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苏联] 米·肖洛霍夫
出品人:
页数:1696
译者:金人
出版时间:1988-10-1
价格:8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71432
丛书系列: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
图书标签:
  • 肖洛霍夫
  • 小说
  • 俄罗斯
  • 俄罗斯文学
  • 静静的顿河
  • 外国文学
  • 文学
  • 历史
  • 战争
  • 爱情
  • 家族
  • 历史
  • 苏联
  • 顿河
  • 哥萨克
  • 悲剧
  • 人性
  • 史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静静的顿河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南方色彩,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

作者简介

肖洛霍夫(M.A. Шолохов, 1905-1984),苏联当代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维申斯卡亚镇克鲁齐林村的一个磨坊主家庭,先后在莫斯科、维申斯卡亚的小学和中学读书;当过统计员、装卸工、会计和记者。1923年开始写作,发表作品。经历十四年创作的卷轶浩繁的史诗式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为他的代表作。1965年,肖洛霍夫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信息

(一)
卷一(1-23章)
卷二(1-21章)
卷三(1-24章)
(二)
卷四(1-21章)
卷五(1-31章)
(三)
卷六(1-65章)
(四)
卷七(1-29章)
卷八(1-18章)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如果没有一次大战和后来的俄国内战,葛里高利很可能会在沙皇的军队里平静的服役,退役后如先辈一般耕耘着自己那些田地、放牧着自己那些牲畜。最大的冒险也许就是和阿克妮西亚私奔到他乡过逍遥的日子。 可是命运往往事与愿违,他手上的一切都在被短暂地给予之后而又残酷地剥夺...  

评分

一个多月终于读完了,不过我读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史诗般的作品,让我慢慢的理解了哥萨克。葛里高利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本可以生活的很美好,他是一个勇敢的哥萨克,但是一个软心肠的人。虽然在战场上勇猛杀敌,但是他厌恶胡乱杀人,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的悲剧...  

评分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这条长河就是鲜血染红的河,滚滚而来,滚滚而去。 每一种杀戮,都被赋予一种名义,一种理由。但事实上,所有杀戮,其实都没有理由。杀戮,只是我们人性中疯狂的一面,是人类嗜血的本性。虚伪、欲望,才是我们的真面目。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各...  

评分

我推荐力冈先生的译本,力冈先生是俄罗斯文学的大家,对于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果戈理,肖洛霍夫等都有相当深刻的研究,尤其是对于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的翻译可谓是精彩至极,先生严谨的治学风范在他的4卷本的翻译著作中尽显无疑,忠于原作,但与不是直译,流畅的语言,文...  

评分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这条长河就是鲜血染红的河,滚滚而来,滚滚而去。 每一种杀戮,都被赋予一种名义,一种理由。但事实上,所有杀戮,其实都没有理由。杀戮,只是我们人性中疯狂的一面,是人类嗜血的本性。虚伪、欲望,才是我们的真面目。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各...  

用户评价

评分

确实是充满典型俄罗斯风格的史诗杰作。不过比起超一流神作还是差了点,主要越到后来越有种“作者写烦了”的感觉。。。有几条人物线也明显没处理好比如地主父子和米什卡。但是人物塑造、战争描写和风景渲染太生动太神了。人物上虽然主人公开始还让人同情理解但越到后来越烦人。。最喜欢的人物反而是多少有点旁逸斜出的本丘克,其次是普罗霍尔、裁缝爷爷、杜尼亚什卡以及麦列霍夫家所有的女人们。总之觉得女性人物要比男性人物出彩的多。风物描写更不用说了,简直看的人分分钟想去俄罗斯旅游。。。再就是作者写战争的残酷时,对荒芜庭院萧条村庄的描写让人瞬间想起汉代的乐府诗《十五从军征》》,写征人回乡带回同伴消息后各家女人有喜有悲的场面,又分明是程砚秋先生名作《春闺梦》的俄罗斯版。——这世上确实还是有可以称之为“普世”的存在的。

评分

李野默演播,花了一冬天听完了

评分

2014.1.10~1.16 几乎可说是阅读体验最差的俄国小说了。译本很奇怪(人文的肖洛霍夫文集版),名和姓也经常性的颠倒。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几度想放弃,直到快一半的时候才渐入佳境(这应该不是跟小说从左向右的发展有关吧,自嘲)。在刻画哥萨克粗犷的性格上有点用力过猛的感觉,而且粗读下来几个哥萨克除了阵营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倒是几个女性角色的性格更加鲜明。小说的结构安排上感觉有点乱,好多地方完全是为了情节服务,有种情节高于人物塑造的感觉——当然也是为了展现那个史诗般的时代。比之19世纪的那些伟大作家们还是略有不足。

评分

那时候的农民都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

评分

读了两册读不下去了,这也能算是“已读”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