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婚姻(家庭)、爱情,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私生活领域,它们与国家、部落、社会以及财产、道德、教会、巫术等是如何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人类历史上的聪明者们以道德和法律的手段,如何规定着各个时期人们对性、婚姻和爱情的态度;女人们在想什么、男人们要什么,在性道德日益宽松、人类流动性增加、离婚率越来越高的今天,什么样的两性关系设计才能更好地符合人类的期待?
本书以生动、简洁而机智的文字,运用生物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对人类历史以来的两性生活作了很好的梳理、勾勒。
第一章 男人的欲望 P5 人类卵子的大小是精子的30万倍,男人一次射精的精子数,达数亿甚至十几亿。而女人,假如13岁处潮、45岁绝经,一辈子最大的排卵数,也不过区区的384个。 P6 在吉尼斯世界记录中,生育最多的男人是17世纪的摩洛哥国王伊斯迈尔,他一生生育了525个儿子和342...
评分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是婚姻是由于私有财产需要通过某种形式保证私有并传给下一代而产生的。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犀利让全篇读起来很带劲,“哦,原来是这样!”。 更带劲的是,不仅追溯了婚姻的历史,还预测了不可知的未来——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男女平等,女方的...
评分2008年12月21日《南方都市报》 链接地址: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8-12/21/content_663610.htm 对于性及其衍生效应的分析,《被劫持的私生活》一书难得地做到了同类书籍所缺乏的深入与从容。对婚姻史、家庭史有所了解的人可能会发现,《被劫持的私生活》与加...
评分私生活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公开探讨的话题,从社会学角度透视私生活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被劫持的私生活》一书做出了这方面的尝试。这是一本很鬼很有趣的书,作者以一连串生动的历史事件,揭示了人类的私生活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所谓私生活,核心主题就是“性、...
一夫一妻这个制度本来就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今天,每一对夫妻都声称是为了爱情才结的婚,但是警察可不糊涂:任何一个已婚者非正常死亡,警方自动将其配偶列为第一嫌疑人。
评分既然人类是靠群交来实现基因丰富继而获得之后的种群优势的,我等也不用因为自己不够高富帅白富美而放弃把基因传递下去了。
评分非常好。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变革和婚姻制度的确立,再到女权主义兴起到父亲逐渐走出婚姻,以及爱情的被发明和婚姻的瓦解,有趣而清晰。男人用围城困了女人6000年,又觉得闷开了无数小门不时出去转转。但有一天他把老婆带出去转了一趟,跟老婆说你先回吧,最终等他想回去时发现妻子和儿子已经形成原子核,而他只能不停在城外转转,再也没有他停留的地方了。走好,父亲。
评分没看完。。越到后面评价越低。凭借灵敏八卦嗅觉,嗅出作者婚姻不幸福。这本书是作为武器的,是用来宣扬他反对一夫一妻制的观点。他竟然总结出能安于一夫一妻制的人都是不正常的,还引用弗洛伊德的自恋者。。我很无语。。这是羡慕嫉妒恨高端表现么?
评分爱情 性 婚姻 不过就是那些事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