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异彩纷呈的文化与艺术景象,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理路与脉络?马泰·卡林内斯库通过历史与比较的考察,基于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相对立的分析框架,把这五个概念作为“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和作品实例,追根溯源,清理出每一副“面孔”的发生机理及彼此间的相互关联,试图为我们描摹出动态、多元、复杂、充满活力的审美现代性的总体面貌。本书堪称一部文化现代性的观念史,是这一领域罕见其匹的广博而富于雄心之作。
马泰·卡林内斯库(1934—2009)
生于罗马尼亚,1973年起任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担任比较文学系教授,后成为该校荣休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文学、宗教、政治之间的关系,著有《文学与政治》(1982)、《现代主义与意识形态》(1986)等,与佛克马合编有《后现代主义探索》(1988)。
导读(译者言) 两种尖锐冲突而相互依存的现代性:社会现代性(资产阶级的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和文学现代性) 现代主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的产物,并不号称终于历史,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 先锋派:十九世纪,先锋派的概念只是现代性的一种激进化的、高...
评分 评分 评分如果不首先指出导论中的两个错误,我将无法写出本书的笔记,因为我认为这两个错误对于本书的结构来说是根本性的。这两个错误分别是: 1.对超验的错误想象。 2.时间概念的模糊不清。 关于第一点,作者的表述是:“我们在此要讨论的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转变,即从一种由来已久的永恒...
评分看了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系列
评分美学(文化)现代性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反叛。
评分对我而言意义更多在于里面的书目吧。还是陈旧了点。
评分五个关键词的深入研究。
评分看了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系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