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总结,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辨析与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礼仪植物及文学植物引进史均有涉及,可以说是作者近半个世纪研究成果的最为系统、最为集中的展现,可以满足读者对该主题的阅读需求。第二版借鉴、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订内容达一百余处,置换图片二十余幅。
你相不相信植物会解决文学史上的公案?它们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红楼梦》前80回平均每回出现植物11种,后40回每回3.8种。
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学的科学家,他业余时间乐于沉浸在诗文歌赋,在书房中遨游于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将古文中的植物与现代植物学体系中的植物相比对,追根溯源,考订名目,分辨其中虚实,考评植物所在地的自然生态,还原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并找出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以科学印证文学,以文学丰富科学的维度。他左手文学,右手科学,在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摸索潜行,编枝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妙细致美好的中国古典场景。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面亲近古诗词,一面认识大千植物世界。
潘富俊,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博士,现任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讲授景观植物学、植物与文学、台湾的植物文化等课程。所学与植物相关,所爱与中国古典文学密不可分。田野工作与古典文学都是他的最爱。数年前,将台北植物园从研究用植物园成功转化为教学园及台北市民优质游憩点,让民众在林木花草中,悠哉吟咏古典诗文。著有《草木》、《诗经植物图鉴》、《楚辞植物图鉴》、《唐诗植物图鉴》、《成语植物图鉴》、《红楼梦植物图鉴》等。左手文学,右手科学,在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摸索潜行,编枝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为中国古典文学赏析增开了一扇视窗。
关心自己的心灵,是我自己长大之后,慢慢才学会的事情。古人,作者,我,从植物和诗文中体味到的乐趣,我希望你也能感受到,并且能够因之更愉快地生活。这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商务印书馆的书,有些是有一股浓浓的植物蛋白味道,有人觉得是豆腥气,对我,有点像维维...
评分书的整体质量还不错,但是知识性错误较多,我也是昨天看过,略扫一通。 P55:《楚辞》各篇章的作者中,只有屈原、宋玉是楚人。 王逸是南郡人,从地域上讲,南郡正是楚地的核心地带。 P108:元代文人不满异族统治,加上元人的政治歧视,多数读书人无法致仕,只有隐居山林吟诗作...
评分关心自己的心灵,是我自己长大之后,慢慢才学会的事情。古人,作者,我,从植物和诗文中体味到的乐趣,我希望你也能感受到,并且能够因之更愉快地生活。这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商务印书馆的书,有些是有一股浓浓的植物蛋白味道,有人觉得是豆腥气,对我,有点像维维...
评分一草一木,皆利乐有情。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与草木植物相关的近半数,《诗经》中多数篇章以植物来发“赋比兴",《楚辞》诸篇中更是出现植物99种,如果不懂“白芷泽兰”,根本无法领略其文字意境之美,更无法理解背后隐藏的“竭忠尽节”之雅意。《红楼梦》一二〇回,前两个四十...
对我来说,此书的价值已可以和字典一样重要,作为书桌上随手翻的工具书了。赞美中国古代文学里的植物传统,悠久和丰富,下次再看诗经和古诗,会更亲切的。
评分泛而浅,罗列归纳不错,偶见谬误,也许用作索引更适合
评分泛而浅,罗列归纳不错,偶见谬误,也许用作索引更适合
评分看这本书感叹自己古文水平太浅,不知道有那么多美好的文字!本书内容很好,把古诗文小说中的植物翻了个遍,涨知识,但作者是按学术论文写的,措辞严谨逻辑严密,一堆数字图表,缺乏科普的乐趣,跟“”草木缘情“”这文艺名字更是差的十万八千里。作者爱古文但不够爱植物。
评分错误太多了,竟然还是第二版,竟然还是商务印书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