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绝望

反抗绝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汪晖
出品人:
页数:462
译者:
出版时间:2008-7
价格:4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29027
丛书系列:三联学术经典
图书标签:
  • 汪晖
  • 鲁迅
  • 鲁迅研究
  • 文学评论
  • 文学
  • 文艺理论
  • 中国文学
  • 学术
  • 反抗绝望
  • 存在主义
  • 哲学思考
  • 精神困境
  • 自我觉醒
  • 现代性批判
  • 孤独意识
  • 生命意义
  • 思想史
  • 人文关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汪晖1988年的博士论文,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在鲁迅小说世界的复杂的精神特征与鲁迅内心世界之间找到关联的纽带”。作者以颇具原创性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模式,通过对鲁迅思想与文学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做了深入的描述与分析,努力发掘出鲁迅精神结构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悖论性特征,揭示了鲁迅历史“中间物”意识的深刻内涵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并以此呈现鲁迅小说在叙事原则、叙事方法上的文化心理内容。

作者简介

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曾就学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1991)、《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死火重温》(2000)、《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4)等。

目录信息

初版序 一个应该大写的文学主体——鲁迅(唐弢)
初版导论 探索复杂性
第二版序
三联版导论(代) “死火”重温
第一编 思想的悖论:个人与民族、进化与轮回
引言 思想的悖论
第一章 个人、自我及其对启蒙主义历史观的否定与确认(1903—1924)
第一节 个人观念及其对现代历史的怀疑
第二节 个性、天才、自我与偏至的历史观,哲学的浪漫主义
第三节 个人观念的社会政治意义
第四节 孤独个体、死亡、罪的自觉与对绝望的反抗
第二章 自我的困境与思想的悖论(1920—1936)
第一节 反传统与寻求现代认同的困境
第二节 重新诠释“历史/价值”的二分法
第三节 轮回的心理经验为何瓦解了进化的时间观念?
第二编 鲁迅的文学世界:阴暗而又明亮
第三章 历史的“中间物”
第一节 “中间物”概念
第二节 灵魂的分裂与流动
第三节 “爱憎不相离”与诗意的潜流
第四节 否定性与鲁迅小说的三种意象
第五节 鲁迅小说的激情类型
第六节 鲁迅小说的语言特征
第四章 “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野草》的人生哲学
第二节 明暗之间的“绝望的抗战”
第三编 鲁迅小说的叙事原则与叙事方法
第五章 主体精神历史的客观呈现
第一节 双重第一人称独白的论争性呈现
第二节 第一人称非独白性叙述
第三节 第一人称非虚构小说
第六章 客观描述的主观渗透
第一节 “场景”文体——“戏剧式”叙述
第二节 “全景”文体——“心理分析”小说
第三节 人称与非人称叙事的交织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附录一 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
附录二 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
三联版跋 鲁迅与“向下超越”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只是看它 我没打算去反抗呢 哈哈 据说 汪辉的这本成名作有抄袭的嫌疑 …… 不管是不是吧 反正水平还是挺高的 能吃得好穿得好的时候 绝望绝望也不是件特别不好的事儿 哈哈 那就不让你打算再东张西望了 绝望呗 然后就没了憧憬 积极的 或 消极的 没了想头 ...  

评分

《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是著名学者汪晖(专栏)的博士论文。该书1990年由台湾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繁体字版;1991年,作为《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之一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该书作为《回望鲁迅》丛书之一种,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汪晖为2000...  

评分

评分

评分

- 小時候看了《徬徨》、《吶喊》, 後來就一直沒看魯迅的書了。在這樣缺乏'原材料'下看汪暉分析魯迅, 其實真的是隔山打牛, 蠻大難度。 - 雖然如此, 但還是很有收獲。他那篇《"死火"重溫》的代序, 寫得很好看, 很鼓舞人心。 - 魯迅作為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知識分子, 他...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书语言风格实在不对我胃口。是勉强翻完的。 我实在觉得,做学术的就要如夏志清先生一般,观点独到自成一家而且文字亲切。 我的评分主要是给这个题目。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评分

总觉得汪晖的文笔很好,大概是我比较熟悉欧化的文本的缘故...后半本的文学术语,实在是beyond me了

评分

对鲁迅先生的研究,最难进入的即是他早期的思想。甚至进入《摩罗诗力说》诸篇,要比进入《野草》与《故事新编》更难。在对鲁迅先生早期思想的梳理上,汪晖以“历史中间物”的概念,以及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将鲁迅复杂多元的精神加以呈现,这是很见功夫的。而其后对《呐喊》、《彷徨》的梳理,更可见他对文本的精读功力,与对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刻体会——反抗绝望的深切揭示。不足之处在于谈语言以及行文至末了的收束,如果衔接更显自然,再少些不必要与重复的论述,将非常棒。但是即便有瑕疵,要知道这不过是他的博士论文,乃至出道之作。即便汪晖被人怎样评价,但是他无疑是心中有杆良知的秤的优秀“左派”学者。而且他的血脉可能早已同鲁迅先生相连。

评分

读起来很拗口,而且有些脱离鲁迅文本、自说自话的感觉。鲁迅研究里还是竹内好的让人百读不厌。

评分

糟糕的写作……相对比较清晰就是第三部分了,讲鲁迅小说的叙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