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本與神化

氣本與神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楊立華
出品人:
頁數:228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1
價格:27.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44206
叢書系列:近思文叢
圖書標籤:
  • 中國哲學
  • 哲學
  • 張載
  • 楊立華
  • 宋明理學
  • 思想史
  • 理學
  • 國學
  • 氣本
  • 神化
  • 哲學
  • 本體論
  • 中國思想
  • 道傢
  • 宇宙觀
  • 存在
  • 形而上學
  • 精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以相關基本文獻的細讀為基礎,通過彰顯文本自身的肌理,來重構張載哲學的固有脈絡。在試圖將張載哲學迴置入曆史的精神語境的過程當中,“述”的解釋學態度重構瞭一個場域,而這一場域使得讀者與思想傢的“相遇”成為可能。張載哲學在宋明理學的展開過程中所發揮的樞紐性作用,早已成為學術界的一般常識。長期以來,關於張載的研究和討論一直是中國哲學史界的熱點之一。

著者簡介

楊立華,哲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哲學史、儒學、道傢與道教,近年來主要著力於宋明哲學及魏晉哲學的研究。齣版專著三部:《郭象〈莊子注〉研究》(北京大學齣版社,2010年)、《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北京大學齣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內丹觀念下道教長生技術的開展》(北京大學齣版社,2002年),譯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宋代思想史論》《章學誠的生平與思想》《帝國的話語政治》等,發錶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圖書目錄

序(陳來)/1
導論/1
一 北宋立國基礎中的畏與憂/1
二 曆史鑒戒與疑忌之心/5
三 變法與黨爭/7
四 《左傳》與《周官》/9
五 風俗與道德/13
第一章 傳略/17
一 生平/17
二 誌趣與情性/19
三 道學交遊/22
第二章 虛與氣/27
一 論形/27
二 論象/31
三 參兩/34
四 虛與氣/36
五 兼體無纍/43
六 生死/45
第三章 神與化/51
一 論化/51
二 論神/55
三 神與化/59
四 神化與虛實/62
五 小結/65
第四章 太和/68
一 理/68
二 誠/71
三 道/75
四 小結/77
第五章 物理/79
一 陰陽/80
二 眾理/82
三 物怪/87
第六章 感與性/90
一 物與感/90
二 感與通/94
三 感與性/97
四 聖人用感/101
五 餘論/103
第七章 心與性/105
一 論性/105
二 論心/115
三 心與知/118
四 文字與心/122
第八章 成性/126
一 大與化/127
二 變化氣質與虛心/129
三 弘大與謹敬/132
四 自誠明與自明誠/135
五 窮理/137
六 博文約禮/138
第九章 禮樂/142
一 熙寜變法與"王政之事"/143
二 井田與封建/145
三 禮樂/152
第十章 大易/161
一 《橫渠易說》的成書年代/162
二 釋《易》體例/165
三 大《易》歸旨/170
四 《易》學哲學/173
五 《易》道中的政治哲學/178
附錄一:卦序與時義:程頤對王弼釋《易》體例的超越/183
一 卦纔/184
二 卦序與時義/188
三 釋爻/195
四 政治哲學/198
五 結論/202
附錄二:論宋學禁欲取嚮的根源及其在思想史上的結果——從韓、李異同說起/204
一 救贖與覺世/205
二 思想組閤的有限性及其禁欲的歸趣/213
三 結語/223
參考文獻/22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最近重新翻看本科的课堂笔记,竟发现同学(女同学)当年记录的几大本“杨氏中哲课堂记录”。杨老师的课确实引人入胜,不过,自己读了几年书之后,难免对他当初的说法心生质疑。以“杨氏张载”为例: 当初,杨老师基本上是在形上与形下的框架内讲授张载的。然而张载的哲学体系...  

評分

最近重新翻看本科的课堂笔记,竟发现同学(女同学)当年记录的几大本“杨氏中哲课堂记录”。杨老师的课确实引人入胜,不过,自己读了几年书之后,难免对他当初的说法心生质疑。以“杨氏张载”为例: 当初,杨老师基本上是在形上与形下的框架内讲授张载的。然而张载的哲学体系...  

評分

张载年轻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张载曾受宰相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

評分

张载年轻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张载曾受宰相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

評分

最近重新翻看本科的课堂笔记,竟发现同学(女同学)当年记录的几大本“杨氏中哲课堂记录”。杨老师的课确实引人入胜,不过,自己读了几年书之后,难免对他当初的说法心生质疑。以“杨氏张载”为例: 当初,杨老师基本上是在形上与形下的框架内讲授张载的。然而张载的哲学体系...  

用戶評價

评分

《十五講》齣,而《張載》《郭象》皆廢⋯⋯第一,不如多寫瓦格納《王弼》那樣不能濃縮的乾貨。第二,期待兩部《十五講》擴充為三五十講~

评分

還行。

评分

注釋經典,是秦漢以降諸子闡述思想的主流方式,宋明理學之興起很大程度上是立基於對《孟子》《易傳》和《中庸》的重新解讀上。讀張載《正濛》,前幾篇脈絡似還清晰,後麵殊不可解,經典文本的錶述既為後人思辨提供瞭材料,但同時也劃定瞭邊界。今所謂中國哲學,除卻誇誇其談者,梳理和分析文本原義成為首要之工作,對張載的研究可能更需如此。楊老師承繼張岱年陳來一脈,以述論方式探討張載哲學,大體上仍歸屬於理解經典的嘗試當中,對概念體係的述解尚有頗多可待商榷之處,論的發揮上似未踏齣傳統之樊籬。可體會而未能言緻,中國哲學其任重而道遠乎?

评分

想到瞭很多很多

评分

比起大陸其他關於張載的論著而言,進步不少,但仍舊有相當的部分用曆史材料來補充分析內容,另外作者花瞭相當濃重的筆墨,依據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中的內容,加以批駁來論述張載哲學中的心與性,卻對荀子哲學中的心性與張載間的關係沒有論述,讓人略顯失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