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黄国峻 台湾文学 小说 台湾 短篇小说 文学 华语文学 意识流
发表于2025-02-02
度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时间如此真实,真实如此短暂。
与袁哲生并称,被期待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作家
黄国峻惊艳华文文坛代表作
将一切担忧、恐慌、丧失感引爆的“时间痉挛”
◎编辑推荐
★ 黄国峻在台湾新锐作家中可谓备受期待,张大春说要靠他“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杨牧则表示“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度外》于2000年在台湾首次出版。其中《留白》一篇,获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推荐奖,得到张大春、施叔青、钟阿城三位文坛前辈肯定。这次《度外》《水门的洞口》的出版,是在他辞世十五年后,作品首次引进大陆。
★ 黄锦树曾提出台湾文学“内向世代”的概念:“从那些样品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关于写作自身的危机形态,脆弱的、濒临分裂的‘自我’成为写作的真正主体,世界和语言都是问题。内向,向内崩塌,甚至对死亡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迷恋。”黄国峻即此“内向世代”代表人物之一。
★ 骆以军为简体版撰写专序,对黄国峻的文学做了一次角度独特、内容丰富的评论。
◎内容简介
《度外》是作家黄国峻的短篇小说集。在这本小说集中,黄国峻运用实验性的文字,探寻小说艺术的新可能,他以不同一般的纤细灵魂,将时间打碎、拼接,将丰富的意义寄寓在“度外”的语言之中,带给读者完全不同于往昔的阅读体验。在中文写作的无数尝试当中,黄国峻的小说“有一股不与时人弹同调的庄严气派”(张大春语),即使到现在,仍然鲜有与之相仿的作品。
◎名人推荐
●我内心大喊:“国峻是未来的小说家!”
但随即想起,国峻已不在这世界上。
——作家 骆以军
●(黄国峻的小说)自有一股不与时人弹同调的庄严气派。
——作家 张大春
●我读他的小说和别的东西,觉得他是那一代作者当中最使我感到亲近,同意,或者疼惜的人,许多地方都让我想说: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此不但针对他文字处理的题材,更直接对他的文字所构成的风格,已经出现的“文体”而言。
——作家 杨牧
●我心中的国峻是一个文学的苦行僧,勇猛精进令人汗颜。
——作家 袁哲生
●黄国峻的作品确实让我看到一个特别的、年轻的、易感的,可是非常有创造力跟幻想、想象力的一个心灵。
——作家 郭强生
●这篇小说(《泛音》)着重人物内心的流动,节奏沉缓,呈现屋檐下三人微妙的互动,仿佛在同一条弦上,振出三种不同波长的泛音(Overtones),奏出一首歌曲。
——作家 甘耀明
●作者的想象力与实验性,以及对艺术的独特看法使它有别于其他作品。
——作家 施叔青
◎获奖记录
☆《留白》获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推荐奖。
黄国峻(1971—2003),台湾台北人,著名作家黄春明次子,从小学习绘画,高中时期开始写作,1997年以短篇小说《留白》获得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推荐奖。著有短篇小说集《度外》《盲目地注视》《是或一点也不》,长篇小说《水门的洞口》,散文集《麦克风试音:黄国峻的黑色Talk集》。
这本里的大部分小说,文本质地都有无限的延展,以及无尽的深入,黄国峻做到了小说同时的内化与外化:他可以把感官拆得散散的,像雨一样抛洒出去,然后他像蛛丝一样银亮地捕捉回它们;同时他又把意识跟词语化作刀刃,沿着世界无数细小的切口纵深而下,使得那些阴影跟棱角更加迷人。在《触景》这篇里作者有特别直观的体现……总之是非常好的非常奇妙的小说啊。
评分短促不代表简略,黄的语言密度极大,那些看似俭省的词语和短句后面是巨大量的筛选,这筛选不是智识、时间、工作量上的,而是借助极佳的敏感(对外物、语言和情绪的敏感)而如台风一样倾倒出的。黄的小说里看似仿如摄影机镜头的细确捕捉实际上比摄影机更加升格:“风把一扇房间重重甩上,砰!”(《失措》),小说不仅给出画面和声音,还为这取景直接命名(一扇房间),这是电影无法做到的。以《失措》为例,小说看上去神似法国新小说,但完全是中文的和现在的(也因此是未来的),因为小说的“视线/角”诚然重要,更重要的却是它在所属的语言里是否是内在的,黄是少数敢于并善于“造词”的作家。我之前做写作分享时的用题“感觉的细路”在黄的文本上算一半的贴切,另一半我想可以称作“语言的密径”,这密径的作用(连接)在《失措》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评分短促不代表简略,黄的语言密度极大,那些看似俭省的词语和短句后面是巨大量的筛选,这筛选不是智识、时间、工作量上的,而是借助极佳的敏感(对外物、语言和情绪的敏感)而如台风一样倾倒出的。黄的小说里看似仿如摄影机镜头的细确捕捉实际上比摄影机更加升格:“风把一扇房间重重甩上,砰!”(《失措》),小说不仅给出画面和声音,还为这取景直接命名(一扇房间),这是电影无法做到的。以《失措》为例,小说看上去神似法国新小说,但完全是中文的和现在的(也因此是未来的),因为小说的“视线/角”诚然重要,更重要的却是它在所属的语言里是否是内在的,黄是少数敢于并善于“造词”的作家。我之前做写作分享时的用题“感觉的细路”在黄的文本上算一半的贴切,另一半我想可以称作“语言的密径”,这密径的作用(连接)在《失措》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评分有时是能够辩识出一位作家是否有习画的经验,黄国峻是习过画的,这样看起来也可理解为用小说来做观念艺术。他的写法哲学与抽象的部分,骆以军说想起“法国新小说”,而我是从他描绘的不断流动的静止场景里,多次呼吸到了更加减色一点的石田彻也,不能稀释的灰度与凝重的分量感。作者自小甲状腺分泌过高,过份的敏感孤独,有了感统失调契机,有了内倾的锐角,这样的感官经验,这样长于铺陈视觉听觉的碎片有多轨重合也有悬浮的矩阵,这样的碎片意象满出了画面的静默,也是这样一片片的吸收掉他所遇见的生活。悬着一颗心读不快这复杂,生怕这些碎片就错了位,但这错乱终究也是能被消耗掉的人生本意了,总之写的非常厉害非常高级感。这竟然是32岁能够到达的高度。
评分仿佛一个文学酷吏,他严密监视着自己刀锋般尖锐的(天才式的)感知力,使之不偏不倚地对准一切被忽略的伤心之隅,又极温柔地落下来,仿佛带着无尽的悲悯,说:我注视过了,我写过了,我不忍心再为世间增添任何伤害了。
一切的技巧分析都不能让我们离黄国峻更近一步,因为他写的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却不含半点夸张。但是显然黄国峻的小说又会给读者带来极其不同的阅读体验,说镜头感也好,时间痉挛也罢,不过我认为更准确的描述是:日常生活的裂隙在他的小说中出现了,并且是以奇点的形式出现...
评分作为华文文学的支流,当代马华文学和港台文学,整体还是偏于小众。大概从2012年开始接触黎紫书的作品后,我对马华文学就生出了无限的兴趣,然而直到近日,随着黄锦树的《雨》在国内出版,才算掀起了那么一丝的水花,让这种地方性的、边缘化的文学得到了些许的关注。 当然,比起...
评分一边看,一边想,他说的不对啊。 完全和宏大沾不上边。打开书的时候,等着至少上百年沉甸甸的历史,尤其是可能是家族史砸过来,又或者是大国大家铺天盖地的人类命运。打开书的时候,我准备迎接这样的痛击,雷霆万里的暴击,它必须对得起书封上那句话,撑起半壁江山。 书里十部...
评分他出現,是一位前輩介紹我認識的。誰料我們會爭寵,還要跪在一個男兒跟前。 太宰治與他也過不了自己立下的圍牆,我則攀不越他們建造的堡壘。張大春這樣說:「黃國峻的《留白》有一股不與時人彈同調的莊嚴氣派。」而施叔青則說:「作者的想像力與實驗性,以及對藝術的獨特看...
评分第一次读时很震动,翻出来贴这,来自黄春明先生的脸书。 報平安 文/黃國峻 ◎ 啟稟母親大人: 媽,我沒事,請不要再來這裡探望我了,否則人家會以為我們是「老少配」,那會讓我很難堪。還有,不要再送煎餅來了,被護士恥笑只會讓我的病情更嚴重。 醫生建議我用寫信來抒發情緒...
度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