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黄仁宇
出品人:
页数:4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7
价格:5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016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黄仁宇
  • 明史
  • 中国历史
  • 政治
  • 明清史研究
  • 中国
  • 中华书局
  • 万历十五年
  • 历史
  • 明朝
  • 政治
  • 官僚
  • 制度
  • 权力
  • 儒家
  • 明朝史
  • 万历皇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部打开中国人视野的经典之作,全新修订,超值珍藏。

32年口碑相传,90次印刷,畅销逾130万册!

独家附赠《经典的历程》别册,揭秘传奇之旅 。

【编辑推荐】

1,畅销经典:这是一部打开中国人视野的经典之作,被誉为 “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自从1982年中文初版本问世,至今32年口碑相传,各种版本累计有90次印刷,畅销已逾130万册!

2,口碑见证:史景迁、牟复礼、杨联陞、刘志琴、杨念群、厄普代克、王小波、王朔、谢冕、易中天、吴思等国内外众多名家一致推荐!主流网店五星图书!各类媒体推荐书单榜上有名!

3,全新版本:经典版是黄仁宇名作《万历十五年》的最新中文版本。全书统一校订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四篇文章,精选黑白和彩色历史图片以及黄仁宇相片、手迹等40多幅,图文相得益彰,并采用布面精装装帧形式,便于收藏、鉴赏,为《万历十五年》截至目前内容最完善、最丰富的版本。

4,独家赠品:特别附赠《经典的历程》,揭秘《万历十五年》中文版传奇之旅。在别册中,除了本书出版纪事外,既有初版老编审细细讲述《万历十五年》出版背后的故事,也有新版编辑勾勒《万历十五年》经历三十年毁誉的过程,同时探讨阅读本书的种种角度,让我们更加容易读懂《万历十五年》,理解国情与世事。

【名家推荐】

无论是作为历史著作,还是作为文学作品,这本书都堪称杰作。

——杨联陞(历史学家)

“欣赏”这个词不能形容我对黄仁宇的崇敬。

——易中天(学者)

黄仁宇先生对明朝末期一个年份的聚焦,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了那时中国官僚阶层的运作方式。……我有把握相信,这本著作将有助于全面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

——L.卡林顿•富路特(历史学家)

黄仁宇的书并不是一般的历史著作,也不只是给学者专家写的。而是写给大多数的中国人看的,时代感特别强,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高王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

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影响我整个的思想以及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读透这本书,我用了二十年时间,读了五遍。

——曾文祺(明基电通公司中国营销部总经理)

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有关中国人过去和现在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如果你有意同中国发展贸易,(这本书)将对你大有益处。

——史洛利•布洛特(美国心理学家)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历史书、对历史的看法。……《万历十五年》像一扇窗,打开了我的视野。

——王朔(作家)

《万历十五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前辈——古时候的读书人,或者叫作儒生们——是怎样作人做事的。……《万历十五年》是今日之鉴,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之鉴,我希望他们读过此书之后,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气,在书斋里发现粗浅原则的热情会有所降低,把这些原则套在国家头上的热情也会降低。

——王小波(作家)

《万历十五年》尽管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作品,但却具有卡夫卡小说《长城》那样的超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

——厄普代克(美国作家)

它是我学习撰写学术文本的入门书。……它象一盏指路明灯,让我看到,学术文本其实还可以这样写!这坚定了我选择学术生涯的信心。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关于本书】

这是黄仁宇名作《万历十五年》的最新中文版本:经典版。经典版统一校订全书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章,精选黑白和彩色历史图片以及黄仁宇相片、手迹等40多幅,图文相得益彰,采用布面精装形式,为《万历十五年》截至目前内容最完善、最丰富的版本。随经典版特别附赠《经典的历程》,揭秘本书中文版传奇故事。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American Book Awards)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获得如潮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必备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等。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万历十五年》畅销中文阅读界30多年,是高校师生以及企业家、作家、学者、艺术家、新闻记者和官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常读常新的经典作品,频频出现于历年报刊杂志的阅读推荐榜单,斩获诸多荣誉:

《新周刊》《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

《中国图书商报》“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出版科研所 “新中国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

第九届深圳读书月“30年30本书”

2009年搜狐网“读本好书”经典好书奖

《东莞日报》“影响新时代的60本书”

南京大学百名教授推荐“十大好书”

湖南首届“读书月”社区推荐书目

……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世间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详见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目录信息

万历十五年(经典版)
经典版出版缘起/1
增订纪念本出版说明/1
自 序/1
第一章 万历皇帝/1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55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97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137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169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207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257
参考书目/307
附录一
《神宗实录》一/315
《神宗实录》二/319
附录二
《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324
1619年的辽东战役/344
附录三
英文版序言/373
万历:漫长的怠政时代/375
皇帝只是个牌位/385
经典的历程——《万历十五年》中文之旅(1976—2014)
《万历十五年》纪事/1
名家推荐/3
《万历十五年》出版始末 傅璇琮/9
两声欢呼,一声倒彩
——《万历十五年》三十载印象记 徐卫东/20
《万历十五年》的读法 徐卫东/3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网上有人评价说,希望黄仁宇有一百只脚,太多的历史匠只配给他擦鞋。我第一遍读来有些吃力。很多人评价“此书可堪二遍读”,我想再读读。 记得当时跟一个好友讨论,她回复到: “ 我也是从《万历十五年》才开始抛开教科书的说教,真实地理解当时的历史的。一直在思考一个问...

评分

书是常温常新的。可惜,现在的书籍太多,而可重温的又太少,太多的书品非但不是精神食粮,而且还有毒粮的事实,因而时常的结局是“尾大不掉”,读书就变成了熊瞎子掰玉米,读时昏天黑地,卷毕头昏脑胀,一路读,一路丢。 前段时间,向一位朋友推荐了黄仁宇写的《万...  

评分

这是一部奇书。 没想过历史可以这样写。习惯了编年体的我们认为历史只有那么一种固定写法,突然面对这样以点带面,用某一年事件点破朝代命运的写法时,开始竟然会不习惯。粗线条描述历史并不难,能从小事着手讲述历史并引申出高人一等的论点则属难得。 老实说,读着《万历十五...  

评分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畅销二十余年的经典之作。      黄仁宇的叙述恣肆雍容,很多人读这本书,就会陷进去,因而产生神龙不见首尾的感觉。      在看这本书的同时,其实可以先看黄的另外一本书:《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这本书出版于197...  

评分

网上有人评价说,希望黄仁宇有一百只脚,太多的历史匠只配给他擦鞋。我第一遍读来有些吃力。很多人评价“此书可堪二遍读”,我想再读读。 记得当时跟一个好友讨论,她回复到: “ 我也是从《万历十五年》才开始抛开教科书的说教,真实地理解当时的历史的。一直在思考一个问...

用户评价

评分

kindle版,黄仁宇大名一直有耳闻,视角还是很西方化,从极其细微的角度和事件入手,试图解读历史在叙述脉络上的投射,被八十年代的人看到,自然惊为天人,现在见惯不惊了。谈不上开创之功,也谈不上多不入流,总算是启发了相当一批国内学人学术写作思路模式。

评分

长假二刷,还是对明朝帝国大厦不可避免的倾颓一片惋惜,历史恰如一个个闭圆,拆历史如拆九连环,得用巧劲,万历十五年写法就是,孔飞力的叫魂也是,以一年一人一事为切点,纵切整个国家机器体系的利弊,天地分阴阳,人亦如是,大明文官集团以一种固化的不能开诚布公却心照不宣的价值观延续着国家机器的运行,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他们以道德作为体系的补足,挑战者都败下阵来,最后遇到不讲道德的破坏者,于是窳败的就轮到自己了。

评分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 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

评分

依我看,万历还是聪明而清醒的,他看清了现实:于大局,大势已去;于自己,皇帝不过庙堂上供着的一个神像而已,在制服与文官集团的钳制下,纵然他有再多想法也无法施展~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他励精图治还是消极怠工,从本质上,都已于事无补。但作为帝国的第一领导人,他又不能辞职,于是只好消极怠工了。。。也是个可怜人,不是没有过热情,也不是没有能力,只是时不我与

评分

亡明者,有问题的体制。依旧读不进去,李贽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