海浪拍岸声声碎”,而是以笔触之微细对抗宏大,只是“怀恨这令人恐惧的辽阔”。

评分

4.5;如放大镜般逐格扫描、捕捉人/物/景,创造出实体之外、超越具体感知维度的场域,是谓「度外」。叙事性被尽数稀释,精准的物化描写与流淌的意识主导控制文本走向,堪比摄影机之眼的凝视,的确深具新小说之特征。每个故事的物理时间长度均属幽微,但涵盖的心理时间幅度却广阔得多;意识的跳跃与折回,时空的剪碎与弥合,在蒙太奇和闪回的功能加持下,日常事件的内在肌理被呈现得丰富多元,文字幻化为主观镜头的内心独白,携有场景的临场感。《失措》中人物视点的悄然转换;《泛音》开篇有追忆味;《詹姆士两千型》是最典型的物化;《触景》简直有推理的意味;同名《度外》堪称情绪裂爆,在重重、渺渺的金光灿烂中螺旋飞升。

评分

想起大学文论课读大量“现代派”的时期,很多小说都看起来很薄,看起来是一瞬间的事,实际是一瞬间的无限叠摞。由叙事支撑的“故事”被无限剥削,像是由一个又一个特写镜头组接的电影,传递的是在漂浮中只剩下自我凝视可被掌控的焦虑,而非在广阔时间轴上知道自己正站定在哪一点的安心。我们熟悉的“好故事”拥有的是远景式的控制力,而这种小说想神形兼备地展示一种控制力的崩坏。鸟瞰的崩坏,广角的崩坏=叙事的崩坏。只剩下凝视,唯有自我的凝视是可以被描写的。作者说最喜欢的小说家是伍尔夫,由此就知道趣味在哪条脉络上了。应该是今年看的最后一本书了,看得年关更萧萧然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