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隐喻(全布面精装)

疾病的隐喻(全布面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苏珊·桑塔格
出品人:
页数:184
译者:程巍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53.00元
装帧:全布面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75750
丛书系列:苏珊·桑塔格全集
图书标签:
  • 苏珊·桑塔格
  • 社会学
  • 人文社科
  • 疾病
  • 文化研究
  • 隐喻
  • 美国
  • 非虚构
  • 疾病
  • 隐喻
  • 医学
  • 哲学
  • 文化
  • 社会
  • 象征
  • 人类
  • 精神
  • 叙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苏珊•桑塔格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苏珊•桑塔格全集”是她所有作品的汇编,分为“论著”和“文学”两大板块(并包括其子戴维•里夫编辑的“日记”两卷),共16卷,280余万字。“苏珊•桑塔格全集”是迄今为止整个华语世界引进出版的最大规模的当代西方第一流思想家、评论家以及文学家的作品全集,而且是独家版权,在中国当代思想界、学术界、评论界、文学和文化界以及出版界,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疾病的隐喻》一书收录了桑塔格两篇重要论文《作为隐喻的疾病》及《艾滋病及其隐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并进而转换成一种政治压迫的过程。文章最初连载于《纽约书评》,由于反响巨大,此后数年中两篇文章被多次集结成册出版,成为了社会批判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苏珊•桑塔格

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目录信息

目 录
篇一作为隐喻的疾病 001
篇二艾滋病及其隐喻 085
译后记 17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感觉桑塔格是想用福柯的方式来消解癌症以及艾滋病,但不是很成功。首先是功课做的没有福柯那么足,这或许也是情有可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大概是癌症与艾滋病与“疯癫”比起来还是具有某些不易轻易消解的因素,比如那些更“硬”的生理和病理特征。当然,围绕癌症与艾滋病当然也...  

评分

上海译文刚出版的《苏珊·桑塔格传》开头还挺吸引人:“她最早的记忆之一,是4岁左右在公园里,听到她的爱尔兰保姆跟一个穿着浆过的白制服的大块头说:‘苏珊弦儿总是绷得紧紧的。’”“弦儿总是绷得紧紧的”,是个蛮符合想象的形容,这位美国最具有通俗知名度的女作家、同时宣...  

评分

26 那个腹部隆起的人孕育着自己的死亡。 51 古代世界对疾病的思考,大多把疾病当作上天降罪的工具。 52 像任何一种极端的处境一样,令人恐惧的疾病也把人的好品性和坏品性统统都暴露出来了。 54 至少,疾病的不幸能够擦亮人的眼睛,使他看清一生中的种种自欺和人格的失败。 60...  

评分

俗话说“久病成医”。生病生得久了,对得的病也就开始逐步了解。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尽管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疾病千奇百怪,但除了专业人士,似乎很少有人愿意主动了解这些疾病。而一旦自己或者亲人、朋友得上其中一种病,情况就不同了。我们对此种疾病的关注程...  

评分

你经历了一件事,却觉得它不该在此时此景发生,事后你又认定这突然的发生似乎是一种必然。阅读苏珊-桑塔格这本小书的过程便是这样一种奇妙的感觉。 这是一本“易懂”的社科论文集,易懂是指作者以一种片断式的写作方法来论述并分析问题(桑塔格向来反感那种高堂...  

用户评价

评分

并非严肃论文,或者说,更像是历史综述,第一篇甚至文学评论意味浓郁,读起来有意思,但总归觉得不太严谨,最大的不足可能在于作者大谈疾病及隐喻,对隐喻危害却没进行对应体量的书写,又或者其实危害显而易见,也无需赘叙。

评分

桑塔格在开篇就提到了她作此文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消除或抵制隐喻性思考”,从而使得患者树立对待疾病的最健康的方式。所以理论意义并非桑塔格要深究的,她想要阐明的其实是一种疾病的神话学路径,即在对病毒认识尚未全面时,认知空洞如何与社会形态相结合:癌症与军事、梅毒与道德、霍乱与殖民等。而疾病的隐喻对象无疑是生命,疾病的隐喻意味着社会被结构化,行动被有机化,意识之外的一切不再是被异化的。恰恰相反,最终揭示的是一个我们被自身恐惧所支配的投射世界。疾病的隐喻所造就的,是被工业革命浇灌成器的自我的一次消解,是反异化的,它令人们直视痛苦与恐惧,让人们想起这世界不是只有现代性的危机,更有生命本身的危机

评分

桑塔格的本意是解构“作为隐喻的疾病” 但“反对阐释”(尤其是结核部分)仅停留在去概念化的表达 催生出“疾病的隐喻”这本文化人类学著作 所以看到有读者评论“苏珊·桑塔格对结核、癌症和艾滋的阐释真是迷人啊” 捧腹之余更应警觉以阐释反对阐释的悖论 毕竟她先让我们陷入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的重重隐喻 在完成了匮乏与奢华、身体与灵魂、精致与陋俗的二元强建构后 宣言式的摧毁太单薄无力了

评分

桑塔格的本意是解构“作为隐喻的疾病” 但“反对阐释”(尤其是结核部分)仅停留在去概念化的表达 催生出“疾病的隐喻”这本文化人类学著作 所以看到有读者评论“苏珊·桑塔格对结核、癌症和艾滋的阐释真是迷人啊” 捧腹之余更应警觉以阐释反对阐释的悖论 毕竟她先让我们陷入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的重重隐喻 在完成了匮乏与奢华、身体与灵魂、精致与陋俗的二元强建构后 宣言式的摧毁太单薄无力了

评分

译者很好。这是对疾病的一种正名。苏珊·桑塔格并非反对使用疾病的隐喻,而是反对妖魔化这种疾病,在人们未曾真正了解它之前便胡乱使用,造成对患者的伤害与给社会带来的恐慌。在这点上,她进行的分析与巴特在神话学方面做的工作有些类似。同时,她深刻剖析了疾病的隐喻的产生过程和影响,将它暴露在读者的审视之下。桑塔格想使话语回归本质,使错误的隐喻从物中抽离出来,用理性战胜带有恐惧意味的想象,从而摆脱缠绕在语言之上,那些透明而朦胧的反自由与不平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